朱楓(1905-1950),原名貽蔭,女,寧波鎮(zhèn)海人,中共黨員??谷站韧隽x士,“中國紅色女特工”。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毅然參加浙東抗日救亡工作,在家鄉(xiāng)組織抗日宣傳隊、醫(yī)療救護隊,并出資開辦鎮(zhèn)海工藝傳習所,救濟戰(zhàn)火中流離失所的難民。1939年秋,赴皖南新四軍隨軍書店(當時共產黨人的秘密聯絡點)工作,輾轉全國收集情報、營救同志、籌措經費。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在上海、香港長期從事地下情報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只身赴臺灣執(zhí)行秘密任務,負責將許多重要軍事情報送回大陸。毛澤東主席曾夸獎這位“秘密特派員”很能干,建議“一定要記上一功!”
1950年2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同年6月10日,在臺北英勇就義。
出生名門
朱楓原名朱貽蔭,小名桂鳳,1905年出生在鎮(zhèn)海城關朱家花園。父親是鎮(zhèn)海漁業(yè)公會會長,家境豐殷。朱楓是典型的大家閨秀,小時候由母親輔導讀書學字,后來進入鎮(zhèn)??h立高級女子小學和寧波女子師范學校。
據朱楓在師范學校的同學回憶,她不僅功課好,刺繡縫紉、手工編織、金石雕刻、詩書琴畫、財會商務、醫(yī)藥護理等,幾乎樣樣都懂。忠厚善良的性格和樂于助人的品德,為她帶來了極好的人緣。
在師范學校,朱楓認識了革命生涯中很重要的“啟蒙”人,同窗好友陳修良。1923年,江浙一帶軍閥混戰(zhàn),學校怕女學生遭難,于是提前放假。由于家庭破產,陳修良無家可歸,朱楓便主動邀請她回家同住。整個暑假,兩人每天在一起看書,逐漸開始了解軍閥為什么要打仗、她們?yōu)槭裁匆与y等,兩人開始萌發(fā)出對舊社會的不滿。朱楓也向陳修良表達出想要得到自由的愿望。暑假結束后,兩人回到學校,每晚到閱覽室看書看報,了解社會情況,開始向往著一個新社會。
1925年,先是孫中山逝世,后有“五卅慘案”??箶尘韧龅暮榱骼?,寧波學生也沖出了校門。受到陳修良的影響,朱楓上街參加游行,要求打倒軍閥,打倒土豪劣紳。陳修良隨后被校方開除,不久便開始了革命之旅。朱楓目送她離去,很是羨慕,卻恨自己還沒有擺脫大家庭的勇氣。從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她無奈回到了憩園小樓。
陳修良離開鎮(zhèn)海后,在上海參加革命,她不斷地給朱楓寫信,告訴她上海學生如何革命。終于,1926年,朱楓又一次鼓起勇氣,離家來到上海,做起了家庭教師,并努力學習英語。
陳修良還把她推薦給沙孟海先生為徒。應朱楓的要求,沙孟海為她取了個名字,叫諶之,字彌明。諶,相信,誠然;彌明,永久光明磊落。沙孟海對朱楓的寄望不言而喻。而在后來的革命生涯中,朱楓也一直以這樣的高貴品格和革命意志,堅守著自己的信仰,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投身革命
在上海呆了不久,由于家庭的安排,朱楓不得不重新回到憩園。因為她要遠嫁東北,和當時的奉天兵工廠工程師、同鄉(xiāng)陳綬卿結婚。
如果沒有家變,沒有國仇,朱楓也許會沿著相夫教子的路走到白頭。但是,生下女兒后,正值“九一八事變”,黑暗籠罩著東北三省,他們不得不帶著女兒回到鎮(zhèn)海避難。然而打擊接踵而來,丈夫因病去世,朱楓的第一段婚姻就這么匆匆結束。
1937年“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朱楓毅然拋棄舒適生活,沖破封建家庭,用自己的方式參加到救亡行列。她與同伴們一起借“鎮(zhèn)海民眾教育館”舉辦義賣展覽,把多年創(chuàng)作收藏的金石書畫手工制品標價出售,得款全部捐獻給抗戰(zhàn)運動;她在家里辦起“鎮(zhèn)海工藝傳習所”,收容難民,傳習技藝;她會同當地同澤醫(yī)院的職工,救護遭日機轟炸的同胞;她還動員親朋好友宣傳抗日,自己也在《保衛(wèi)盧溝橋》等劇目中扮演角色……她和同伴們的這些活動,帶動了鎮(zhèn)海縣城的抗日活動。在這期間,朱楓與第二任丈夫朱曉光結婚了,朱曉光是共產黨員,這也讓她和黨靠得更近。
抗戰(zhàn)中,朱楓數次變賣家產,為革命運動捐款捐物。1938年初,她在武漢向黨領導的出版事業(yè)——新知書店捐款500元,并成為書店同仁;1939年夏,在金華,她和幾位同仁幫助臺灣愛國志士李友邦籌建“臺灣抗日義勇隊”,并捐資800元,解決義勇隊初建時的經濟困難……
“我的母親不是一般的母親,她很愛我們,時時為我們的健康成長著想?!迸畠夯貞浾f。不僅如此,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得到鍛煉,朱楓把女兒朱曉楓(當時叫朱倬)送進臺灣抗日義勇隊少年團,而她自己則和丈夫一起奔赴抗日前線。
皖南、上海、桂林、上饒、重慶……朱楓的革命足跡遍布中國各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為了革命不怕犧牲的精神,同事們無不為之動容。
