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成就的著名詩人
楊興文
在上山下鄉(xiāng)運動中,17歲的福建省龍海市石碼鎮(zhèn)美女龔佩瑜到閩西山區(qū)插隊,在知青生活中開始創(chuàng)作詩歌,陸續(xù)投出不少稿件,始終沒有任何音訊。
龔佩瑜特別勤奮地寫作,在3年時間里密密麻麻地寫出幾百個筆記本的詩稿,投出的稿件依然沒有得到報社、雜志社的編輯錄用。
辛辛苦苦地度過3年知青生活,龔佩瑜返回從小生活的異鄉(xiāng)福建省廈門市上班,在干活時火爐很高的溫度讓她汗流浹背,艱苦環(huán)境沒有影響她的創(chuàng)作熱情,即使在發(fā)燒的日子,也要堅持看書寫作。
龔佩瑜已經(jīng)投出很多稿子,仍然不見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在沮喪中她將所有詩稿裝進麻袋,打算徹底放棄沒有希望的夢想!
1977年3月27日,在沁人心脾的夜來香陪伴下,龔佩瑜與詩人蔡其矯在鼓浪嶼蹀躞,同時閑聊曾經(jīng)有過的往事。
提到自己以前遇到的女子,蔡其矯比較苛刻地感嘆,有的女子漂亮沒有頭腦,有的女子有頭腦只是不漂亮,有的女子既漂亮又能干可惜不溫柔,遇到十全十美的女子很難。
聽到蔡其矯的講述,龔佩瑜立刻禁不住生氣,覺得是大男子主義思想,女子與男子應該是平等的,既要漂亮,又要溫柔,還要才華橫溢,蔡其矯看待女子的眼光,為什么那樣挑剔?
在與蔡其矯迅速分別后,龔佩瑜悶悶不樂地回到住處,認為女子有自己的想法,對理想中的伴侶有希冀。龔佩瑜在氣憤中提起筆,寫出總共36行的抒情詩《橡樹》: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diào)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云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第二天龔佩瑜將《橡樹》送給蔡其矯看,他看完竟然抄在紙上塞進提包里。
蔡其矯把《橡樹》帶到北京,拿給著名詩人艾青看,還簡單扼要地介紹,是福建青年龔佩瑜寫的,她是焊燈泡的普通職工。
看完《橡樹》艾青非常喜歡,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抒情與議論自然融合,豐富細膩的感情,擁有理性的光彩。
本來艾青不會摘抄別人的詩,居然把《橡樹》抄錄在本子上。
艾青在史家胡同居住,詩人北島幾乎每天都要前往陪同,偶然在本子上看見《橡樹》,趕快寫信給龔佩瑜征求意見,是否同意讓《橡樹》在他創(chuàng)辦的文學雜志《今天》上刊登?
收到北島的來信,知道還有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龔佩瑜馬上在激動中給他回信,同意《橡樹》在《今天》上刊登。
龔佩瑜給自己取筆名龔舒婷,北島提議把姓氏龔字去掉,留下后面的舒婷兩個字。
根據(jù)艾青提出的建議,北島把標題《橡樹》改成《致橡樹》,稍后在《今天》上刊登。
《今天》創(chuàng)刊號是油印的,北島拿著刷子提著漿糊桶,把油印的詩歌貼在西單的墻壁上,看《致橡樹》的讀者最多,他們對《致橡樹》感興趣,紛紛在后面留下批注。
在《今天》上看見《致橡樹》,《詩刊》編輯部主任邵燕祥愛不釋手,很快在1979年第4期《詩刊》上正式發(fā)表,果然產(chǎn)生很大反響,收入大學語文教科書。
《致橡樹》讓舒婷成為著名詩人,順利邁進福建省文聯(lián)工作,普通工人躍升專業(yè)作家。
在別人的言行導致自己生氣時,不要動輒斷絕關系,最好繼續(xù)和他來往,并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秀,從而讓他敬佩自家。得到他人的真誠幫助,自己可能會取得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