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guān)系也就無從建立。
其實,將關(guān)系中的動力,視為麻煩,這本身意味著,一個人在關(guān)系中經(jīng)歷過很深很深的失望,于是他知道,自己伸向別人的手,是不受歡迎的,所以這叫麻煩別人。
有這種麻煩哲學的人,難以發(fā)出對關(guān)系的渴望,所以勢必會退回到孤獨中。
伸開雙臂,如果你還想被擁抱的話。我最喜歡的詩人魯米如是說。相反的情形則是,怕麻煩別人的人,必然伴隨著的是,雙臂已經(jīng)伸不開了一般,因覺得尋求幫助尋求擁抱,就是打攪別人。
楊麗娟事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細節(jié)是,楊父去最好的朋友家,都不坐沙發(fā),而是坐板凳上,因怕給朋友造成麻煩。并且,不接受朋友的熱情招待,最多只接受一杯水。
何等孤寂,何等辛酸。
深度的怕麻煩哲學,必然是在生命早期,在家中就建立的。
正常的情形是,如父母心中有愛意和熱情,他們會帶著歡喜去滿足孩子,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帶著自信和一點理直氣壯勁去要幫助要愛。既然父母都喜歡這樣做,那自然就不是對父母的侵擾了。
但如父母并不熱情,對孩子的好,都是努力做出來的,那么孩子即便事實上被滿足了,仍會覺得像是傷害了父母一樣,于是產(chǎn)生愧疚,以后盡可能地不去給父母添麻煩,由此形成怕麻煩哲學。
鏈接是善,心靈呼應與活在當下是至善,而切斷鏈接會導致黑暗,越是孤獨的人,內(nèi)在黑暗就越多。中國式好人,是因懼怕內(nèi)在黑暗,轉(zhuǎn)而去做好人。但孤獨的好人一旦爆發(fā)出黑暗,就容易是摧毀性的,即這個道理。
關(guān)系很復雜,飽滿的關(guān)系,必然有愛恨情仇,也會有利用、誘騙、私心與嫉妒,但當關(guān)系真正能建立時,愛與善就產(chǎn)生了。
相反,孤獨與封閉卻會導致黑暗,徹底的孤獨與封閉,就會產(chǎn)生全然的黑暗。封閉自我的人,其實是在封閉兩個東西——鎖住自己內(nèi)在的魔鬼,同時也切斷外在魔鬼對自己的攻擊。并且,這個外在魔鬼,也是內(nèi)在魔鬼向外的投射。
缺熱情的人,可以努力對別人好,但這時,他會產(chǎn)生付出感。多篇聲討付出感的文章紅極一時,但對于沒有熱情的人而言,對別人好時產(chǎn)生付出感,這幾乎是必然的,因他沒有享受和愉悅,他的確覺得,對別人好,像是在割自己的肉,他意識上再慷慨,也會有付出感產(chǎn)生。
所以,關(guān)鍵是要把熱情活出來,而后去愛就不再容易覺得是付出。
欲望、聲音、憤怒、喜悅、愛、恨、高峰體驗、歇斯底里……這些其實都是一回事,都是熱情。先是黑色熱情流出,被擁抱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就是生命力!熱情流動起來后,你才能享受到,人與人之間熱情流動的感覺多美好,這時你會體驗到,誰付出誰索取,誰對誰錯,都沒那么重要。
深切體驗到這一種感覺后,我在微博上發(fā)了一段感慨:放下對錯,只有愛恨;放下評判,只有感覺。這真好。世界在搖曳生姿。所以關(guān)鍵是,享受流動。
網(wǎng)友elleeeeen在我微博上留言說:
我小侄女會理直氣壯地要愛,生氣了就要你哄,發(fā)脾氣也要你哄才會好,到現(xiàn)在6歲了,還是會要你抱抱她夸夸她,毫不掩飾對你的依賴和需要,所以大家對她的愛好像也會多點。她像小太陽一樣,永遠熱情和快樂。
相反的故事則來自另一網(wǎng)友“莫呼洛迦的青蛇”:
我1歲就被送到托兒所,在那里過得并不好。我媽很引以為傲地說,我2歲左右就會乖乖坐在樓梯上喝中藥,從不讓她費心。其實我不是不怕喝苦藥,只是不敢讓媽媽費心。我怕媽媽不要我,怕我會一直待在托兒所里。不是我想乖,是不敢不乖。現(xiàn)在長大了,和媽一直不親,和人也很難保持親密關(guān)系,很痛苦。
中國式養(yǎng)育中,希望孩子懂事,希望孩子不要給大人添麻煩,可是,如果你真想養(yǎng)一個健康有活力的孩子,你需要知道,懂事、怕麻煩常來自絕望,而且總與孤獨相伴。
所以,試著鼓勵你的孩子,鼓勵你的愛人,也鼓勵你自己:伸出雙臂,如果你還渴望被擁抱的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