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科2025年9月的債務協(xié)調會上,財務總監(jiān)還在念著“深鐵下一筆50億借款待審批”的報告,會議室大門突然被推開。沒人想到,這場關于續(xù)命錢的討論,會以彼時深鐵與萬科雙料一把手被當場帶走的畫面收尾。這位身兼深鐵、萬科雙董事長的救火隊長,失聯(lián)的23天里,不僅掐斷了萬科最關鍵的資金通道,更把國資救援體系的脆弱性暴露在陽光下。
1.走鋼絲的舞者
很少有人知道,辛杰接手萬科時,手里攥著的是一份帶病協(xié)議。2025年1月他空降萬科董事會那天,深鐵內部就有反對聲音:“我們自己的現(xiàn)金只夠覆蓋短期債務,還要給萬科輸血,這是賭命。”但辛杰力排眾議,拉著深鐵財務部門連夜做了三套資金方案,最終敲定“8次分期借款”,既避免一次性掏空深鐵家底,又能精準覆蓋萬科到期債務。
他最擅長的是兩頭斡旋。一邊對著深鐵股東拍胸脯:“萬科的深圳灣地塊未來能溢價30%,反哺地鐵建設”;一邊給萬科老團隊畫底線:“事業(yè)部合并必須在3個月內完成,誰擋路就調崗”。有萬科中層透露,辛杰開會時總帶著兩本筆記本,一本記深鐵的資金要求,一本記萬科的項目進度,“他常說自己是雙面膠,粘不住就一起碎”。
失聯(lián)前一周,辛杰還在推進關鍵動作:9月5日,他剛跟深圳國資委匯報“萬科REITs發(fā)行計劃”,承諾用軌道沿線物業(yè)做抵押;9月7日,又飛到武漢跟當?shù)貍髡勁?0.4億債務展期,當天晚上還在群里跟萬科高管說“下周就能簽協(xié)議”。沒人察覺異常,直到9月10日那場中斷的會議。據(jù)在場人士回憶,辛杰剛說完“深鐵下一筆資金會優(yōu)先保武漢項目”,就有工作人員進來低聲交談,隨后他起身離開,再也沒回來。
2.走在鋼絲上的不只是他一個人
辛杰失聯(lián)的消息,是先在金融圈傳開的。9月11日凌晨,某國有銀行信貸部經理在朋友圈發(fā)了句“萬科的錢可能要黃”,緊接著債券交易群里就炸了鍋。當天 “22萬科04”債券價格從52.58元跌到48.32元,單日跌幅超8%,有機構一天就拋出了2億市值的債券。更慌的是深鐵內部,負責對接萬科借款的團隊突然沒了主心骨,之前擬審批的50億借款被臨時擱置,理由是“需重新評估風險”。
萬科的決策層直接陷入混亂。之前辛杰定下的“雙軌管理”,本質是靠他個人權威平衡國資與老團隊。他在時,國資高管敢拍板放款,老團隊也愿意配合業(yè)務收縮;他一走,兩邊立刻陷入拉扯:深鐵派來的財務負責人堅持“所有支出必須先報深鐵審批”,而萬科原團隊則擔心“審批太慢會錯過項目回款期”。最典型的是武漢某快周轉項目,原本計劃9月中旬啟動預售,就因為“定價需深鐵確認”,硬生生拖到月底,錯過了中秋購房小高峰,當月銷售額比預期少了3.2億。
深鐵的輸血能力也跟著掉鏈子。之前辛杰為了給萬科騰資金,硬是壓下了深鐵深圳14號線延長線的部分工程款,計劃等萬科項目回款后再補上。他失聯(lián)后,施工方集體上門要債,深鐵只能把原本要給萬科的20億資金先拿去付工程款。
這直接導致萬科杭州河語光年府的保租房改造資金斷供,項目停工了10天,直到地方政府出面協(xié)調才復工。有深鐵內部人士吐槽:
他在時能拆東墻補西墻,他走了連墻都找不到了。
3.國資的耐心不是無限的
