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地處北海東部,是歐洲西北部國家,荷蘭的三大城分別是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在這三座城市之間卻有著意想不到的發(fā)展思維。
和阿姆斯特丹以及鹿特丹比,海牙無論經(jīng)濟(jì)還是地域人口都不能和其他二城相提并論,但海牙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地位存在。
海牙位于北海東的沙地平原上,距離北海邊僅幾公里,距離鹿特丹約30公里,北到阿姆斯特丹約60公里,以海牙的地理位置,它理應(yīng)成為荷蘭最大港口所在地,但海牙卻是一個無港口城市。
在海牙西部和北海之間,存在一處寬度幾公里的沙丘地帶,也讓海牙這座海濱之城缺少了大海的氣息,沙丘帶的存在不但可以保護(hù)海牙免受海風(fēng)海浪的侵襲,還斷絕了海牙建設(shè)港口的可能性。
作為普通的沙丘帶,對于基建大國來說并不算事,但對于荷蘭來說無異于一道天塹,除此天塹之外,在北海的荷蘭近海區(qū)域,水深普遍在五米左右,南部區(qū)域有地方水深還不足五米,這就阻斷了大型船舶靠港的可能性,成為了海牙的第二道天塹。
有此兩道難題,海牙也就無法成為港口城市,這對于曾經(jīng)的航海大國來說,多少帶有諷刺的意味??!
對于海牙來說,他們也沒有刻意追求海港之城的名聲,而是另辟蹊徑,把海牙的海濱打造成旅游勝地,這種樂享其成的思維也間接斷送了海牙建設(shè)港口的可能性。
反觀鹿特丹,雖距北海30多公里,但憑借著緊靠萊茵河、馬斯河、斯凱爾特河交匯的“金三角”之特殊位置,早早就確立了自己的港口之名,他們還打通就通往北海的人工通道,把鹿特丹變成了荷蘭第一大港口,也是歐洲最重要的港口。
同樣是面對困難,鹿特丹不懼沙丘的阻攔,想方設(shè)法挖通了近海航道,而且深度遠(yuǎn)超荷蘭近海的水深,鹿特丹的精神屬屬性也是海牙所不具備的。
兩座城市不同的發(fā)展思維造就了近海的海牙無港口、內(nèi)陸的鹿特丹成為港口之城的局面,除此之外,海牙也因荷蘭所賦予的其特殊功能而忽視了港口的作用。
海牙不是荷蘭首都,它卻搶了阿姆斯特丹的首都地位,他們的王宮等大型政府所在地都在海牙,海牙還匯集了150多個國際組織,讓海牙成了和紐約一樣的國際城。
對于荷蘭來說,海牙就是一個特殊存在的城市,它不如阿姆斯特丹根紅苗正,不如鹿特丹富含經(jīng)濟(jì)屬性,卻成為了一座無可替代的城市,其作用已經(jīng)超過了它本身的名聲和地位,荷蘭的發(fā)展也依靠海牙特殊的城市定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