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jīng)入秋,還是容易胃口不佳,但仍然有一些菜能夠喚起食欲,成為主食的最佳拍檔。酸爽脆韌的酸豆角,切成碎末過油后,適合搭配柔滑的米粉;油亮噴香的豆角燜面,充當(dāng)“綠色蔬菜”的豆角可以減輕碳水吃多了的負罪感;和排骨、土豆一起燉的油豆角鮮嫩咸香,和大米飯一拌,幾乎不用嚼就能下肚……
豆角炒肉丨圖蟲創(chuàng)意
不過,各地小伙伴說起“豆角”時,會發(fā)現(xiàn)好像所說的完全不一樣。有人堅持豆角是寬寬扁扁、豆粒鼓鼓的、豆莢有綠、白、紫多種顏色,也有的表示細細長長、像一根根繩子的豆角才是正統(tǒng),還有的振臂一呼:“那些都是異端!豆角是圓柱形、小豆粒的!”連作家里最懂吃的、美食家里最會寫的汪曾祺先生都沒能分清不同的豆角。
不一樣的豆角丨Wikimedia / Paul Goyette
那么,究竟哪家才是真正的“豆角”?恐怕沒有標(biāo)準(zhǔn)答案,因為豆角是對食用豆莢的豆科蔬菜的統(tǒng)稱,而非特指某一類。
01
那些讓人分不清的
/ 扁豆、刀豆、四季豆、荷蘭豆 /
扁豆(Lablab purpureus)是豆科扁豆屬植物,被人類馴化的歷史非常悠久。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有扁豆栽培,至今印度的扁豆種類也是最多的。約在魏晉時期傳入中國,當(dāng)時寫作“藊(biǎn)豆”。扁豆的種子有白、紅、棕、黑等顏色,但它們沿著豆脊處都有一條凸起的白色條紋,形彎如眉,因此也叫“蛾眉豆”,另外古人單獨將黑色的扁豆種子叫做“鵲豆”,因為黑白搭配像喜鵲羽毛。
各種顏色的扁豆種子丨圖蟲創(chuàng)意
而東北則對扁豆取了形象的俗名:“老母豬耳朵豆角”,短且寬的豆莢的確神似。
扁豆丨圖蟲創(chuàng)意
扁豆植株有攀援的特點,且不需要過多照料,一個夏天都能源源不斷地結(jié)出豆莢。古代描寫田園生活的詩句里,常見“豆棚瓜架”之語,寫的就是農(nóng)家搭棚架種扁豆的場景。紫花扁豆和白花扁豆是我國最常見的栽培種,花色與豆莢色也有所關(guān)聯(lián),紫花扁豆的豆莢微帶紫色。
帶紫邊的扁豆莢丨Wikimedia / Forest and Kim Starr
扁豆的家常烹飪通常較為樸實,去掉豆莢兩邊的硬絲后,或是直接掰斷了清炒,或是加五花肉一起燉,加醬或是醬油最妙。如果肯花時間將扁豆切成絲炒,更為入味,口感也更好。還可以將扁豆切段,稍稍炒過后,加肉丁、豬油一起燜米飯,能夠讓食客的飯量至少提升一倍。孫犁先生寫過一種京津冀一帶的特色食物“扁豆魚”,將扁豆先蒸過,再裹上雞蛋面糊,下油鍋煎熟,形如一條條小魚,口感可以與葷菜亂真。
扁豆炒肉丨豆果美食網(wǎng)網(wǎng)友周小白m
在做扁豆菜肴的時候,絕不能為了追求脆爽的口感,在鍋里翻幾下就上桌。因為扁豆中含有皂甙成分,未做熟的話容易造成中毒,出現(xiàn)嘔吐、呼吸困難等癥狀。北方人做扁豆的時候習(xí)慣加大蒜,雖然美其名曰“解毒”,但其實有效的辦法還是將它完全煮熟煮透。
紅燒扁豆丨圖蟲創(chuàng)意
提起扁豆這個名字就不得不說扁豆?fàn)F面。但是,我們現(xiàn)在通常在飯店里吃到的“扁豆?fàn)F面”,豆角大多是圓柱形,那其實就不是上文介紹的扁豆,而是四季豆!
