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孔德昕澳門報道
澳門威尼斯人綜藝館里的冷氣開得很足,如果穿著短袖短褲坐在里面,想要撐過3個小時并不容易。對于需要熱身才能上場打球的NBA球員來說,保暖就更是一個大問題,除了在場下要穿著長袖長褲,球員們被替換登場前,往往還需要在場邊的自行車上踩一會,進行一下暖身。而這一晚,曾凡博從未登上那兩輛自行車。
北京時間10月12日,布魯克林籃網在第二場NBA中國賽中以111比109擊敗太陽,中國球員曾凡博未能登場。他并沒有被列在傷病名單里,賽前熱身也出現(xiàn)在了場上,但最終沒有獲得任何上場時間。
NBA中國賽時隔6年回歸,在各種意義上這都是一次規(guī)格極高的海外賽,各項活動目不暇接、大牌明星摩肩接踵。曾凡博是兩支球隊里唯一的中國球員,由于太陽和籃網本身都缺少巨星及話題,人們自然而然會對小曾更多關注。當他在第一場比賽出戰(zhàn)10分鐘、一次出手也沒有的時候,大家當然更加期待曾凡博在第二場有所表現(xiàn),但結果是令人失望的。
我是什么時候開始覺得事情“隱隱不對”的?賽前新聞發(fā)布會上,我詢問籃網主帥喬迪·費爾南德斯,如何評價曾凡博上一場的表現(xiàn),以及他對小曾今晚有沒有特別的要求。結果他話術非常高明地打了一圈太極后,說:“我不能告訴你今晚誰會打、誰不會打?!?/p>
我在本能上認定了曾凡博今晚會出場,這可是中國賽呀!但喬迪的話似乎已經暗示,小曾的出場并不是必然事件。
兩隊的比賽依然打得激烈,上一場籃網前10投全中幫助球隊早早領先,今天則是布克首節(jié)獨得11分率領太陽建立優(yōu)勢。小波特的頂人干拔總是能引起歡呼,理查茲的大力重扣也被大屏幕反復回放,球迷們看得也算過癮。太陽在最多領先15分的情況下,半場被籃網追到了51比49,只領先2分。和上一場不同的是,這一次曾凡博沒能在半場結束前登場。
籃網上半場使用了10人輪換,這顯然是他們季前賽的常規(guī)輪換套路——用前2節(jié)半甚至3節(jié)來讓10人輪換磨合,最后再讓深度輪換球員上場打一打。第一場中國賽,曾凡博是籃網上半場登場的第11人,這似乎已經說明那是他的中國賽“特權”。而這一次,球隊在按部就班地執(zhí)行季前賽的計劃。
我第二次覺得曾凡博或許未必登場是在中場休息的時候?;@網球員們回到場上投籃找感覺,外線球員站在三分線等待球童傳球,內線球員在禁區(qū)里自己拿球拋投。而曾凡博站在罰球線附近,既沒有向球童要球,也沒有主動拿籃板自己運球出來,而是就直直地站在那里。當一個皮球掉落在他手邊時,小曾拍起球,給自己外線的隊友傳了過去。那一刻,他仿佛和籃下的球童們更像一個團隊的。
第三節(jié)開打,籃網依然在上半場登場的10個人里挑選出場球員,曾凡博繼續(xù)安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在籃網替補席第二排最靠外的位置,那一排只有三名球員,因傷缺席的杰明、另一位雙向合同鋒線利德爾,以及在所有球員里坐得最邊緣的曾凡博。
球迷們第一次失去耐心是第三節(jié)中段,當籃網做出一次換人調整時,場邊先后有人開始喊曾凡博的名字。一個聲音的出現(xiàn)會帶起一片漣漪,“曾凡博”、“曾凡博”的喊聲灑滿球館。有一位老哥可能怕籃網教練聽不懂,干脆用洪鐘般的丹田氣高喊“We want Fanbo(我們要曾凡博)”!引得小曾也撇過頭,將目光投向聲音發(fā)出的方向,不知道他有沒有找到自己的支持者,也不知道他希望喊自己名字的聲音大一點,還是不要喊了。
隨著比賽的進行,兩隊慢慢換上更深度輪換的球員?;@網這邊,下半場每一名首次登場的球員幾乎都會先在自行車上踩一踩,沃爾夫、利德爾、懷特黑德先后都登上了單車,他們也陸續(xù)走到場邊完成替換。直到末節(jié)后半段,籃網名單里只剩4人還沒有登場:巴夫金、埃蒂安、蒂米、曾凡博。那時候,更多人應該意識到曾凡博可能不會在這個夜晚出戰(zhàn)了。
比賽打到最后階段,籃網后衛(wèi)泰瑞斯·馬丁一度連拿9分,幫助球隊追平比分?,F(xiàn)場球迷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tài)來了興致,紛紛躁動起來,零星出現(xiàn)的一些“曾凡博”喊聲很快被蓋過了,大家更關心的是這場比賽會不會再度加時,又或者是來個絕殺。
籃網奠定勝勢的一球來自比賽還剩1分15秒的時候,雙向合同前鋒利德爾反擊一條龍上籃打進,幫助球隊領先到4分。那一球點燃了籃網整條板凳席,每一個人都起身慶祝,為場上的隊友加油鼓勁,只有一個人是例外:曾凡博。他是唯一坐在椅子上沒有起身的球員,就在第二排邊緣那個屬于自己的位置上,那份安靜仿佛是另一個圖層,或者說得直白些,你會覺得他和籃網隊的其他人格格不入。
最終,比賽由籃網舊將大衛(wèi)·杜克和今晚表現(xiàn)出色的馬丁畫上句號。效力太陽的杜克在關鍵時刻出現(xiàn)三分犯規(guī),馬丁3罰2中完成準絕殺,籃網和太陽各自從中國帶走了一場季前賽的勝利。熱熱鬧鬧的“宴會”散場,我匆忙地從電梯趕去場邊,希望找到那個安靜的身影。
等我來到地板層時,正好看到曾凡博朝球館出口的大巴車方向走去,他沒有拿任何行李,舉著手機和誰打著電話離開了。賽后,球員們會兵分兩路,一些人被點名去參加新聞發(fā)布會,其他的大部隊則路過混合采訪區(qū)離開去上大巴車。第一場中國賽后,曾凡博是單獨參加發(fā)布會的球員。而這一場過后,他默默地離開了。
就在我擔心籃網球員是否已經全部離開時,籃網主帥喬迪走向發(fā)布會現(xiàn)場,隨后陸續(xù)從通道離開的是太陽隊的球員。直到十多分鐘后,籃網球員才先后拖著大包小包走出來,這也意味著曾凡博是早于隊友不少離開的。
不難想象,當曾凡博在兩場中國賽里共計只出場10分06秒,甚至沒有完成哪怕一次出手時,爭議聲如同海嘯般襲來。每個人都會以不同的視角解讀整件事,唯一可以明確的,就是挑戰(zhàn)NBA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天賦、機遇、性格、運氣,很多因素左右著結果。但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不去嘗試,那你成功的可能性只會是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