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號那天,高市早苗打贏了自民黨總裁選舉,按日本規(guī)矩,這基本就是要當首相了,還是日本頭一個女首相,看著挺風光。
可誰能想到,才幾天功夫就變天了,老盟友公明黨突然不樂意了,跟她談了好幾次都談崩,到10月10號直接說不合作了。
好好的首相夢說碎就碎,這短短幾天里到底出了啥事兒,能讓她從快摸到首相位置跌到谷底?
日本女首相夢碎記
10月4號,64歲的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裁選舉里贏了,成了這個1955年就成立的老黨史上第一個女總裁。
自民黨總裁基本就是下任首相,所以高市早苗當時眼看就要成日本第一個女首相了。
她能贏,主要靠的是地方票拿得特別多,自民黨基層黨員覺得她夠“強硬”,能把黨從頹勢里拉出來。
信息來源:高市早苗或不能當選日本首相
但仔細看票數(shù),隱患其實早就藏著了:第二輪投票時,她的國會議員票只比對手小泉進次郎多4票,黨內(nèi)對她那套極端立場,早就有分歧了。
高市的主張確實夠“硬”:想把自衛(wèi)隊改成“國防軍”,還打算修改和平憲法,甚至說過訪日的外國人“在奈良公園踢鹿”,結(jié)果這話后來被公園直接否認了。
她一直說自己是安倍晉三的“正統(tǒng)繼承者”,經(jīng)濟上搞了個“早苗經(jīng)濟學”,要發(fā)國債、保產(chǎn)業(yè)。
可到了社會議題上,又反對女性當天皇,也不支持夫妻別姓——明明自己是女性領(lǐng)袖,卻不站性別平等這邊。
當時不少分析都覺得,就算黨內(nèi)有分歧,只要跟盟友公明黨綁在一起,10月中旬的首相選舉肯定穩(wěn)了。沒人想到,這才只是噩夢的開始。
盟友突然亮紅燈
剛贏總統(tǒng)選舉才兩天,麻煩就找上門了。10月6號,盟友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直接攤牌,給高市列了“三大擔憂”。
第一是自民黨的“黑金丑聞”還沒解決,第二是高市總?cè)菥竾裆?,第三是她對外國人的強硬政策,公明黨實在受不了。
這可不是小摩擦,自民黨和公明黨從1999年就搭伙執(zhí)政,除了中間有三年沒一起,二十多年基本沒散過。
但公明黨背后是創(chuàng)價學會,這個佛教團體最看重的就是和平穩(wěn)定,最怕高市上臺后把日本變成“火藥桶”。
信息來源:日本“首位女首相”懸了,高市早苗得罪了誰?|京釀館
創(chuàng)價學會擔心,高市那套強硬的外交手段,會讓日本被國際社會孤立,他們在全球的聲譽也得受影響。
更關(guān)鍵的是,高市剛當選就犯了個政治錯誤:她先找了國民民主黨黨首私下聊天,把老盟友公明黨晾在了一邊。
公明黨本來就對她不放心,這一下更覺得被輕視了,心里的不滿直接就藏不住了。
談判談崩
10月7號,兩黨第一次坐下來談,公明黨拿出了一份規(guī)范政治資金的草案,想解決“黑金”問題,可高市這邊沒松口,沒同意。
過了3天,第二次會談直接談崩了,雙方甚至開始討論聯(lián)盟要不要繼續(xù)存在,有自民黨前高層說,當時那場面,跟“政治沖突”差不多,氣氛特別僵。
信息來源:公明黨因何退出日本執(zhí)政聯(lián)盟?高市早苗首相之路懸了
這時候高市又走了步錯棋:她任命了深陷“黑金丑聞”的萩生田光一當代理干事長。
這事在公明黨看來,簡直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剛跟你提完對黑金問題的擔憂,你轉(zhuǎn)頭就把有問題的人放到關(guān)鍵位置上,根本沒把盟友放在眼里。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自民黨高層對高市本來就不是真心支持。
她沒自己的派系,沒錢也沒人脈,就是安倍那一派推出來的“工具人”。
等她引發(fā)的麻煩超過了能用的價值,大佬們就想把她丟開了。
這次公明黨跳出來反對,正好給了自民黨一個臺階下,說白了就是“借刀殺人”,既不用自己動手,又能把麻煩解決掉。
公明黨官宣退出聯(lián)盟
10月10號下午,兩黨最后一次會談,齊藤鐵夫直接說:“聯(lián)合執(zhí)政就此畫上休止符?!惫鼽h明確表示,在首相選舉里要投給自己的黨首,不再支持高市了。
這一下,高市的首相夢基本就碎了,日本首相選舉需要國會半數(shù)以上的選票,也就是233票。自民黨自己只有196票,少了公明黨的支持,還差37票才能達標。
更糟的是,最大的在野黨立憲民主黨(手里有148票)已經(jīng)在找其他在野黨抱團,想推一個統(tǒng)一的候選人,專門跟高市對著干。
有人問,自民黨不能找別人合作嗎?難,公明黨的支持者要是轉(zhuǎn)投在野黨,自民黨可能在25個選區(qū)都要輸,其中20個選區(qū)的票會被立憲民主黨拿走。
新盟友哪那么好找,就算找到了,能不能一條心、能不能一起解決問題,也說不準。
現(xiàn)在的僵局
因為這場亂局,日本好多跟民生相關(guān)的政策都卡住了。
2025財年快結(jié)束了,之前自民黨跟在野黨說好要給汽油稅減稅,高市還想再加個柴油稅減免,可這1.5萬億日元的缺口怎么補,現(xiàn)在沒人管。
經(jīng)濟專家說,要么會引發(fā)國債拋售潮,要么就得在別的地方增稅,不管選哪條路,都是麻煩事。
還有個高中學費減免計劃,6月份就跟在野黨達成框架了,現(xiàn)在細則都沒敲定。
家長們急得不行,孩子上學要花錢,減免政策落不了地,大家只能干等著,卻沒人出來解決這個問題。
原本定在10月15號的首相選舉,現(xiàn)在看來肯定要推遲到20號以后,甚至可能更晚。
高市就算想掙扎也沒招了:黨內(nèi)沒根基,沒人支持她;盟友跑了,少了關(guān)鍵的選票,在野黨還聯(lián)合起來反對她,這三大難關(guān),一個都過不去。
結(jié)語
高市的失敗,表面看是輸在選票不夠、盟友反水,其實是輸在“危險系數(shù)”太高。
她那套修改憲法、強硬外交的主張,會讓日本在東盟會議這些國際場合,被當成“不可控”的角色。
自民黨需要的是能“和氣生財”的掌舵人,能穩(wěn)住局面、別惹事的人,而不是到處挑事的“愣頭青”。
更深層的原因,是日本政壇的權(quán)力法則:你要是帶來的風險比好處大,就得被清除掉。
高市以為自己能掌控命運,能當上首相,其實從一開始就是別人的棋子。等她要碰實權(quán)了,要影響到更多人利益的時候,自然就被按住了,沒人再護著她。
現(xiàn)在日本政壇就像一鍋亂粥:高市被留在了原地,沒了機會;自民黨要重新找平衡,再推新的人選。
在野黨想趁機奪權(quán),爭取更多席位,但不管最后誰當上首相,那些沒解決的民生問題、財政缺口,終究還是要有人來面對。
這場鬧劇鬧到最后,付出代價的可能還是普通日本人——該減的稅沒減,該免的學費沒免,日子該難還是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