扁豆?fàn)F面里用的是四季豆丨圖蟲創(chuàng)意
四季豆
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 L.)為豆科菜豆屬,是各地最常見的“豆角”,也叫菜豆,一般來說,用來做菜吃的豆莢俗名“四季豆”,作糧食的種籽叫“蕓豆”,但在大連,人們把它的豆莢也叫作蕓豆。
四季豆起源于美洲,至遲在明代中期已傳入中國,但在文獻里經(jīng)常和本土已有的扁豆、刀豆混為一談。
“豆莢雙生”是分辨四季豆的一個重要特點,通常兩兩相對長在枝條上。
四季豆是成對長在枝頭丨圖蟲創(chuàng)意
現(xiàn)在全世界有130多種食莢菜豆,顏色、大小、形狀都相當(dāng)豐富。
多種樣子的四季豆豆莢丨Wikimedia / Christopher Franz
汪曾祺提到的“豆角如小圓棍”,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四季豆外形。四季豆肉質(zhì)致密,需要較長時間烹飪才能入味,所以產(chǎn)生了“四季豆油鹽不進”的俗語。
四季豆丨圖蟲創(chuàng)意
它的吸油效果極佳,干煸四季豆、豆角燜面(也叫扁豆?fàn)F面)、欖菜肉末炒四季豆都充分利用了這種特性,吸足油脂后滋味濃郁,口感軟嫩。
干煸四季豆丨圖蟲創(chuàng)意
但貴州菜里的“素瓜豆”卻劍走偏鋒,白水將掰斷的四季豆、壓成塊的小南瓜等蔬菜煮熟,不加任何佐料,煮好后蘸著糊辣椒蘸水,吃的就是這股清新自然的味兒。
德國菜中有一道菜和東北亂燉很像,直譯為“威斯特伐利亞盲雞”,不過這道菜里沒有雞肉,主要是四季豆、土豆、胡蘿卜和香腸、豬肉,得名的原因來自于一句諺語“瞎眼的母雞也能找到吃的”,類似于中國諺語“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意思是任何人都能在這道燉菜中找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這道德國“亂燉”丨wikipedia / Raimond Spekking
東北大燉菜的“C位”油豆角是四季豆最著名的軟莢變種之一,豆莢纖維較少,外形較扁,也有的豆子較鼓,很容易被誤認為大身材的扁豆,但它有一種獨特的油潤口感。在東北的市場上,可以像對暗號一樣找到不同品種的油豆角:“黃金勾”、“一點紅”、“家雀蛋”、“兔子翻白眼”……
這種油豆角就是“一點紅”丨圖蟲創(chuàng)意
黃金勾丨拍攝 瑤華
注意,吃四季豆時,同樣需要徹底燒熟,因為豆莢中含皂甙和紅細胞凝集素,有中毒風(fēng)險。而且如果不用沸水僅用較熱的水汆燙,紅細胞凝集素還會不減反增。
刀豆:好一把大刀!
長三角地區(qū)菜市場上,四季豆有時也被叫做“刀豆”。
在浙江見到的刀豆土豆,其實是四季豆丨圖蟲創(chuàng)意
但其實真正的“刀豆”另有其豆,它是豆科刀豆屬,豆莢外形和四季豆有一定相似度,但更寬、更長,體積幾乎是普通四季豆的兩倍,有著隱隱的棱角,形如大刀,也有點像皂莢,英語里叫“Sword bean”。
刀豆丨圖蟲創(chuàng)意
刀豆在我國栽培時間較早,主要見于長江以南地區(qū)?!队详栯s俎》稱之為“挾劍豆”。刀豆耐干旱,能在貧瘠的土壤中生長,發(fā)達的根系令它具有保護水土防流失的作用。
刀豆的豆莢肉質(zhì)偏韌,不像四季豆那樣嫩腴,做成炒菜在口感上略有遜色。湖南習(xí)慣將刀豆切小片和剁椒同腌,紅綠相間、脆中帶嫩,或是泡制成酸刀豆,倒是更適合下飯佐粥的做法。
腌刀豆丨豆果美食網(wǎng)網(wǎng)友Peaceminusone曅
荷蘭豆
餐桌上的“豆角家族”里,還時??梢娨环N顏色碧綠、嚼起來脆脆的“荷蘭豆”,扁平程度和扁豆略微相似,炒之前也要撕掉兩邊的筋,但比扁豆要窄,豆粒格外細小。這種豆角并不是來自荷蘭的扁豆或是四季豆,而是歐洲培育的豆粒高度退化的食莢豌豆,在清代傳入我國,得到“角粒脆嫩,清香可餐”的贊譽。
荷蘭豆丨圖蟲創(chuàng)意
荷蘭豆的質(zhì)地并不適合燉煮,通常的烹飪方式都是油鍋快炒。荷蘭豆常見的搭檔是臘肉、臘腸、蝦仁等與之口感類似的配菜,也有時與胡蘿卜一同素炒,紅綠顏色對比鮮明。閩南傳統(tǒng)春卷里,裹在薄餅中的餡料除了肉絲、海蠣、豆干,還有各種切絲蔬菜,荷蘭豆必不可少,讓春卷吃起來層次更加豐富。
