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榮耀》上線之后,帶火了一批犧牲在隱蔽戰(zhàn)線的我黨情報人員,包括朱楓,吳石等等。
但是當時一同犧牲的另一名國民黨將領人們依然知之甚少,此人就是陳寶倉,相較于吳石和朱楓,陳寶倉是“幸運的”。
因為在他被國民黨殘忍殺害后,至少遺體還能被送回家人身邊,而這段故事本身,其實也是一個傳奇...
赴臺
陳寶倉將軍是河北遵化人,中學畢業(yè)后從軍,考入河北清河軍官預備學校,后來進入保定軍校。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陳寶倉受命擔任昆山城防司令,對日軍迎頭痛擊,也為上海的民眾與物資轉(zhuǎn)移爭取了時間。
1938年宣城戰(zhàn)役,陳寶倉將軍遭遇日軍轟炸導致右眼失明,同年陳寶倉又參與了武漢會戰(zhàn),在此期間他和我黨產(chǎn)生了接觸。
自此之后,陳寶倉將軍的政治立場出現(xiàn)了明顯的轉(zhuǎn)變,1939年起,陳寶倉開始秘密向我黨提供情報。
不過1940年開始,陳寶倉就被調(diào)到了中越邊境,防止日軍從中越邊境向我國境內(nèi)進行滲透。
1942年8月,胡志明在廣西天保被懷疑是日本間諜而被逮捕,后在陳寶倉,吳石與張發(fā)奎等人的斡旋下得以與1943年9月獲釋。
此后胡志明就留在了國統(tǒng)區(qū),結果1945年蔣介石卻秘密下令要暗中除掉胡志明,幸好陳寶倉將軍秘密將胡志明等人放走,胡志明這才得以安全返回越南。
但是陳寶倉自己,也被國民黨的軍委會法庭認定為有瀆職的嫌疑,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前夕,陳寶倉被迫前往重慶受審。
好在8月戰(zhàn)爭就結束了,陳誠深知陳寶倉非常有能力,所以向老蔣推薦讓陳寶倉前往青島地區(qū)受降,陳寶倉這才化險為夷。
之后陳寶倉在濟南被國民黨接收完畢后,便被調(diào)往濟南擔任國防部聯(lián)合勤務總司令部第四兵站總監(jiān),負責調(diào)撥及生產(chǎn)山東地區(qū)的軍需物資。
實際上就是負責后續(xù)進攻山東解放區(qū)的后勤工作,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陳寶倉卻不斷的將自己控制的軍需物資秘密交給我黨。
后來王耀武發(fā)現(xiàn)了此事,將其秘密報告給蔣介石,本來就覺得陳寶倉和共產(chǎn)黨有瓜葛的蔣介石,立刻以“資共”的名義將其免職。
毛主席后來說,蔣介石是運輸大隊長,陳寶倉就是運輸中隊長或者小隊長之一,可見我黨對陳寶倉的工作相當認可。
原本陳寶倉是不需要去臺灣的,因為他畢竟已經(jīng)被撤職,但是“資共”案卻在1948年被李宗仁撤銷,陳寶倉又被李宗仁政府任命為國防部中將高參。
這一身虎皮,就給了陳寶倉前往臺灣的機會...
