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作者:村姑陳
茶界常說:“苦茶易得,甜茶難尋”。
這里的“甜”,從來不是糖精的齁膩,也不是蜂蜜的蜜甜。
而是白茶本身醞釀出的,能在口腔里留駐許久的鮮活的甜味。
在所有的品類里,白茶的甜是最特別的。
它不依賴繁復工藝的激發(fā),全憑陽光和時光的滋養(yǎng)。
將氨基酸、可溶性糖的滋味融進湯里。
喝起來清潤不燥,回甘持久。
就像讀一本耐品的書,初嘗時或許平淡。
細品后才發(fā)現(xiàn),那股甜里藏著自然的巧思。
懂茶的人常說“白茶存成寶”。
這寶的核心,恰是甜味隨歲月生長的奇妙變化。
與很多茶類靠揉捻激發(fā)香氣不同,白茶的制作只有“萎凋”與“干燥”兩步。
像給茶葉“曬太陽”般簡單,卻最大程度保留了鮮葉中的天然養(yǎng)分。
氨基酸帶來鮮爽,可溶性糖釋放清甜,果膠則讓茶湯變稠滑。
這些物質(zhì),便是白茶甜味的“源頭活水”。
新茶時,白茶的甜是“清新鮮活”的,像剛從樹上摘下的脆桃。
咬一口滿是汁水的甜,帶著草木的清新。
存放三五年后,可溶性糖慢慢轉(zhuǎn)化,甜味變得“醇厚溫潤”。
如同熬到膠質(zhì)滿溢的銀耳羹,滑過舌尖時不黏不膩,卻能留下淡淡的余甘。
若存夠3年,茶湯里會生出陳香和藥香。
甜味則沉淀為“甘醇綿長”,入口暖融融的。
從舌尖到喉頭都被浸潤,余韻繞口腔延綿不絕。
更難得的是,白茶的甜從不搶戲。
它不會一入口就填滿整個口腔,而是慢慢滲透。
茶湯咽下去后,舌尖泛起津液。
接著喉頭生出潤意,最后連呼吸都帶著淡淡的甜香。
白茶的甜也不是單調(diào)的甜,不同品類的白茶的甜是有所區(qū)別的。
白毫銀針:鮮甜。
若說白茶的甜里最具靈氣的,當屬白毫銀針。
以2024一級白毫銀針《思帝鄉(xiāng)》為例,采自初春的單芽。
芽頭肥壯飽滿,滿披細密的白毫,像被晨露打濕的銀絮。
光是看著,就透出一股清冽感。
也正因為如此,白毫銀針的甜,帶著初春獨有的鮮。
新采的白毫銀針,用100°沸水沖泡。
茶湯呈淺杏色,入口先聞到明顯的毫香。
類似曬干的蘆葦護花,混著陽光的氣息,接著便是清甜涌上。
甜而不濃,卻格外“鮮靈”。
過喉時還能嘗到淡淡的薄荷感,仿佛把初春清晨的露水喝進了嘴里。
放下茶杯不過片刻,舌尖就開始冒津葉。
從舌面到喉頭,都是潤潤的甜,連說話都帶著清爽氣息。
而存放多年的老銀針,甜味則換了一副模樣。
茶湯變成琥珀色,入口沒有新茶的清鮮,卻多了幾分“綿勁”。
像熬了數(shù)小時的米湯,稠滑地裹住舌尖。
甜味更醇厚,還帶著淡淡的棗香或藥香。
去年冬天我偶感風寒,喝了一泡七年的老銀針。
茶湯入喉的瞬間,暖意從胃里散開,連喉嚨的干澀都緩解了。
原來時光不僅讓銀針的甜變了味,還藏進了“治愈感”。
白牡丹:香甜。
如果說白毫銀針的甜是“清冽”,那白牡丹的甜便是“柔美”。
最近的心頭好是2024一級白牡丹《鵲橋仙》,香氣更加清雅秀美。
它采自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芽葉連枝。
沖泡后葉底舒展如綻放的牡丹,因此得名。
白牡丹的甜,最特別的是“香與甜的交融”。
花香裹著甜味,甜味托著花香,一口下去,像闖進了春日的花園。
剛泡好的白牡丹,茶湯里最先飄出的是洋槐花香.
清甜嬌俏,像小時候外婆做的槐花蜜,不齁不膩.
再細品,又能聞到淡淡的蘭香,溫柔雅致.
混著一絲煮熟的玉米須香,暖融融的。
待茶湯涼至室溫,毫香與竹葉香又悄悄冒出。
層次豐富得像一首短詩。
這些香氣最終都落在“甜”上。
花香入喉后,甜味慢慢在口腔里漫開。
像含了一顆低糖的花果蜜餞,甜得溫潤,還帶著自然的清新。
有次在江南的茶館喝白牡丹,窗外正下著小雨,雨打芭蕉的聲音混著茶香飄進來。
一口茶湯下肚,甜味從舌尖漫到心底,連雨聲都變得溫柔起來。
茶掌柜說:“白牡丹的甜,是給愿意慢下來的人喝的?!?/p>
它不張揚,卻能讓你在忙碌里停下腳。
現(xiàn)在想來,確實如此,這份甜里,藏著生活最柔軟的模樣。
壽眉:醇甜。
很多人初見壽眉,會覺得它不顯眼。
芽少葉多,還帶著不少茶梗。
可只要喝上一口,就會被它的甜打動。
壽眉的甜,首先要歸功于它的茶梗。
不少人覺得茶梗影響口感,其實它是茶樹的“養(yǎng)分通道”。
茶梗里面,甚至藏著比芽葉更豐富的可溶性糖和果膠。
再加上壽眉的生長期長,從春末到秋末都能采摘。
長時間的生長讓梗葉積累了更多養(yǎng)分,這才有了它“稠滑醇甜”的基礎。
2024年的有機秋壽眉《初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沖泡后的秋壽眉,茶湯呈橙黃色。
入口先是淡淡的藥香,緊接著便是醇厚的甜味裹住口腔。
像喝了一口熬得濃稠的米湯,滑滑的、暖暖的。
不刺激,卻格外“實在”。
這種甜沒有白毫銀針的清鮮,也沒有白牡丹的花香,卻多了幾分“煙火氣”。
喝完后回甘特別持久,舌面發(fā)黏,喉頭潤潤的,連打個嗝都帶著甜香。
喝一口,甜味里混著桂圓的暖,從胃里一直暖到腳尖。
冬天喝著暖,夏天喝著解膩,這甜里,藏著過日子的踏實。
《5》
喝茶多年,喝過不少濃醇、鮮爽的茶,且始終對白茶的甜有些執(zhí)念。
它不像紅茶的甜那樣濃烈,也不像巖茶的甜那樣銳利。
它是溫和的、鮮活的。
像山間的清泉,像田埂的野花,不刻意討好,卻能讓人記掛很久。
一杯白茶,一口甜潤。
品的不止是常說的本味,更是那些不疾不徐的美好。
這份甜,是自然的饋贈,也實際時光的禮物。
而這,恰恰是白茶之甜,是白茶最動人的地方。
原創(chuàng)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yè)原創(chuàng)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jīng)累計撰寫超過6000多篇原創(chuàng)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