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2月15日,給你挑的那套棉軍裝還嫌大?”老班長一邊拍著我肩膀,一邊笑著問。那天,我剛滿十五歲,個子瘦小,袖口反折了三道依舊拖在手背,褲腿卷起半尺才能露出解放鞋的鞋尖。對我來說,昨天還是樹上的野猴子,今天卻在人武部的倉庫里套上星星閃閃的軍帽,這個轉(zhuǎn)換快得讓人頭皮發(fā)麻。
入伍點在皖北,一所舊祠堂被臨時改造成新兵連。木檁子頂棚里掛著風干的玉米棒子,生爐子的煙味混著陳年香火味,直沖鼻腔。環(huán)境不算差,可我的腳先“鬧騰”起來。冬天干腳開裂,熱水少得跟寶貝似的,只能端一盆溫水抹一下就算“足浴”。裂口愈合慢,我一咬牙,用縫衣針把兩片皮拉緊,縫合時血珠冒出來,鉆心地疼。旁邊戰(zhàn)友瞪大眼,我卻咧嘴:“省兩包創(chuàng)可貼,多好?!睕]想到連長在隊列會上公開表揚:“小鬼點子多,吃苦不叫苦?!蹦且豢?,羞也有,暗喜也有。
新兵訓練十個月,功課全憑嗓門和腿腳。白天打背包、齊步、立定,晚上練電臺報務。電鍵“嘀嗒”節(jié)奏枯燥,我卻聽出旋律來,硬把莫爾斯碼練成了哆來咪,最終收報、發(fā)報雙第一。傍晚站哨時,北風呼啦啦刮,耳朵凍得木,心里卻有火:能留在標圖班就好了。果不其然,老班長把我名字報給營部。營部用的地圖是蘇制1:50000比例的,符號密密麻麻,我看得眼花,但只花了一周就能閉眼畫出分劃網(wǎng)。營長拍拍桌子:“小丁,跟我走?!庇谑牵页闪俗钅贻p的標圖兵。
1977年,部隊抽調(diào)人手到吉林安圖縣打山洞,背景很簡單——防空需要地下化。那年我已是指揮排長,帶著一班人乘悶罐車北上。施工前的教練課把我嚇出一身汗:教員舉起七號電池一樣大小的雷管,輕描淡寫一句:“捏爆,僅剩半只手。”大家都噤聲。我手心冒汗,但動作不能抖。練了三天,用鉗子把雷管與導火索“咬”到恰好八分之一,老師點頭:達標。
正式施工晝夜倒班。8小時掘進,16小時休息,看似寬裕,其實班班都趕進度。排長必須最后一個出洞。我習慣把燈往最里面探半米,耳邊只有水滴聲,黑得像濃墨。確認無未爆炸藥后才招手:“安全員,進!”三個月完成首段洞體,我們隊零傷亡,進度全師第一。總結(jié)大會上,我捧回“標兵施工隊”錦旗,又添一枚三等功獎章。說不驕傲是假的,但更多是慶幸:兄弟們都在,沒有缺胳膊少腿。
正當汗水還沒擦干,喜訊來了:全軍中斷十年的院校系統(tǒng)要復課。名額有限,師部提三個硬杠杠——文化底子、年齡、立功。彈指一算,我都符合,但還是忐忑。文化?只有初中!報名那天,隊伍排到門外,我心里打鼓,還是咬牙寫下名字。
九月,收到錄取通知:“解放軍鄭州高炮學校,高炮指揮專業(yè)?!弊G皮火車南下,心情像在滾筒里。軍校的課堂跟連隊天差地別,射擊計算公式成行成列:T=(200×√H)/V……看得腦袋發(fā)漲。夜自習燈光昏黃,我把稿紙堆成小山,一遍遍演算,錯了改、改了算。第二學期,射擊推算課我拿到96分。教研室主任說:“排長,理論補上了,基層經(jīng)驗你有,不考慮留校?”我沒吭聲,可心里波浪翻。
高炮學校不僅練腦子,還鍛煉帶兵。野外綜合演習,我被指定代連長。夜色里,37毫米高炮炮口閃火,通報席反復詢問射擊諸元,我連報三次都準確。評議會上,幾位老教員交頭接耳,我只聽到一句:“可以留下培養(yǎng)?!碑厴I(yè)時我拿到全優(yōu)檔案袋,一并收到留校通知。身份再次轉(zhuǎn)換:少尉教員。講臺上,我面對的新學員里,不乏從前的老班長那樣的硬骨頭。第一堂課,我抬手敬禮:“各位同志,請坐?!蹦且豢?,我才真切意識到,八年的摸爬滾打,兜了個圈子,把我?guī)Щ匦@,卻不再是學生。
1988年,服役滿十八年,我轉(zhuǎn)業(yè)到中石化安慶分公司。油區(qū)規(guī)章與部隊條令一樣嚴,有了先前的歷練,適應并不難。每當年輕員工抱怨夜班辛苦,我笑說:“當年我們在零下二十度的洞里,也得把炸藥捆好?!彼麄兟牭媚康煽诖?,連聲“排長”不敢叫,改喊“丁工”。
歲月脫去迷彩,卻抹不掉骨子里的軍味。那些站夜哨、踏雪路、測炮位的日子,像軍帽上的紅星,亮得刺眼,也亮得踏實。要說收獲,無非兩樣:敢擔責,能吃苦。其余的,都留給火炮口那抹硝煙,和軍校操場上拋起的黑皮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