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根據(jù)日前達成的加沙?;鸬谝浑A段協(xié)議,以色列原本應(yīng)該于15日重新開放加沙地帶南部的拉法口岸。然而14日,多名以色列官員表示,鑒于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未能按時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員遺體,以方?jīng)Q定暫停重新開放拉法口岸。
15日,圍繞口岸是否能如期開放,多家以色列媒體也是報道不一。與此同時,已有大批援助物資聚集在拉法口岸埃及一側(cè),等待進入加沙。
據(jù)多家以色列媒體14日援引以方官員的話說,以色列政府以哈馬斯未能按時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員遺體為由,決定暫停拉法口岸的重新開放。15日,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一度報道稱,鑒于哈馬斯14日夜間向以方移交了部分被扣押人員遺體,并計劃移交更多遺體,以色列方面決定按原計劃于當天重新開放拉法口岸。但稍晚時,《以色列時報》又援引以色列安全部門官員的話說,拉法口岸15日不會開放。
對此,包括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聯(lián)合國人道主義事務(wù)協(xié)調(diào)廳等多家國際機構(gòu)表示,鑒于加沙面臨嚴重饑荒,清理和重建需求極其迫切,必須確保所有入境口岸都能開放。
目前,已有大量裝載援助物資的卡車聚集在拉法口岸埃及一側(cè),等待進入加沙地帶。
拉法口岸:加沙民眾的“生命通道”
在本輪巴以沖突爆發(fā)前,加沙地帶主要有3個口岸用于人員流動和貨物運輸,分別是位于加沙地帶南部的拉法口岸、凱雷姆沙洛姆口岸和位于加沙北部的埃雷茲口岸。其中,凱雷姆沙洛姆口岸主要用于貨物通行,而拉法口岸和埃雷茲口岸還可用于人員流動。在這三個口岸中,凱雷姆沙洛姆和埃雷茲口岸的另一側(cè)均為以色列,一直受到以方的嚴格限制。而拉法口岸則與埃及接壤,在沖突爆發(fā)前,曾是加沙地帶唯一不由以色列控制、聯(lián)系外界的通道。沖突爆發(fā)后,絕大多數(shù)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都要在埃及集結(jié)后,通過拉法口岸進入加沙,因此該口岸也成為了200多萬加沙民眾的“生命通道”。
2024年5月初,以軍控制拉法口岸加沙地帶一側(cè),埃及方面隨后指出,以軍行動對援助人員和車輛構(gòu)成安全威脅,拒絕配合以方將物資從口岸埃方一側(cè)運入加沙地帶。今年1月,巴以達成臨時?;饏f(xié)議后,拉法口岸一度重新開放,但在3月底以軍向拉法發(fā)布“撤離令”后,口岸再次關(guān)閉。此后,從埃及一側(cè)進入的國際人道物資要繞經(jīng)凱雷姆沙洛姆口岸、接受以方檢查后才能進入加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