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君先生為胡同長春題寫橫幅,留下珍貴墨寶,鳴謝?!?/p>
我心中永遠的新民胡同(三)
作者:夏純育
【歡迎關(guān)注 胡同長春】
上一篇介紹了新民胡同北門外,通向大馬路段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趣事,這一篇說一說北門外通向五馬路段的人和事以及地理環(huán)境。
咱們還是從我家出來開始。從我家出來走不上兩分鐘就到了北門,從北門外出來是一個十字路口,穿過東西向的胡同繼續(xù)往北走是一條通向五馬路的比較寬敞的胡同,叫做新民北胡同。
【新民北胡同的位置,1987年地圖,圖源《長春市南關(guān)區(qū)地名志》1987年?!?/p>
胡同的右手邊基本都是住戶,路口的第一家是李家,緊挨著的是楊家,再走就是新民胡同比較有名的,一個買花生瓜子糖和小孩玩的印花人、玻璃球和紙啪嘰的小攤販,經(jīng)營這個攤位的是一個孔姓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老孔頭兒,所有商品都擺在他家門口用木板搭的一個小攤兒上,老頭兒也不在那看著,誰買東西一召喚他就出來,誰也沒有進去過他的屋,只知道里面一片漆黑,就住著他一個人,沒兒沒女,一分錢二分錢的瓜子他都賣,記得一個大糖球賣一分錢,就像現(xiàn)在的棒棒糖那么大,只是不帶小木棍兒,一邊賣還一邊說著:“一分窮錢”,大伙兒都聽慣了這句話,也沒人跟他計較,孩子們認為,一分錢能買到東西還是很高興的,這個小攤位成全了新民胡同的孩子們,也成全了這個老頭兒。
【2016年12月,新民胡同的孩子們集體回家,走進新民北胡同的大門洞。和平拍攝?!?/p>
再往前走,就是一個大門洞,里面是一個大院,我們都管這叫郵局大院,因為從門洞進去一直能通到大馬路郵局,并且里面也住著不少郵局的家屬,里面有幾棟紅磚的三層小樓,樓梯都是在外面的那種,其余就是密密麻麻的小平房。
【2024年6月拍攝,新民北胡同與新民胡同交匯處不遠,有一棵老樹被保留了下來,和平拍攝?!?/p>
出了門洞繼續(xù)往北走,就能看到靠著墻坐著五六個老太太,每個人坐著的前面都放一個針線笸籮,有的還正在縫著什么,當時胡同里的人們管她們叫“縫窮的”,就是給一些單身漢或者是出來打工的男人們補補衣服和襪子,那時也是一種職業(yè)。
再往前走就到了五馬路口,正對著胡同口有一家副食,叫五馬路副食,當年我的姥爺就在這上班,因為解放前我家開買賣,解放后公私合營把我姥爺連人帶東西都合進去了。
【2024年6月,正在修繕的新民北胡同大門洞附近。和平拍攝。↑】
上面說的是這段胡同的右手邊,下面再說說這條胡同的左手邊。
左邊起始是新民理發(fā)店,緊接著是比較有名新民浴池,浴池是小二樓,一樓是女賓,二樓是男賓,那時每家都沒有浴室,只能去浴池洗澡,記得洗一次是五角錢,我母親單位每個月都發(fā)澡票,我們基本都不用現(xiàn)金,洗澡的人很多,尤其到了過年,洗澡都有時間限制的,服務(wù)員會喊號進去洗,到時間了再喊幾號幾號到點了,真是一個火。
【新民北胡同的新民浴池舊影,資料圖片。↑】
再往前走,就是百花曲藝劇團,里面有舞臺有茶座,演的都是曲藝類節(jié)目,有評書、相聲、大鼓,還有魔術(shù),著名相聲演員武福星,就是從這走出去的。
再往前走就是大興旅店,旁邊還有一個小胡同,通向煤廠子,我們胡同里的人都去這買煤,小胡同里也住滿了人家。
再往前走就到了五馬路口,這條路的情況基本就是這樣,邊寫邊回憶,往事歷歷在目,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新民北胡同的北來順,資料圖片?!?/p>
作者簡介:夏純育,網(wǎng)名點石成金,出生在新民胡同。
【胡同長春】編發(fā)長春記憶圖文,歡迎閱讀分享。
【李春昌新書出版,封面局部?!?/p>
【觸摸城市記憶 醇厚長春情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