1944年初,朱楓在上海參加新知書店駐滬辦事處籌備中的“同豐商行”工作。后“同豐商行”遭敵人破壞,朱楓不幸被捕。在日本憲兵隊殘酷拷問下,身體單薄的朱楓硬是撐住了。敵人從她口中什么也沒得到,后經組織營救,朱楓出獄了。
可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出獄后,她居然又冒險在晚上悄悄通過氣窗爬進已被查封的店里,把僅有的一些存款和支票本、賬冊偷偷取了出來。有了這些錢,她就可以為陸續(xù)獲釋的同志提供轉移時需要的路費。萬一被敵人發(fā)現,她必死無疑,但在她看來,為了革命事業(yè),個人的安危可以置之度外。
經過黨組織的長期考驗,1945年春,經徐雪寒和史永介紹,朱楓終于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
深入虎穴
“無論做什么事,都做得很出色”、“一切服從黨的利益,從不考慮個人得失”……這是戰(zhàn)友們的評價。
戰(zhàn)友湯季宏曾回憶,1947年他在上海不幸被捕,1948年被組織營救出獄后,處境仍然危險,組織上決定將他轉移到香港,領導把護送的任務交給朱楓。送行那天,黃浦江上寒風凜冽,氣溫很低,細心的朱楓看到湯季宏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便悄悄走進女廁所,脫下身上的厚毛衣,一定要他穿上。
正是由于朱楓認真工作、關愛同志的品格,讓黨組織更加放心地將重任交付給她。1948年,朱楓奉命去香港從事地下工作。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丈夫和子女熱切地盼望著朱楓歸來,而朱楓也承受著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
正當她結束香港的工作,準備回來和家人團聚時,組織上又交給她一項重要任務,赴臺灣執(zhí)行秘密任務。
朱楓是一個賢惠的妻子,一個舐犢情深的母親,但是她畢竟是一名共產黨人,知道孰重孰輕。“媽媽在給我們的信中寫道,個人的事情暫時放在一邊,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迸畠褐鞎詶骰貞浀?。
1949年11月25日,朱楓從香港維多利亞碼頭登上了“風信子”號客貨海輪,3天后,在臺灣基隆靠岸。到臺灣后,按照預先的約定,朱楓盡快與臺灣工委書記蔡孝乾接上了頭,隨即又與吳石將軍取得聯系。朱楓向吳石將軍傳達了華東局的工作指示,肯定了吳石將軍近年來的工作,隨后進行了情報交接。幾天后,朱楓按照預定的工作方案,在基隆碼頭,將已經到手的一批重要情報交到了中共華東局情報部交通員手中。
不知不覺兩個多月過去了,朱楓在臺灣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按照上級的秘密指示,她準備盡快返回。就在送回的最后一批情報中,她附寄給親人一張字條:鳳將于月內返里……即將于親人團聚的喜悅又一次包圍著朱楓。
血灑臺灣
誰也沒想到,就在這時,風云突變。1950年1月,幾名地下黨員相繼被捕。
危在旦夕!必須盡快轉移。當時,到香港的空中、海上航線,已經全部緊急封航,只有一架軍用運輸機將飛往舟山定海機場,那里離鎮(zhèn)海很近。朱楓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先飛往舟山,再想其他方法。
吳石將軍冒險為朱楓簽發(fā)了一張《特別通行證》。朱楓便以探視患病親人的名義,于1950年2月4日傍晚搭上這架軍用運輸機,飛赴當時仍然被國民黨軍隊占據的舟山。敵人得知朱楓已經飛赴舟山,立刻在舟山展開了撒網式搜索。
此時朱楓轉移至沈家門,找到一家醫(yī)院躲藏起來。每天清晨,不管天氣多寒冷,她都要到江邊的碼頭打聽有沒有渡海的民船,但都失望而歸。
本想著回家過年的朱楓,隨著敵人大網的收緊,1950年2月18日,也就是農歷正月初二的早晨被捕了,被關押在當地的一個看守所里。
此時,朱楓離家鄉(xiāng)、離親人只有一步之遙,而這一步她卻永遠無法跨越。
朱楓知道營救無望,決定以死相拼。一個漆黑的夜里,她將身上的金鎖片和金手鐲分解、折斷,全部吞進肚里……巡查的敵人發(fā)現了異常,立即進行搶救,還專門調來一架飛機將她送回臺灣救治。
隨之而來的是軟硬兼施的拷問,這位出生富家、生活優(yōu)越的才女面對嚴刑拷問,寧死不屈。她甘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忠肝烈膽的精神,令敵人對她刮目相看,稱她“黨性堅強、學能優(yōu)良”。
最后,國民黨組織“特別軍事法庭”對朱楓等人進行審判。1950年6月10日,朱楓與臺灣“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將軍、吳石副官聶曦上校、臺軍聯勤總部第四兵站總監(jiān)陳寶倉中將在臺北馬場町英勇就義。
45年短暫歲月,卻演繹出了波瀾壯闊的人生。朱楓烈士在臨刑前用盡全力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生命最后一刻這聲響徹長空的口號,正是她畢生的信仰。
(來源:“浙旅投數字科技”微信公眾號、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百年潮涌·之江楷?!闭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