辛杰的失聯(lián),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yè)的國資背景高管調整明顯增多:某東部省份城投公司負責人因“違規(guī)提供擔?!北徊?,某央企地產平臺高管因“項目資金挪用”接受調查。一位接近監(jiān)管層的人士透露,“現(xiàn)在對國資介入房企的監(jiān)管更嚴了,尤其是資金流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先輸血再算賬”。
這恰恰戳中了深鐵救援萬科的軟肋。辛杰在時,靠著個人與深圳國資委的信任,能快速推動資金審批,甚至繞過部分流程。比如2025年3月那筆40億借款,從申請到到賬只用了7天,比正常流程快了近一個月。但這種個人主導的救援模式,一旦核心人物出問題,整個體系就會失靈。有國資專家直言:“辛杰失聯(lián)暴露了國資救房企的通病,過度依賴關鍵人,而不是制度性安排,這就像把船的安全系在一根繩子上?!?/p>
更關鍵的是,辛杰的去向直接影響市場對萬科的信心?;葑u在9月下旬發(fā)布的報告里,特意把“關鍵管理層不穩(wěn)定”列為萬科評級下調的潛在風險;某頭部券商更是直接在研報里寫“辛杰若無法回歸,萬科獲得深鐵后續(xù)資金支持的概率下降 60%”。
購房者的觀望情緒更濃了,萬科深圳某項目9月上半月還能賣出去20多套,辛杰失聯(lián)后,整個下半月只賣了5套,有購房者直言“連董事長都出事了,誰還敢買他們的房子”。
4.哪里去找救命錢
為了填補辛杰留下的空缺,深鐵緊急派了副總經理李偉臨時接管萬科相關事務,但效果甚微。李偉上任后第一次跟深圳國資委匯報,就被問得啞口無言:“你知道萬科現(xiàn)在有多少項目資金被監(jiān)管嗎?下一筆借款該優(yōu)先補哪個窟窿?”
這些細節(jié),之前都是辛杰一手掌握,沒人能立刻接上。
萬科只能自己想辦法續(xù)命。原本計劃由辛杰牽頭的REITs發(fā)行,現(xiàn)在換成了萬科物業(yè)CEO朱保全對接,可朱保全缺乏跟深鐵軌道資源的協(xié)調權,原本談好的泊寓+地鐵站點合作,因為深鐵內部沒人拍板,只能暫時擱置。債務展期談判也陷入僵局,武漢債主原本已經同意展期,看到辛杰失聯(lián)后,突然改口要求“先還30%本金”,萬科根本拿不出錢,只能眼睜睜看著談判破裂。
最無奈的還是萬科的老員工。有在萬科干了15年的區(qū)域總說:“以前喊活下去是口號,現(xiàn)在是真的不知道明天會不會失業(yè)。辛杰在時,至少還有個人能扛事,現(xiàn)在連個能跟深鐵對話的人都沒有,我們就像沒人管的孩子?!?/p>
尾聲
辛杰的失聯(lián),給萬科的生死局加了一道最難的題。原本的“三場賽跑”(債務vs資產、輸血vs造血、政策vs市場),現(xiàn)在又多了“關鍵人缺失vs決策效率” 的較量。國資救援的核心邏輯,本是靠制度性力量托底,可辛杰事件證明,當救援過度依賴個人時,一旦這個人消失,所有的計劃都可能停擺。
現(xiàn)在的萬科,就像一艘沒了舵手的船,一邊是800多億的債務窟窿,一邊是停滯的救援方案。如果短期內找不到能替代辛杰的協(xié)調者,深鐵的輸血可能徹底中斷,萬科的自救路徑也會越走越窄。
當年辛杰接手時,有人說他是“萬科的最后希望”,現(xiàn)在看來,他的失聯(lián),可能成了壓垮萬科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少在這場寒冬里,萬科要想“造火”,首先得找到能“掌火”的人。
此時此刻,還會有這樣的一個人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