荷蘭豆炒肉丨圖蟲創(chuàng)意
02
分辨友好型
/ 豇豆、四棱豆 /
豇豆:錦帶千條結(jié),銀刀一寸齊
豇(jiāng)豆(Vigna unguiculata)為豆科豇豆屬植物,與之同屬的還有綠豆、小豆等。部分南方地區(qū)將豇豆讀成“gang豆”。
豇豆丨圖蟲創(chuàng)意
豇豆最早起源于非洲,尼日利亞是豇豆物種的多樣性中心,至今它仍是非洲、亞洲、中南美洲熱帶和亞熱帶、溫帶地區(qū)的重要作物。 豇豆傳入中國時間也較久,我國栽培的豇豆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吃豆為主,豇豆種子蛋白質(zhì)含量達25%,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豆沙餡通常以豇豆制作;另一類以吃嫩豆莢為主,學(xué)名長豇豆。
豇豆丨圖蟲創(chuàng)意
豇豆是一種看似平平無奇但相當(dāng)百搭的食材,細長的外形也特別方便加工。普通的清炒自不必說,切碎攤蛋餅也是一道快手好菜。將豇豆焯水剁碎,和肉餡充分攪合,非常適合包餃子、包子,一口咬開,嫩綠的豇豆末已經(jīng)和肉合為一體,吃起來的口感不像純?nèi)饽敲磫握{(diào)。
用豇豆調(diào)肉餡丨圖蟲創(chuàng)意
四川有將豇豆和主食“混搭”的做法,把比較老的豇豆切段,和大米一起煮成稀飯,豆莢和豆粒都變得軟軟面面的,又增加了米湯的香氣。北京人的夏天離不開芝麻醬,豇豆煮熟過涼水,切成一小截一小截,加芝麻醬一拌就是一盤省事又好吃的小涼菜。豇豆和長茄子條或是土豆條一起搭配,濃油赤醬燒出來,就是一道米飯刺客。
燒豇豆茄子丨圖蟲創(chuàng)意
夏天吃不完的豇豆,可以曬干保存,冬天泡發(fā)后和帶肥的肉一起紅燒,吸飽了油脂的干豇豆頗有嚼勁。
干豇豆紅燒肉丨圖蟲創(chuàng)意
豇豆也能入泡菜壇發(fā)酵,從鮮綠變得暗黃,乳酸菌的作用使它的味道更為豐富,既可以直接拿來下白粥,也能切碎了變身為螺螄粉、湖南米粉的靈魂配菜。
豇豆酸菜丨圖蟲創(chuàng)意
還可以在尚未完全褪去綠色時,做成“爛肉豇豆”:豇豆和肉分別切成大小差不多的碎丁,炒好后特別適合滿滿舀幾勺,趁熱澆在米飯上,大快朵頤——但要小心里面潛伏的辣椒皮和花椒粒兒。酸豇豆炒雞雜、鴨胗也是西南常見的下飯菜,充分發(fā)揮了它的解膩效果。
豇豆炒肉末丨圖蟲創(chuàng)意
四棱豆:我和楊桃沒有關(guān)系!
近年來豆角菜中還增加了一個外形獨特的成員,它就是豆科四棱豆屬植物四棱豆,又名四角豆,橫截面很像字母“X”,有棱有角的外形又容易讓人想起熱帶水果楊桃,所以別名“楊桃豆”。
四棱豆丨Wikipedia / STRONGlk7
四棱豆主要分布于南亞、東南亞、西非和太平洋西部地區(qū),目前我國主要在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南方省份種植。四棱豆是短日照植物,如果白晝長度超過12小時就不會開花,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向北引種。除此之外,這種作物幾乎是無懈可擊的,它的葉片、花、豆莢、種子乃至塊根都能食用,營養(yǎng)也很豐富,葉子吃起來像菠菜,成熟的種子可以炒熟磨碎做飲料,充當(dāng)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塊根的蛋白質(zhì)含量比土豆高。一個物種就像一個超級市場。
熗炒四棱豆丨圖蟲創(chuàng)意
海南通常的吃法是將四棱豆豆莢切段,和蒜蓉清炒,口感清脆,豆莢有微微的澀味。四棱豆還可以和眼睛螺等小海鮮搭配,中和海產(chǎn)品特有的腥味,兩種鮮香相得益彰。
四棱豆拌核桃仁丨圖蟲創(chuàng)意
所以,你最喜歡吃哪一種豆角呢?
所長再啰嗦一句,扁豆、四季豆、油豆角都有中毒風(fēng)險,一定一定要熟透了再吃哦!
作 者 名 片
本文來自吃貨研究所,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歡迎轉(zhuǎn)發(fā)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