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盛夏,我和伙伴們一起,沿著湘江,從南到北,自駕追尋那些跨越時間與城市的橋。起點在株洲京港澳高速朱亭大橋,終點在長沙許廣高速湘江大橋。歷經(jīng)128公里的湘江里程,32座已建成通車的公路大橋如同一串晶瑩的珍珠,串聯(lián)起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未來。
△朱亭大橋下,碧波蕩漾
車窗外,橋影與江波交錯,一路行來,從起點朱亭大橋下的碧波蕩漾,到湘潭一橋、橘子洲大橋的莊重古樸,再到楊梅洲大橋、香爐洲大橋的凌空氣勢,我穿梭于時空交錯的隧道中。橋,連接著兩岸道路,也連接著人心與命運的流向。
△朱亭大橋
橋,讓城市彼此靠近,也讓未來觸手可及。追橋的旅程,就是讀懂城市、讀懂時代的旅程。
△橘子洲大橋與杜甫江閣同框
橋,見證了時代的躍變與城市的向心。當我們今天俯瞰長株潭,形態(tài)各異的跨江大橋串聯(lián)起三座城市的歷史脈絡與經(jīng)濟命脈,構(gòu)成了一個充滿活力與想象的都市群。
△正在改擴建的株洲航電樞紐
截至2025年,湘江長株潭段已有32座公路大橋建成通車,另有1座正在修建,1座正在改擴建,從最南端的京港澳高速朱亭湘江大橋,到最北的許廣高速湘江大橋,這些橋像詩的行句,排列在湘江的波光之上。我們從朱亭大橋出發(fā),沿著湘江一路向北,便是想透過這些詩行,去閱讀這片土地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
自古以來,大江大河既是文明的搖籃、重要的交通通道,卻也是地理的阻隔。對于長株潭而言,湘江以一道柔和的“S”形曲線,將三座城市緊密串聯(lián),養(yǎng)育了沿岸的工廠、街市與田園,卻也在漫長歲月里,將城市的發(fā)展局限在單岸。直到每座城市“第一橋”的誕生,人們才真正完成了從“天塹”到“通途”的跨越。
△湘潭一橋與湘潭三橋
長株潭第一橋,始于1961年。這一年國慶,湘潭一橋建成通車,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湖南境內(nèi)第一座大型公路橋。我們已經(jīng)打卡了上游十幾座橋梁,抵達湘潭一橋時,依舊被這座橋的美吸引,這種美是樸素的。
△湘潭一橋的橋頭堡
正橋兩端各有一座亭式橋頭堡,典雅而穩(wěn)重,是湘潭一橋最醒目的標志。引橋兩側(cè)樹木參天,是大橋通車時種下的。站在橋上往西北方向望去,可以看到一排仿古建筑,是窯灣歷史文化街區(qū),曾經(jīng)的潭寶公路汽車站修建在這里,汽車站緊鄰當時的碼頭,大橋建成,渡口的汽笛聲漸漸遠去。
△湘潭一橋的行道樹
湘潭一橋建成11年后,1972年,長沙湘江一橋(橘子洲大橋)正式通車。這是由長沙全市80萬人次共同鑄造的一座超級工程,也是國內(nèi)迄今為止最大的雙曲拱橋。大橋通車前,河西只有溁灣鎮(zhèn),大橋通車后,河西才逐漸融入了城。
△橘子洲大橋前打牌的市民
株洲的第一座橋建得稍晚。1986年,株洲大橋開工,1988年建成通車。站在橋下可以清楚看到,它的線條更挺拔簡潔,不同于前兩座橋的傳統(tǒng)拱形,株洲大橋的梁式結(jié)構(gòu)設計更為現(xiàn)代,其修建過程使用了大量大型工程機械,不再依靠人力的堆砌。
△株洲大橋
