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上觀新聞)
當記者近日走進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馬勒《第八交響曲》(以下簡稱“馬八”)的磅礴氣場撲面而來——上海歌劇院合唱團90余位成員、馬林斯基劇院合唱團成員與上海愛樂少兒合唱團近百名孩子依次列隊,童聲方陣靜立在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后方,孩子們捏著譜角的指尖透著專注。
俄羅斯指揮大師捷杰耶夫舉起細柄指揮棒,手腕輕揚間,清澈童聲如晨露滴落,與成人合唱團的渾厚聲部纏繞,和聲在廳內(nèi)層層共振——這是第24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重磅演出“馬八”首場合排的畫面。這部備受矚目的“千人交響曲”10月15日晚正式上演,正因這群上海孩子的加入,讓本土力量與頂尖水準對話有了更鮮活的注腳。需要龐大合唱陣容與極高聲部配合度的“馬八”,最終能順利落地上海,與這座城市擁有深厚的合唱基礎和高水平合唱隊伍息息相關,“童聲合唱提供了關鍵支撐”。
對上海愛樂少兒合唱團的孩子們來說,這也是一次特別的經(jīng)歷——第一次和頂尖交響樂團合作,第一次站在這么大的舞臺上。上海愛樂少兒合唱團藝術總監(jiān)葉韻敏告訴記者:“這些孩子在這么小的年紀就能擁有這樣的機會,是人生里的榮耀,這份努力的記憶會陪他們很久?!倍鴮ι虾碚f,這群孩子的歌聲,正是本土文藝力量最樸實、也最動人的證明——藝術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它會走進普通孩子的生活,讓青春的力量在旋律里發(fā)光。
用最樸素的堅持啃下硬骨頭
昨晚的演出中,上海愛樂少兒合唱團的孩子們完成了“馬八”兩個樂章的演唱——18分鐘的拉丁文第一樂章與8分鐘的德文第二樂章。為保質(zhì)量,馬林斯基劇院首席合唱指揮康斯坦丁·雷洛夫提前一個月抵滬,被孩子們的高水平意外打動。“原定每天的排練時間,最終減半就完成了?!比~韻敏回憶,外國指揮沒想到孩子們早已將外文歌詞背熟,發(fā)聲也足夠純正。
這份從容源于暑假就開啟的“備戰(zhàn)”。10歲的高聲部成員夏一萌每天從上午10點練到傍晚,對著拉丁文歌詞“把每個字咬緊”,“多唱多唱多唱”是她的記詞秘訣。9歲半的中低聲部成員杜得瑜從足球夏令營回來時,離首次排練只剩一周半,從未接觸過德語的他每天抽1至2小時練唱?!叭~老師說要為中國爭光,必須認真練?!边@些7到15歲的孩子,用最樸素的堅持啃下了硬骨頭。
第一次和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合排時,孩子們一開始有點“懵”——樂團聲音太大,有的孩子下意識就把聲音放小了。葉韻敏跟他們說:“別怕,把平時練的勁兒拿出來,你們的聲音一點都不差,大膽唱!”慢慢地,孩子們找到了狀態(tài),聲音也越來越堅定。有的孩子年紀太小,現(xiàn)在還不能完全理解“馬八”的深層思想。“不過對目前階段的他們來說,只要能從唱歌里感受到音樂的美就夠了?!爆F(xiàn)在很多人走在路上,都會不自覺哼起“馬八”的段落,旋律已經(jīng)刻進了他們心里。
讓音樂滲入城市肌理
上海愛樂少兒合唱團在“馬八”中的亮眼表現(xiàn),并非孤例。在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的舞臺上,上海市黃浦區(qū)青少年藝術活動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團同樣參與了馬勒其他交響曲的演出,展現(xiàn)出本土童聲合唱的專業(yè)水準。孩子們動情歌唱的身影,正是上海合唱藝術生態(tài)的縮影。
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合唱專業(yè)委員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僅2024年1月至9月,上海近90家群眾合唱團就完成演出300余場,吸引觀眾近12萬人次。這片土壤上,既孕育了斬獲國際大獎的上海彩虹室內(nèi)合唱團,也成長著上海好小囡少兒合唱團等深耕童聲領域的團體;既有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藝術團這樣的“銀發(fā)合唱團”感動全國,也有黃浦區(qū)消防合唱團等行業(yè)團體唱響職業(yè)情懷。正如上海音協(xié)合唱專業(yè)委員會負責人所言:“合唱在上海早已不是小眾藝術,它是社區(qū)里的歡歌,是校園中的必修課,更是城市文化肌理的重要部分?!?/p>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馬八”演出中,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長號副教授朱瑋、長號手張宇航,以及上海愛樂樂團長笛聲部演奏家朱悅等本土樂手的加入,與孩子們的童聲形成呼應。當童聲與器樂、本土與國際在音樂廳里交融共振,不僅讓“千人交響曲”有了更真切的“上海特色”,更印證了這座藝術之城的底氣——真正的文化繁榮,既要有頂尖水準的對話,更要有扎根生活的力量。
原標題:《當孩子們遇見馬林斯基:“千人交響曲”有了上海聲音》
欄目主編:邢曉芳 文字編輯:王筱麗 圖片來源:葉辰亮
來源:作者:文匯報 姜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