一段傳奇
陳寶倉其實在1948年就已經(jīng)于香港秘密加入了民革,也就是后來何香凝和張治中的那個黨派。
因為其特殊身份,陳寶倉被華南局秘密委派前往臺灣展開情報工作,當時吳石已經(jīng)身處臺灣,陳寶倉的任務就是配合吳石將軍,所以他比吳石將軍晚到了四個月的時間。
其實陳寶倉的局面比吳石要艱難一些,因為吳石將軍為我黨工作這么多年從來都沒有暴露過,但是陳寶倉已經(jīng)被懷疑兩次了。
好在當時臺灣的局面很混亂,保密局一時半會也顧不上陳寶倉,陳寶倉便配合吳石一起收集臺灣國民黨軍的布防情況。
1949年秋,臺灣陷入了血雨腥風,陳寶倉的女兒陳禹方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隊呼國民黨卡車匆匆而過,車上站滿了被綁在一起的人。
這些人都是國民黨查獲的所謂“共諜”,這是要被拉去槍斃,回家后她就把消息告訴了父母。
陳寶倉下意識的認為此時的局面已經(jīng)非常危險,于是就把家人秘密送往香港,當時陳寶倉的兒子陳君亮已經(jīng)到了服役年齡。
按照國民黨的規(guī)定,已經(jīng)滿了年齡的陳君亮是沒有出境資格的,陳寶倉無奈之下只能到處走門路為其辦理出差證,證明他是前往香港采購物資。
于是在1950年1月,陳寶倉的兒子陳君亮也順利抵達香港,毫無疑問的是,陳寶倉的決定非常正確,因為1950年3月他就因為蔡孝乾的出賣而被捕。
此時距離他被捕,僅僅只剩下了兩個月,如果他沒有將家人及時送出,那么他的家人也難免落得吳石夫人的下場,甚至可能更慘。
1950年6月,陳寶倉,吳石,朱楓和聶曦在臺北馬場町刑場被處決。
其實蔡孝乾并不清楚陳寶倉的真實身份,清楚陳寶倉身份的朱楓,聶曦以及吳石全都沒有出賣他,但是國民黨卻在吳石家中搜出了一份情報文件,經(jīng)過筆跡鑒定,國民黨確定這份文件是陳寶倉寫的。
隨后陳寶倉立刻被國民黨逮捕,但是陳寶倉再被捕后卻始終沒有承認自己的身份,畢竟國民黨并沒有實錘的證據(jù)。
但是蔣介石早就對陳寶倉心生厭惡,所以在沒有證據(jù)的情況下,仍然下令處決了陳寶倉。
陳寶倉最后的遺言是留給好友段翔九的:“永康街13巷七號段翔九兄鑒:弟已被判死刑,請轉(zhuǎn)知家屬,死后即用火葬。陳寶倉絕筆六月十日?!?/strong>
6月10日當天,陳寶倉慷慨赴死。
然而因為國民黨的巨大壓力,陳寶倉的友人并未能領回陳寶倉的遺體。
陳寶倉的妻子師文通當時已經(jīng)身在香港,她拜托自己在臺灣的兩位朋友冒死去刑場領回了陳寶倉的遺體。
當時陳寶倉的遺體已經(jīng)高度腐爛,師文通的這兩個朋友當時還是學生,但是他們卻甘愿冒著生命危險去為陳寶倉找到刑場的火化工。
其中一人拿出錢交給火化工,隨后說道:“請您快些,別讓別人看見?!?/strong>
陳寶倉的骨灰就這樣得以被接出,但是如何將骨灰送去香港又是一個大問題。
陳禹方當時在臺北也有一個名叫殷曉霞的同學,朋友,此人也是進步人士,本要去香港考試,后赴上海上大學。
運送骨灰的任務就被托付給了殷曉霞,1950年7月,殷曉霞登上了前往香港的輪渡,但是卻沒有入港證。
當時港英政府查的特別嚴,沒有入港證會被送回去,送回去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只是骨灰就送不過去了。
情急之下殷曉霞丟掉了所有行李,將骨灰罐綁在了自己的身上,跳海泅渡前往香港,當骨灰罐被交到師文通手上時,骨灰甚至都還是潮的...
1951年,師文通和孩子們帶著陳寶倉的骨灰回到了祖國大陸,次年,毛主席親自為師文通的烈屬證簽字,陳寶倉也被新中國定為烈士。
后師文通資助其中一名幫助接回骨灰的同學赴美留學,但是香港一別后,師文通一家卻始終未能再找到殷曉霞,不可謂不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