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繼軍
巷子深處的雜貨鋪總是飄著一股樟腦丸的味道,王老太坐在褪色的藤椅上,手里打著毛線,隨著毛線針的上下跳動,嘴里冒出一些難聽的閑話:"張家媳婦又買了條紅裙子,心可真大,男人上個月才摔斷腿,還有心思想著打扮。"”對門小李昨晚沒有回家,怕是外頭有人了"。手里的針腳變得歪歪扭扭,嘴里的閑話卻說個沒完沒了。
巷子里的人都躲著,見了她都繞道走,唯獨新來的租客林小雪不知道。姑娘剛剛大學畢業(yè),在巷尾開了家小花店,第一次路過雜貨鋪,還笑著遞了支向日葵:"奶奶,送您的。"
王老太捏著花瓣轉了轉,嘴上又開始不咸不淡:"年紀輕輕的做啥不好,開花店哪有正經(jīng)工作穩(wěn)當。"
林小雪臉上晴轉陰,笑容沒了,沒接話,低著頭自找沒趣地走開了。
往后的日子,王老太的閑話像天上的小雨,斷斷續(xù)續(xù)地澆在林小雪身上。"花賣那么貴,心黑著呢","昨天看到有個男人送她回家,怕是被包養(yǎng)了"。有回林小雪蹲在花店門口修剪花枝,聽見隔壁的趙嬸勸王老太:"你還是少說兩句,積點口德吧,人家姑娘看著挺老實本分的,又沒招你惹你。"
"老實?"王老太往地上啐了口,"我吃過的鹽比她吃過的米都多,一看就不是個省油的燈。"
這話恰好被林小雪聽見,她手里的花枝"啪"地斷了,汁液濺在白圍裙上,像是沒開就敗了的花朵。
變故發(fā)生在深秋。那天王老太在巷口絆倒,摔裂了髖骨。兒子在外地,一時趕不回來,鄰居們面面相覷,誰也沒敢上前。林小雪卻放下手里的活,跑過去小心翼翼把她扶起來,又找120救護車送醫(yī)院,忙前忙后守了兩天。
王老太躺在病床上,看著林小雪端來的小米粥,一時不知道說什么好。以前總是說人家姑娘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現(xiàn)在看到姑娘的黑眼圈,是熬夜熬的,心里有一股說不出來的味道。
出院后,王老太的藤椅搬到了屋里。有回林小雪送花路過,她從窗戶里探出頭,聲音嘶?。?姑娘,上次的事......"
林小雪停下腳步,笑了笑:"沒事的奶奶,您好好養(yǎng)著。"
那天下午,王老太找出針線,把之前織壞的毛線活拆了重織。陽光透過窗欞落在她手上,針腳變得平整密實。巷子里的人發(fā)現(xiàn),雜貨鋪門口再也聽不到東家長西家短的閑話,偶爾能看見王老太坐在窗邊,手里捧著林小雪送的向日葵,安安靜靜的,像尊曬著太陽的活菩薩。
有回隔壁趙嬸來串門,瞅見那盆花,打趣道:"你老這是轉性了?"
王老太摸了摸花瓣,慢悠悠地說:"舌頭這東西,管好嘍,比啥都強。"窗外的風卷著桂花的香味飄進來,把這話送出去老遠,整條巷子都能聽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