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正在面臨或者將要處理交通事故、征地拆遷、刑事辯護、房產糾紛、婚姻繼承、合同糾紛等糾紛,可提前掃碼預約安排律師面對面免費咨詢!
▇掃碼預約免費咨詢
“警察突然上門帶走丈夫,說涉嫌詐騙,我該怎么辦?”
2024 年,江蘇蘇州的王女士遭遇了人生中最慌亂的一天。丈夫李某因與合作方的經濟糾紛,被警方以 “涉嫌合同詐騙罪” 刑事拘留,家屬只收到一張拘留通知書,既不知道案件細節(jié),也見不到人。
慌亂中,王女士聽人說 “先找關系托人”,差點給所謂的 “能幫忙撈人” 的中間人轉了 10 萬元。幸好朋友提醒她 “先找專業(yè)刑辯律師”,她才緊急委托律師介入。最終,律師在偵查階段發(fā)現(xiàn),李某與合作方的糾紛實為民事合同爭議,不存在非法占有目的,提交法律意見后,警方 37 天內就對李某作出了不起訴決定。
反觀 2023 年浙江杭州的一起案件:張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拘留,家屬遲遲不請律師,等到案件移送檢察院才委托。此時張某已在訊問中作出不利于自己的供述,關鍵證據也未及時固定,雖最終被判緩刑,但前期多關押了 3 個月。
這兩起真實案例的對比,道出了刑案中律師介入的關鍵 —— 家人被帶走后,不是 “托關系”“等消息”,而是要抓住律師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三階段的 “救命操作”,才能最大程度維護權益。
免費咨詢律師
偵查階段(拘留至逮捕,黃金 37 天)
律師能做的 3 件 “保命事”
偵查階段是刑案的 “生死線”,超過 80% 的不起訴、取保候審案件,都在這一階段實現(xiàn)。
江蘇蘇州李某案的轉機,就源于律師在 37 天內的關鍵操作。
會見當事人:打破 “信息孤島”,避免錯供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九條,律師持執(zhí)業(yè)證、律所證明等材料,可直接會見被拘留的當事人,無需辦案機關批準。李某被拘留后,律師 3 天內就會見了他,發(fā)現(xiàn)李某因緊張,在訊問中誤承認 “收到貨款后未發(fā)貨”,實則是合作方未提供合格原料導致無法履約。律師及時指導李某梳理證據鏈條,避免了后續(xù)錯供。
而未請律師的家屬,只能通過辦案機關的 “只言片語” 了解案情,甚至可能因當事人不懂法律,作出加重罪責的供述。
中國裁判文書網 2024 年公布的一起盜竊案顯示,當事人因無人指導,誤將 “借用” 說成 “占有”,直接影響了案件定性。
提交法律意見:阻止 “錯誤逮捕”
拘留后 37 天內,檢察院會審查是否批準逮捕,這是律師阻止 “批捕” 的最佳時機。蘇州李某案中,律師調取了雙方的合同、原料檢測報告、溝通記錄等證據,向檢察院提交《不予批準逮捕法律意見書》,明確指出 “本案屬民事合同糾紛,無非法占有目的,不符合詐騙罪構成要件”。最終檢察院采納意見,作出不批捕決定,李某被釋放。
根據最高檢數(shù)據,2024 年全國檢察機關不批捕率達 23.5%,其中律師提交法律意見的案件占比超 60%。這意味著,專業(yè)的法律意見能直接改變案件走向。
申請取保候審:爭取 “先出來”
若當事人不符合逮捕條件,或情節(jié)較輕,律師可申請取保候審(俗稱 “保釋”)。2023 年廣東深圳的一起非法經營案中,律師發(fā)現(xiàn)當事人只是普通員工,未參與核心決策,且有年幼子女需撫養(yǎng),提交取保候審申請后,警方 7 天內就同意取保,當事人在案件審結前一直處于自由狀態(tài)。
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審并非 “沒事了”,而是變更強制措施,律師會同步指導當事人遵守取保規(guī)定,避免因違規(guī)被重新關押。
免費咨詢律師
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階段)
律師的 “證據反擊戰(zhàn)”
案件移送檢察院后,意味著偵查終結,進入 “是否起訴” 的審查階段。這一階段律師的核心任務是 “挑證據毛病”,推動不起訴或降低指控。
閱卷:摸清 “控方底牌”
根據法律規(guī)定,律師可到檢察院查閱、復制全部案卷材料,包括訊問筆錄、證據清單、鑒定意見等。