長期以來,株洲城市發(fā)展被局限在河東湘江與鐵路間狹窄的區(qū)域內(nèi)。大橋通車,為城市發(fā)展打開枷鎖,城市發(fā)展重心開始向西岸轉(zhuǎn)移,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與高新技術(shù)園區(qū)遷入,曾經(jīng)是農(nóng)田和丘陵的河西地塊,迅速崛起為現(xiàn)代化新城。這座橋,是株洲從單一的工業(yè)城市向綜合性現(xiàn)代化都市轉(zhuǎn)型的起點。
△株洲大橋下,悠閑納涼的人們
這些“第一橋”,改變了城市傳統(tǒng)的空間邏輯和市民的生活半徑,讓原本分離的兩岸建立起常態(tài)化、快速化的聯(lián)系,成為城市向江而生的序章。這些橋,是城市骨架的第一次舒展,是三城融通的歷史起點,它們架起城市的雄心,構(gòu)建起新的都市脈絡與區(qū)域格局。
△冬日橘子洲大橋
時間來到上世紀90年代,城市發(fā)展進入高潮,大橋的建設也逐漸進入高峰。1991年,長沙湘江二橋(銀盆嶺大橋)建成通車;1993年,湘潭湘江二橋建成通車;1999年,月亮島大橋通車;2000年,猴子石大橋通車。橋梁的修筑節(jié)奏,與城市發(fā)展的節(jié)拍一致,湘江不再是阻隔發(fā)展的江,而成為承載夢想、連接生活的帶。
在更宏觀的意義上,橋讓湘江從“分界線”變成了“中軸線”。過去,三城依江而建、背江發(fā)展;如今,它們朝江而生,以湘江為中軸,展開環(huán)江發(fā)展的新格局。
橋梁連接了兩岸的道路,也延展了城市的視野,讓城市的空間充滿節(jié)奏與層次。隨著橋梁數(shù)量增加,“橋”開始進入城市的審美體系,成為都市天際線的一部分。它以優(yōu)雅的曲線、簡潔的結(jié)構(gòu)、雄偉的尺度,賦予城市一種新的形象語言,讓城市的輪廓不再僵直,而富于呼吸與律動。
△黑石鋪大橋旁的趣味海報
△黑石鋪大橋下游泳的人們
按受力特點分類,現(xiàn)代大橋一般分為拱式橋(按行車道位置,拱橋又分為上承橋、中承橋、下承橋)、梁式橋、鋼架橋、懸索橋與斜拉橋。長株潭128公里的湘江干流上,三十余座大橋依次排開,它們形態(tài)各異,各有特點,從老一輩的鋼筋混凝土拱橋,到新世紀的雙塔斜拉橋、鋼結(jié)構(gòu)懸索橋,幾乎集齊了現(xiàn)代橋梁的所有類型。它們共同構(gòu)成了中國城市群中獨一無二的橋梁景觀帶,一座開放而立體的“橋梁博物館”,一條流動的、立體的建筑美學長廊。
△橋、城市、山水
這座博物館里最精華的部分是長沙銀盆嶺大橋往北,此時湘江水面開闊,且靠近長沙港,為保證大型船舶通行,橋梁必須擁有更大的跨徑與凈空高度。于是,這里的橋多為斜拉橋、懸索橋——結(jié)構(gòu)雄偉、造型輕盈。
△橘子洲與猴子石大橋
今年建成通車的興聯(lián)路大橋,橋塔像月亮,將月亮島的柔美曲線融入建筑美學。去年建成通車的香爐洲大橋,高達202米,是目前湘江主塔最高的獨塔斜拉橋,主塔像鉆石,極具雕塑感與透視美。我們抵達香爐洲大橋時,霧氣朦朧,望不到對岸,“鉆石”懸浮在霧氣中,斜拉索的銀線劃破迷蒙,大橋靠近長沙港,橋下往來船只很多,望向江面,心中竟生起“氣蒸云夢澤”的壯闊。
△興聯(lián)路大橋 圖/薛東
視野朝南,如果要評選長株潭最美大橋,湘潭的楊梅洲大橋與正在修建的暮坪湘江大橋也應當入選。楊梅洲大橋索塔高181米,主跨658米,一跨過江,創(chuàng)造了湘江單跨橋梁跨度紀錄,大橋兩端還沒什么高樓,索塔在平坦的地面顯得更加壯觀。暮坪湘江大橋是國內(nèi)公路交通系統(tǒng)首個四跨中承飛燕式鋼桁架系桿拱橋,近處觀看,暮坪大橋像藍色的飛鳥在江面揮動翅膀。
△湘潭楊梅洲大橋
