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夏天,臺北特務機關辦公室內氣氛凝重。蔣經(jīng)國審閱著四份標有“絕密”字樣的文件,眉頭越鎖越緊。這些號稱來自“中共中央內部”的情報,內容漏洞百出:一份文件將已調整的糧食政策誤作新動向,另一份虛構了根本不存在的華北經(jīng)濟會議,甚至出現(xiàn)“毛主席與陳毅討論豬肉供應”的荒誕表述。蔣經(jīng)國最終將文件摔在桌上,聲音發(fā)顫:“這種東西,連街頭小報都不如!”一場持續(xù)十余年的情報騙局,就此揭開。
1950年臺北馬場町,吳石,國民黨國防部的參謀次長,身份一暴露,就在刑場上了,臨走前留下一句詩,“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人沒了,事兒可沒完,臺灣那邊高層亂成一團,蔣經(jīng)國剛上手情報這塊,心里那火憋不住,非要重新搞一套對大陸的情報網(wǎng),自己上手,親自劃片,派特務下海,往沿海城市里鉆,“情報局特別處”就這么立起來了,專門干滲透,想得挺好,一干就撞墻,人剛進去就給逮了,好多人直接成了大陸的“假電臺”,安全部門的反間諜網(wǎng)一開動,臺灣的線人全成了大陸假情報的接收器。
錢花得跟流水一樣,《國史館》的資料里寫得清清楚楚,1950到1963年,情報經(jīng)費每年都占財政支出的快一個點,報表上卻啥也看不出來,特務一登陸就沒了影,還有的直接被策反,回頭傳的都是大陸設計好的東西,1963年那個“湘江計劃”,派人去柬埔寨,想動劉少奇,結果內線早就投了誠,整個行動就是個笑話,有些特務完不成任務,就躲在港澳的旅館里,剪《人民日報》,東拼西湊搞出點所謂的“中共中央文件”回去交差。
假情報堆成了山,臺灣高層的判斷就跑偏了,1962年,蔣介石天天看那些“大陸?zhàn)嚮摹薄懊裥牟环€(wěn)”的報告,真就動了心思,準備拉五千人的隊伍反攻,美國那邊不點頭,這事才算黃了,到了1963年,蔣經(jīng)國翻出來那四份錯漏百出的“絕密文件”,一查才發(fā)現(xiàn),整個情報系統(tǒng)早就爛到根了,順著線摸下去,文件竟然出自九龍一個夜總會服務員倪維樂之手,為了點獎金,拿著收音機和報紙瞎編,連公文格式都搞不清,把“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寫成了“總方針”,一看就是假的。
這事一捅出來,蔣經(jīng)國也頭大,真要嚴辦,整個系統(tǒng)都可能癱了,可要是不管,不就等于默許造假,最后只能是低調處理,換了幾個人,情報系統(tǒng)搞起了“專業(yè)化改革”,在石牌研究所訓練新人,效果也就那樣,這邊正忙著內部整頓,那邊中共的潛伏人員陳利華,頂著個“國軍上?!钡纳矸菥驮谑Y經(jīng)國身邊轉悠,一直潛伏到1981年才被發(fā)現(xiàn)。
吳石犧牲十三年,這場情報風波,把冷戰(zhàn)那會兩岸情報戰(zhàn)的里子全掀開了,臺灣那邊為了完成“反攻”的指標,整個系統(tǒng)都在造假,大陸的反間諜機制密不透風,潛伏的人員信念又硬,信息壁壘高高筑起,蔣經(jīng)國自己日記里都寫,“情報若失真,戰(zhàn)爭永無勝算”,吳石生前的座右銘是,“忠誠無聲,信念無價”,那些剪報紙糊弄事的特務哪能比,歷史就是這樣,靠騙的東西,早晚要露餡,只有真實和忠誠,才能站得住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