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壓藥竟治好了脂肪肝?
是的,你沒有聽錯——
一種常見的降壓藥,居然在動物實驗里“順手治好了脂肪肝”。
要知道,這可是人類醫(yī)學(xué)界“啃了幾十年都啃不動的硬骨頭”。
這項研究來自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xué),由瑪爾塔·阿萊格雷特(Marta Alegret)教授團隊完成,剛剛發(fā)表在2025年10月12日的《藥理研究》(Pharmacological Research)雜志上。
對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而言,這可能是一盞新希望——用老藥,干掉新病。
一、這病看著溫柔,其實藏著刀
我們先說說主角——MASLD(代謝功能障礙相關(guān)脂肪性肝病,曾用名“脂肪肝”)。
聽上去沒什么殺傷力?錯。
它就像身體里的一顆定時炸彈:平時不響,一旦爆炸,就可能要你的“心肝”一起陪葬。
全球每三個成年人里,就有一個被它盯上。
問題是——幾十年了,我們居然連像樣的藥都沒搞出來。
新藥一茬接一茬上,臨床試驗一批又一批失敗。
直到科學(xué)家想起一個被忽視的角落:
“要不我們別再造新藥了,回頭看看藥箱里的老朋友?”
二、老藥新用:拯救肝臟的“神秘雙子”
他們選中的,是兩種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藥:
- 替米沙坦(Telmisartan):常見的降壓藥
- 匹馬貝特(Pemafibrate):降脂藥新星
說白了,一個管血壓,一個管血脂,誰也沒想到,它們可能還能順帶管“肝”。
科學(xué)家用高脂高糖引誘大鼠和斑馬魚幼崽患上脂肪肝,又盛情邀請它們參與藥物試驗。
一開始單用一種藥——有效。
兩種藥一起上——更有效。
然后他們靈機一動:“要不劑量都減半?”
結(jié)果——
效果一樣好。
大鼠和斑馬魚幼崽
一加一大于二,還能打五折。這買賣,放藥店都要排隊。
三、各顯神通,揭開雙重“逆轉(zhuǎn)”之謎
這對組合不是簡單疊加,而是分工明確。
匹馬貝特的打法很直接:
激活肝臟里的PPARα蛋白,讓脂肪燃燒得像開了外掛。
簡單粗暴,效果立竿見影。
替米沙坦則走了一條神秘路線。
最初科學(xué)家以為它是抗炎藥,結(jié)果實驗?zāi)P屠锔緵]炎癥——那它到底在干嘛?
真相揭開時,連研究者都愣住了:
它居然喚醒了一個“沉睡的老兵”——PCK1蛋白。
原來,在脂肪肝中,PCK1蛋白水平會暴跌,代謝物全跑去造脂肪了。
替米沙坦讓PCK1重新上線,讓原料車隊從“脂肪工廠”調(diào)頭,重新駛向葡萄糖路線。
它不是清道夫,而是交通警。
一聲哨響,代謝秩序重新上線。
四、最大的懸念:產(chǎn)糖不升糖?
等等,這么多原料被導(dǎo)去合成葡萄糖,血糖不會飆升嗎?糖尿病不會找上門?
科學(xué)家也這么想——結(jié)果,再一次被打臉。
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葡萄糖根本沒被放進血液,而是被“偷偷”分流到了另一條代謝通道——多元醇途徑,在肝臟里安全地“消化”掉。
減脂、穩(wěn)糖、降壓、降脂,一次四連擊。
科學(xué)家的操作,可以寫進教科書,也能拍成爽劇。
五、冷靜一下:離臨床還有距離
當(dāng)然,目前這項成果還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
所以要冷靜!冷靜!冷靜!
要想真正用于人類,還得經(jīng)過多輪嚴格的臨床試驗。
但這不妨礙它成為一個重要信號:
我們也許可以不用造新藥,而是重新激活舊藥的潛能。
未來,研究團隊計劃在更復(fù)雜的模型中繼續(xù)探索,比如肝纖維化、動脈粥樣硬化。
也許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做到——
“吃降壓藥,不止保命,還能護肝?!?br/>
參考文獻:
Roger Bentanachs et al.,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2025 Oct 12.
Telmisartan reverses hepatic steatosis via PCK1 upregulation: A novel PPAR-independent mechanism in experimental models of MASLD. DOI: 10.1016/j.phrs.2025.107860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