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老兩口有2畝地,倆兒子成家后各添倆娃,一家十口人還靠這點地過活,人均半畝都不到 —— 二輪土地延包了,新增人口的地咋解決?” 不少農村家庭都有這困惑,今天全國鄉(xiāng)村振興調研中心就結合政策和法律,說透無地少地農戶的訴求該咋處理,別讓 “人多地少” 拖了后腿。
第一點:先懂原則!“增人不增地” 是大框架,但有例外
按《農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央 “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 的指導意見,農村土地以家庭為單位承包,一般不隨家庭成員增減調整(就是常說的 “生不增、死不減”)。比如老兩口的地,不會因兒子、孫子出生就額外分地,這是為了穩(wěn)定承包關系。
但這不是 “一刀切”!要是像十口人只種 3 畝地這樣,人地矛盾特別突出,村集體有辦法解決,別覺得 “沒地就只能認了”。
第二點:有機動地?3 類地可分給無地少地農戶,得走這流程
要是村集體有機動地,按《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九條,這 3 類地能用來補分:
村集體依法收回的承包地(比如有人戶口遷出后退回的地);
新開墾的合法土地(比如整理荒坡、荒溝變成的耕地);
承包戶自愿交回的地(比如有人進城落戶后主動退的地)。
補分時要滿足兩個條件:① 經村集體全體成員同意(開村民會議投票);② 公平公開分配,優(yōu)先分給像 “十口人 3 畝地” 這樣人口新增多、人均地少的家庭。
第三點:沒機動地?別慌!3 個保障措施幫你渡難關
要是村集體沒多余地,按中央政策,會通過這 3 種方式幫無地少地農戶:
教技能:組織種植、養(yǎng)殖或務工培訓,比如教種經濟作物、學電工手藝,幫大家靠技能賺錢;
找工作:村里對接企業(yè)、合作社,推薦就業(yè)崗位,比如去附近的蔬菜大棚打工、進鄉(xiāng)鎮(zhèn)工廠上班;
保生活:對生活困難的家庭,落實低保、醫(yī)保等社會保障,不讓大家因沒地陷入困境。
最后提醒:有訴求別悶著,主動找村集體溝通
遇到 “人多地少” 的情況,別等著別人上門,要主動找村委會反映,說明家里的人口、土地情況和訴求。要是村集體沒及時處理,還能向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農業(yè)部門咨詢政策,督促村里按規(guī)定解決。
你家在二輪延包中遇到過缺地問題嗎?最后咋解決的?評論區(qū)聊聊,給其他老鄉(xiāng)支支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