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宮三樓,中國人的沉默之旅!
外界戲謔,只要走進圣彼得堡冬宮三樓的那一刻,每個中國人都會沉默。
據(jù)統(tǒng)計,冬宮收藏的中國文物數(shù)量極為龐大,其中包含了全球80%的西夏文物,還有1.2萬件敦煌遺書。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
而這些文物大多是在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期間被沙俄系統(tǒng)性掠奪而來的。
你很難想象,這些承載著西夏文明密碼的寶貝,是怎么被從沙漠深處擄走的。1908年的內(nèi)蒙古荒漠里,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帶著隊伍找到了黑水城——這座被黃沙半掩的西夏重鎮(zhèn)。為了讓當?shù)厝藥?,他塞給蒙古貴族成堆的禮物,轉(zhuǎn)頭就用鐵鍬刨開了佛塔的地基。
在一座被他叫做“輝煌舍利塔”的佛塔下,堆積如山的文物幾乎晃瞎了他的眼:兩三個人高的經(jīng)卷堆得頂天立地,木雕佛像的金漆還泛著光,絹本畫作上的顏色鮮活得像剛畫好 ??破澛宸蛟谌沼浝飳憹M了狂喜,卻對文物的損壞毫不在意,那些太重搬不動的佛像,直接被他丟在沙地里,只花9天就把能帶走的洗劫一空,最后用40頭駱駝才把這些“戰(zhàn)利品”運出中國。
冬宮三樓展柜里那尊西夏彩繪雙頭佛,就是那時被搶走的。佛的兩面臉一面慈悲一面含笑,四臂合十的姿態(tài)里藏著西夏工匠的巧思,可它的底座還留著當年被粗暴搬運的磕碰痕跡。旁邊擺著的《番漢合時掌中珠》更讓人揪心,這本西夏文與漢文對照的詞典,是破譯西夏文明的鑰匙,卻成了科茲洛夫受沙皇勛章的“功績證明”,他甚至大言不慚地說“這些東西在沙子里只會腐爛”。
西夏彩繪雙頭佛
這還不是最讓人痛心的。1900年北京淪陷后,俄軍比其他列強更“有組織”。他們專門組建了“文物搜尋隊”,帶著箱子和工具直奔頤和園,把日軍先占領卻沒敢動的珍寶全搬了回去。英國記者莫里循當時看得真切,俄軍士兵扛著瓷器、抱著綢緞往車上堆,連西太后繡著金龍的龍袍都被扔在地上踩。三海儀鸞殿里更慘,瑪瑙盆景被打碎,象牙雕刻被踩裂,成山的珠寶盒子堆到廊柱一半高,最后還被放了把火,想燒掉掠奪的痕跡。
更讓人揪心的是敦煌遺書的遭遇。1914年前,俄軍跟著英法人的腳步闖進莫高窟,別人挑精品,他們卻連殘卷都不放過,硬生生掠走1.2萬件。這些文獻里有佛經(jīng)、有農(nóng)書、還有民間契約,本該在故土訴說歷史,如今卻被鎖在冬宮的恒溫柜里。西夏史學者史金波當年去圣彼得堡看這些文獻,指尖劃過還帶著沙土的紙頁,卻連拍照都不被允許,只能一筆一畫地抄錄,那種無力感一輩子都忘不掉。
最諷刺的是,冬宮官網(wǎng)介紹這些文物時,只字不提“掠奪”二字,反而說是“合法獲取”??煽破澛宸虻娜沼涍€在,莫里循的電報存著,那些文物上的傷痕也不會說謊。去年有位畫家去冬宮看展,站在《水月觀音圖》前哭了,畫里觀音身邊的西夏供養(yǎng)人載歌載舞,可這幅見證漢藏文化融合的珍品,卻要隔著玻璃才能被國人看見 。
水月觀音圖
百年過去,那些被搶走的文物還是沒能回家。它們在冬宮享受著最好的保護,卻像沒根的草,再也回不去沙漠里的佛塔,回不去頤和園的朱廊,回不去敦煌的洞窟。每個站在三樓的中國人沉默的瞬間,都是在和那段屈辱的歷史對視。
各位讀者你們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qū)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