2024 年北京某詐騙案中,律師閱卷時發(fā)現(xiàn),控方指控當事人 “騙取 100 萬元” 的證據中,關鍵轉賬記錄顯示 “款項用于合作項目”,而非個人揮霍,這一細節(jié)成為后續(xù)辯護的核心。
閱卷后,律師會梳理證據漏洞,比如證據是否合法(如訊問時是否有刑訊逼供)、證據是否充分(如是否有直接證據證明犯罪)、罪名是否準確(如是否混淆民事糾紛與刑事犯罪)。
提交不起訴意見:推動 “案件終結”
若證據不足或情節(jié)顯著輕微,律師會向檢察院提交《不起訴法律意見書》。
2023 年浙江寧波的一起職務侵占案中,律師發(fā)現(xiàn)當事人侵占的 20 萬元已全部退還,且獲得被害單位諒解,同時案件存在證據瑕疵(部分證言矛盾),最終推動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當事人未留下案底。
根據最高檢數(shù)據,2024 年全國不起訴率達 12.8%,其中 “證據不足不起訴” 和 “情節(jié)輕微不起訴” 占比超 80%,這兩類案件均需律師深度介入才能實現(xiàn)。
協(xié)商認罪認罰:爭取 “輕量刑”
若案件確實存在犯罪事實,律師會與檢察院協(xié)商 “認罪認罰從寬”,爭取更低的量刑建議。
2024 年上海某盜竊案中,當事人盜竊金額 3 萬元,律師與檢察院溝通后,當事人認罪認罰,檢察院建議量刑 “有期徒刑 6 個月,緩刑 1 年”,法院最終采納該建議,當事人未實際服刑。
需要強調的是,認罪認罰并非 “盲目認”,律師會先評估證據,確保不存在 “冤認”,同時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幅度的從寬。
免費咨詢律師
審判階段(法院階段,3-6 個月)
律師的 “最后辯護防線”
案件進入法院后,律師的核心是在法庭上 “據理力爭”,為當事人爭取無罪、罪輕判決。
庭審質證:打垮 “非法證據”
庭審中,律師會對控方證據進行質證,指出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關聯(lián)性問題。
2023 年四川成都的一起毒品案中,律師發(fā)現(xiàn)控方提交的 “毒品鑒定意見” 未注明鑒定機構資質,當庭提出異議,法院最終排除該證據,因其他證據不足,當事人被判無罪。
常見的質證點包括:訊問筆錄是否有當事人簽名、物證是否有提取筆錄、證人是否出庭作證等。只要證據存在瑕疵,律師就能通過質證削弱控方說服力。
法庭辯論:講清 “辯護觀點”
辯論階段,律師會結合證據和法律,闡述辯護意見。
2024 年山東濟南的一起詐騙案中,律師提出 “當事人主觀上無非法占有目的,只是經營失敗導致無法還款,屬民事糾紛”,同時提交了當事人的經營記錄、還款計劃等證據,最終法院采納意見,將罪名變更為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量刑從 “3 年以上” 降至 “1 年 6 個月”。
提交辯護詞:固化 “辯護成果”
庭審后,律師會提交書面辯護詞,系統(tǒng)梳理辯護觀點和證據,供法官裁判參考。
2023 年湖北武漢的一起故意傷害案中,律師在辯護詞中詳細論證 “當事人屬正當防衛(wèi)”,并附上監(jiān)控錄像截圖、證人證言等,最終法院認定正當防衛(wèi),當事人被判無罪。
免費咨詢律師
家屬必知:3 個 “避坑指南”
別信 “關系能撈人”
所有聲稱 “花錢能搞定辦案機關” 的都是騙局,2024 年全國公安機關破獲多起 “幫撈人” 詐騙案,家屬不僅沒救出人,還損失錢財。
正確做法是第一時間委托正規(guī)律所的刑辯律師。
別等 “案件到法院再請律師”
刑案是 “逆向推進”,越往后證據越固定,辯護空間越小。
數(shù)據顯示,偵查階段委托律師的案件,不起訴率是審判階段委托的 3 倍。
別向當事人 “傳遞串供信息”
部分家屬會見時(若允許)會說 “別承認”“跟某某串好口供”,這可能構成 “妨害作證罪”,2023 年廣東珠海就有家屬因串供被判刑 6 個月。
正確做法是讓律師主導溝通,家屬只傳遞生活關心。
總結
從蘇州李某 37 天被釋放,到北京當事人因證據不足被判無罪,這些真實案例都證明:刑案中,律師不是 “可有可無”,而是 “救命稻草”。
家人被帶走后,最該做的不是慌亂,而是在 24 小時內聯(lián)系專業(yè)刑辯律師,抓住偵查、審查起訴、審判三階段的關鍵時機—— 畢竟,法律不保護 “不懂法” 的人,更不等待 “拖延的人”。
高勝率律師限時免費咨詢??!
▇掃碼預約免費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