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官媒報道了一則新聞:
中國的一個游客在泰國旅游時,因為不買東西被導(dǎo)游威脅,“不買東西我讓你回不了國?!?/p>
先看視頻,感受一下這貨的囂張氣焰。
這個身穿紫色T恤的就是導(dǎo)游,他不停地以手指指向不買東西的那個游客,旁邊還有個大哥一直在勸架:
“我現(xiàn)在告訴你,這個大哥勸我,這口氣我忍了,一會到免稅店你堅決上不了車,我告訴你,今天晚上我就讓你上不了車,我告訴你,今天晚上我就讓你回不了中國?!?/p>
看到有人拍視頻,他還怒氣沖沖地讓人將拍的視頻刪了。
這不就是典型的沒掙到錢,惱羞成怒的惡毒嘴臉嘛。
最可氣的是,這個導(dǎo)游還是中國人,這真是自己人坑自己人吶。
看到這個新聞,我不解的是:
在王星事件發(fā)生后,為啥還有國人愿意去泰國或者緬甸這類不安全的東南亞小國旅游呢?
去年王星被坑到緬甸,短短的幾天,從一個自信大氣的明星變成了一個被剃光了頭發(fā),眼睛里時刻透露著惶恐的小可憐。
如果不是女友反應(yīng)及時,他又是明星,得到很多人的聲援,能不能回國還是另一說呢?
王星事件后,泰國官員,還說什么,泰國很安全,歡迎大家來旅游。
笑死個人了!
抖音有個爆梗,不知道大家知道嗎?
“這里是緬甸北部,我生長的地方。歡迎來到我的世界,嬌貴的小公主?!?/p>
言外之意是:套已設(shè)好,就等你了。
去了等著你的可不是啥歲月靜好,而是花式毒打、虐待,這還是輕的嘞,一不小心命都沒了。
言歸正傳,別看泰國官方嘴硬如斯,實際上,去泰國旅游的人數(shù)還是減少了許多。
2025年迄今外國游客到訪人數(shù)為1718萬,同比下降5.09%,收入自然也是銳減。
泰國還是很急的,有個朋友在泰國做旅游相關(guān)行業(yè)的,據(jù)他說,上半年泰國還不太急,因為歐美游客的數(shù)量增長了不少。
當(dāng)時,泰國旅游官方還得意洋洋的發(fā)了新聞,說什么歐美游客增長多少,中國游客也沒怎么下降。
結(jié)果,等上半年的經(jīng)濟數(shù)據(jù)出來后,泰國可傻眼了。
歐美旅客大部分是背包客和老白男,窮的一筆,到了泰國住青旅,海邊一瓶啤酒舔一天,口技練的爐火純青,但卻是窮游,根本不消費。
而印度游客大家都懂,就沖著搞活動來的,搞活動都非常摳門,必講價還想以單人價組團搞,什么景點、潛水、購物等高消費毫無興趣。
哪像咱們中國游客,中國游客往往拖家?guī)Э?,一去就是一家人,本著來都來了的古老?xí)慣,吃好喝好住好,攢幾年的錢全砸在出國旅游上。
你別看中國大媽搶龍蝦形象差,人家大媽買乳膠床墊幾萬塊眼睛都不眨一下。
中國游客一個人的消費,能頂3-4個其他國家的游客,這不是有錢沒錢的問題,而是人性的差異。
經(jīng)濟上不來,泰國能不急?
不過急也沒啥用,旅游雖然好玩,但跟生命來比,孰重孰輕想必是個人都分得清。
旅游安全問題,涉及個人的生命,旅人還是得自己多操心,像那些組團旅游價格比較低的,能不選盡量別選,實在想去也得問清楚里面有沒有隱形消費,了解不清,很可能被坑的褲衩子都不剩。
說完這個,還有個話題,不知當(dāng)不當(dāng)講,因為實在不想批評自己的同胞,但又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某些中國人為啥老愛坑自己人呢?想不明白。
之前就有朋友說泰國雖然不如想象的那好,但也沒有那么差。危險的很多是某些國人,很多在國外被騙的都是被自己的同胞坑的。
這話雖沒做過調(diào)查,但應(yīng)該還是有一半的可信率的。
我想了又想,都無法對自己的這個疑問做出特別貼切的回答,朋友們誰有好的答案發(fā)給我瞅瞅唄,評論區(qū)打出來或者私信都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