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號,江蘇。一位騎車小哥蹬得口干舌燥,沖進小區(qū)便利店冰柜隨手抓了瓶“新款黃色功能飲料”,老板3塊賣出,還補一句:“葵花籽提煉的,降火?!毙「缪霾本凸?,下一秒?yún)s吐了,這哪是飲料,分明是實打?qū)嵉氖秤糜停?/p>
他拿著剩下的油回店里:“叔,你賣的是油!”老板一臉懵:“不能吧?親友送的,我看著挺潮?!眱扇硕椎厣习哑孔臃^來,配料表清一排“葵花籽油”,連熱量都標得明明白白。
更尷尬的是,老板整箱油已經(jīng)全賣完了,在此之前,沒有一個來說。于是,整箱油在沉默中完成“從腸胃到炒鍋”的遷徙。
不過更多人顯然是發(fā)現(xiàn)了 “真相福利”。要知道市面上這種食用油一瓶得 10-16塊,3 塊錢買到簡直像撿了漏。網(wǎng)友調(diào)侃:“老板覺得賣了飲料賺了,顧客覺得撿了食用油賺了,只有喝油的大哥受傷了”。
就算有人沒那么貪心,3 塊錢的小額損失也犯不著專程跑一趟退貨,大多自認倒霉丟了,這就是心理學(xué)里說的 “沉默成本” 心態(tài)。
不該有人擔(dān)心食品安全,畢竟生灌一口油,輕吐兩下算幸運;可多數(shù)住戶心態(tài)穩(wěn)如老狗:食用油,喝不死人,還能退什么?
雖說這次誤售的食用油沒毒,但要是誤售的是工業(yè)用油、化學(xué)溶劑或者過期品,那后果簡直不敢想。而且商家這么不靠譜,把基礎(chǔ)商品屬性都搞混了,著實不該。
這場 “雙向誤會” 的烏龍最后以“沒人找”收尾,大家聊起這事兒都笑,給平淡的生活添了不少樂子。
你說誰是干脆面nn:有沒有可能只有老板把他當(dāng)成飲料了,人家都是當(dāng)成油買的
錢來錢來,錢從四面八方來:其實老板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自己拿錯了,但是他比較倔強
月亮姐姐:你對老板的信任高于對文字的認識
鳳鳳:一開始老板說的是功能性飲料,我沒在意,可你居然喝了一口,原諒我真沒忍住笑
NN:老板:我賣的我能不知道,我說是新款就是新款,小伙子你莫要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