這幾年,長株潭出現(xiàn)了一群愛拍橋的年輕人,他們爬上樓頂,尋找最合適的城市機位,用相機記錄著湘江橋梁。我也曾跟隨“拍橋黨”,站上他們口中的城市機位,拍下過夜色中湘府路大橋最有力量的弧線、霧氣里寧靜的銀盆嶺大橋與古開福寺同框、大雨里株洲大橋擁擠的車流綿延伸向神農(nóng)塔……回顧照片時才發(fā)覺,每一座橋,都像城市的情緒切片。
△湘府路大橋
△銀盆嶺大橋,連接著開福寺與湘江金融中心
當然,橋不僅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本身也可以成為絕佳的觀景平臺,是停下來聽風、賞水、看云、探城的節(jié)點,城市的視覺窗口。從五一廣場步行前往橘子洲,是體察長沙氣息最直接的方式。站在橘子洲大橋上,湘江的水在腳下流淌,橘子洲、岳麓山與CBD的天際線在眼前舒展成流動的畫卷,就這樣將城市、山水與人的視線緊緊相連。
△站在橘子洲大橋,可以看到北邊的銀盆嶺大橋、福元路大橋
△橋本身就是絕佳的觀景平臺,站在橘子洲大橋朝東南方向望去,杜甫江閣、南湖新城、橘子洲盡收眼底
湘潭一橋是湘江長株潭段的OG(元老),那分別在今年4月、6月、7月通車的長沙興聯(lián)路大橋、湘潭下攝司大橋、株洲醴婁高速湘江大橋就是龐大家族里最年輕的弟弟。橋,正在不斷織密長株潭路網(wǎng),但在長沙繞城高速黑石鋪大橋以南,湘潭昭華湘江大橋以北的長株潭融城核心區(qū)域,還存在著一段沒有通車大橋的真空地帶。
△湘潭下攝司大橋
△醴婁高速湘江大橋
然而,融城的深度,往往體現(xiàn)在關(guān)鍵區(qū)域的連接密度,正因如此,填補這一空白的暮坪湘江大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大橋建成通車后,將成為長株潭都市圈融城軸線上的紐帶,串聯(lián)起湘江科學城、大王山片區(qū)、奧體新城等多個重要融城核心節(jié)點,從奧體新城到湘潭九華新區(qū)的車程將從原來的40分鐘縮短至15分鐘,到株洲天元區(qū)的車程縮短至25分鐘。
△正在修建的暮坪湘江大橋,身后是長沙城區(qū)
在規(guī)劃圖紙上,除了即將完工的暮坪湘江大橋,這一片區(qū)還計劃建設清風路大橋、強體路過江通道、融城路過江通道、暮云過江通道等公路過江通道。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些過江通道都將共同編織出一張“融城橋網(wǎng)”,支撐起交通體系的互聯(lián)互通,更為三市的產(chǎn)業(yè)協(xié)同、公共服務共享、生態(tài)治理共管提供了基礎支撐。
△綠心向北望,五橋同框
在暮坪大橋邊飛起無人機,鏡頭里,大橋西側(cè)的湘江科學城已初具雛形,大橋東側(cè),奧體新城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開展。鏡頭朝北,長沙市中心的國金中心與大橋奇妙同框,視線向南,湘潭、株洲的城市天際線與綠心間起伏的丘陵成為大橋的背景。我們在鏡頭里看見的不只是江水,而是更遠處,同呼吸共命運的“一個整體”。
點擊視頻,看追橋花絮
瀟湘晨報記者曹宇旋
爆料、維權(quán)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臺;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政企內(nèi)容服務專席19176699651。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