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還未完全醒來,霧氣像一層薄薄的宣紙,蓋住了整個天色。
灰藍色的天幕下,空氣有點微涼,像是歷史翻開的扉頁,帶著墨香與潮氣,緩緩向前展開。
一條靜靜的老街躺在濕潤的石板上,時間在這里不流動,只發(fā)酵。
有人撐傘走過,有水珠從傘檐滴落,砸在路邊褪色的青石上,輕響像是嘆息,又像誰在耳邊輕聲講古。
腳下的石路據(jù)說是鹽商船的壓艙石,一塊一塊鋪就而成,每一塊都壓著明清舊事。
河下古鎮(zhèn),不喧嘩,不炫技,不故作姿態(tài)。
只是安安靜靜地站在淮水之畔,守著2500年風雨,守著曾經(jīng)“出過67名進士”的自豪,守著一個時代最溫柔也最剛硬的骨氣。
沒有門票,甚至連醒目的入口標識都沒有,好像一切榮光都藏得住,不必炫耀。
狀元里門口,一對老夫妻正在擺攤,手里忙著炸油端子,蘿卜絲裹著面皮,在油鍋中輕盈翻滾,濺起一層層金色漣漪。
邊上的茶馓正在被拉面入鍋,金絲一樣的面條落入油中,炸出一片脆響,香氣順著風鉆進鼻腔,帶著熱氣,也帶著人情味。
有人說來這兒是為了一碗湯包,那蟹黃包的皮薄如紗,輕輕一咬,湯汁在唇齒之間爆開,鮮得不帶半點客套。
旁邊的漲蛋像一朵蓬松的云,在小碟中微微顫抖,是江南水鄉(xiāng)對“軟”的極致演繹。
可比味道更動人的,是坐在廊棚下看雨。雨落在瓦片上,雨落在船檐上,雨落在不再年輕的旗幡上,舊色染上新意,像一個老者披著新雨衣走出屋門,精神抖擻。
拱橋上一對新人在拍照,紅衣綠傘映著水面,仿佛從戲曲中走出。
身后不遠處,一群小學生排著隊在狀元墻下朗誦古文,聲音脆亮,仿佛這座古鎮(zhèn),正在用另一種方式,把故事一代代傳下去。
走進吳承恩的故居,門扇推開的那一刻,像是闖進《西游記》的前傳。
屋子不大,院落不深,卻足夠裝下一個想象力遼闊的靈魂。
空氣中隱約有紙墨味,還有一點塵封木香,像極了一個寫了幾百年的夢,仍在發(fā)酵。
等天慢慢暗下來,燈籠一盞一盞地亮起。石板路在燈光下泛著柔光,水面上的倒影像一條星河,不爭不搶地流淌著。
魁星閣亮燈了,紅光像是從天而降,灑在每一條弄堂的盡頭。漢服女孩在橋頭旋轉,一圈又一圈,裙擺劃破了夜色,留下一點點余韻未了的美。
河下不催促,也不留人。它只會把自己最舊的模樣、最慢的時光、最淡的味道,一點點遞給你。
直到你卸下所有偽裝,慢下來,靜下來,聽見自己的心聲。
如果累了,就來這里吧。帶著一點空白,帶著一點無所謂。
去花街寄一封寫給未來的信,在微書局門口曬曬太陽,再捏一朵絨花發(fā)簪別在帽檐上。
然后,就這樣走一整天,什么也不想,只和時間做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