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廣刷臉支付設備為噱頭,打著元宇宙的幌子,編織“三倍投資回報”“積分兌股權”的謊言,操控“空氣幣”收割投資人資金3500余萬元。近日,經閔行區(qū)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詐騙罪判處吳某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
購買刷臉支付設備送積分
2020年12月,受害人張先生經朋友介紹,接觸到星某公司推廣的“刷臉支付設備”項目。為深入了解,他特意參加了該公司在外地舉辦的宣講會。會上,被告人吳某等人輪番上陣,描繪了一幅“投資刷臉支付,贈送XD通證積分,積分可兌股權、可變現(xiàn)”的財富藍圖。
據張先生回憶,吳某等人宣稱,投資者只需支付不同等級的加盟費,推廣刷臉支付設備即可加入“星某生態(tài)”,成為“蜜蜂”“蜂王”或“生活館”級加盟商,名下設備每筆刷臉支付交易均可獲得4個XD積分。更誘人的是,他們承諾通過“開放金融發(fā)車”玩法,XD積分可兌換為GDFC虛擬幣,并聲稱能獲得“上不封頂的三倍收益”,甚至承諾公司將來在納斯達克或香港上市后,積分可轉為股權,享受分紅。
為增強可信度,吳某等人還虛構公司背景,稱GDFC幣由新加坡某知名公司發(fā)行,星某公司已獲得使用權。張先生信以為真,先后投入198萬元購買GDFC幣。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陷入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虛擬幣價格暴跌后另起爐灶繼續(xù)炒作
2021年年中,GDFC幣價格暴跌至幾近歸零。眼見資金鏈即將斷裂,吳某等人又推出所謂“GM融合”項目,聲稱可將GDFC幣轉換為ME虛擬幣,并組織人員人為炒高ME幣價格,制造“幣值回升”的假象,誘使受害人繼續(xù)投入資金。張先生在該項目中再次損失約40萬元。
類似遭遇的受害者不止張先生一人。公安機關陸續(xù)接到多起報案,涉案虛擬幣均無法兌付,投資者血本無歸。2024年4月18日,閔行區(qū)檢察院以詐騙罪對被告人吳某批準逮捕。
“虛擬幣、元宇宙不是詐騙的‘護身符’,再隱蔽的包裝也掩蓋不了資金的真實流向?!背修k檢察官表示,案件辦理中,團隊通過梳理上千條電子證據,追蹤復雜資金鏈路,最終鎖定贓款流向吳某等人控制的個人賬戶的關鍵證據。經審計,吳某等人共騙取資金3500余萬元。
穿透式打擊顯成效
針對案件涉及虛擬幣、元宇宙等新概念,承辦檢察官從案件中挖掘細節(jié),引導公安機關穿透資金賬戶,查明資金來源和去向,固定電子數據,充分運用專業(yè)機構出具分析報告,查明涉案虛擬幣系涉案人員自行發(fā)行、不具有實際價值的“空氣幣”,所謂“新加坡科創(chuàng)鏈授權”“上市兌股權” 全是虛構。
檢察官在辦案中發(fā)現(xiàn),吳某利用虛擬幣的匿名性和洗錢屬性,通過多次資金倒手、轉換積分與虛擬幣等方式,刻意躲避資金流穿透,并持續(xù)炒作ME幣價格,繼續(xù)“兩頭騙”。承辦檢察官圍繞收集調取被害人陳述、對被害人損失、涉案錢款流向開展審計等進行補充偵查,進一步明確了涉案虛擬幣的交易流程和盈利模式,最終認定吳某的行為構成詐騙罪。
2025年2月14日,閔行區(qū)檢察院以詐騙罪對吳某提起公訴。法院經審理,作出上述判決。
來源 | 新民晚報
作者 | 趙菊玲 通訊員 楊瑩瑩 李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