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校門前的平安守望
□ 本報記者 楊傲多
10月10日早晨七點半,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qū)東坡北一路,泡桐樹小學西區(qū)分校A區(qū)門口漸漸熱鬧起來。紅色警戒線準時拉起,分隔出學生家長的步行區(qū)與機動車道。人群中,李女士已站在校門口——這是她作為家長志愿者參與“護學崗”的第八年。
“劉校長早!”孩子們陸續(xù)到校,劉校長一邊回應,一邊關注著周圍情況。“A區(qū)75個班,B區(qū)54個班,兩個校區(qū)共6600多名學生。每個孩子背后是兩到四位家長,全區(qū)近一半人口與學校相關,我們的責任很重?!眲⑿iL對前來采訪的《法治日報》記者說。
這份責任,李女士感同身受。她望著校門口那棵粗了一圈的梧桐樹,畫面浮現(xiàn)在眼前:老大從這里畢業(yè),老二已上五年級。梧桐樹年輪增長,教學樓外墻翻新,不變的是每個上學日早晨七點半到八點半之間,校門口流動的秩序與溫暖。
2018年A區(qū)剛啟用時,校門口車輛亂停、電動車穿行,孩子在車流中穿行,安全堪憂。李女士那時就想:“能做點什么讓這里更安全?”
轉機很快出現(xiàn)。在公安、教育等多部門指導與支持下,學校建立起“護學崗”制度。交警、治保人員、社區(qū)工作者和家長志愿者等組建了“護學崗”隊伍,于上下學時段專人值守,協(xié)同維持秩序。李女士第一時間報名,一堅持就是八年。
“李姐,今天下雨,多注意?!贝骷t袖標的鐘老師走過來提醒道。他是學校派駐校門口的“安全員”,負責協(xié)調(diào)校門口的安全事務。
一名小男孩走來:“老師,我今天參加比賽!”
“真棒!媽媽呢?”
“她把車停路口了,讓我自己走過來,說有老師在,很安全。”
鐘老師牽起他的手,交給幾步外的保安王隊長,孩子順利入校。
“這周我值早班,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安保設備,包括一鍵報警系統(tǒng)——希望永遠用不上。”王隊長微笑著說,“我在這兒八年了,每天看著孩子們平安進出校門,感覺特別好?!?/p>
路口中央,交警小王手勢利落:“轎車即停即走,不要逗留!”“電動車請走非機動車道!”幾年前,這里沒有臨時停車區(qū),接送車輛隨意??浚е抡麠l路堵塞。經(jīng)學校與交警部門多次溝通,制定了上下學時段臨時停車方案,設即停即走區(qū),交通秩序顯著改善。
治安巡邏摩托車也準時出現(xiàn),隊員下車沿校門巡視,排查隱患……不同崗位的守護者,在晨光中織就一張無形的安全網(wǎng)。
“我親身體會到,‘一校一崗’不只是一項制度,更是許多人用心構建的守護體系。”李女士感慨,“參與其中,和僅僅被保護,感受完全不同,這份參與感和成就感無可替代。”
八年來,她見證了“一校一崗”從僅有交警偶爾指揮,發(fā)展為家校社多方聯(lián)動;從簡單疏導交通,拓展至全方位守護;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排查隱患。
更讓李女士欣慰的是家長意識的轉變:隨意停車少了,即停即走多了;橫穿馬路少了,走人行道多了;搶行爭道少了,主動禮讓多了?!坝行颉⒂幸?guī)則,才有真正的安全。”
八點半,上課鈴即將響起,校門口漸歸寧靜。一位騎電動滑板車的家長正要離開,被交警小王攔下耐心勸導;鐘老師走來,與交警小王握手互道“辛苦”;李女士整理好志愿者馬甲,準備下午再次集結。
“下午見!”簡單的告別,承載的是日復一日的責任。
記者了解到,青羊區(qū)自2019年試點“護學崗”以來,持續(xù)聯(lián)合區(qū)文明辦、區(qū)道安辦及交警四分局推進文明交通宣傳與治堵。2023年,根據(jù)全區(qū)秋季開學交通安全提升要求,進一步健全護學隊伍。目前,全區(qū)177所學校設177個護學崗,每日投入警力、綜治隊員302人,網(wǎng)格員、教師、社區(qū)及家長志愿者600余人?!白o學崗”設立以來,全區(qū)校園周邊安全事故實現(xiàn)零發(fā)生。
雨滴落在老梧桐樹上,枝葉輕搖,與校門口的監(jiān)控攝像頭一同見證著多年如一日的守護。每一個清晨,孩子平安入校;每一個黃昏,他們快樂歸家——這正是李女士和所有守護者最大的自豪。
漫畫/高岳(楊傲多)
(法治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