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字關注及時接收通知
信息來源:雅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2017年,吉某與鄒某合伙承包了四川省平昌縣與南江縣的“中茶108號”茶苗供應項目。項目結束后,吉某向鄒某出具《欠條》,明確了合伙出資款及利潤的分配方案。然而,吉某未按約定支付剩余投資款及利潤,鄒某遂將吉某訴至名山區(qū)法院,請求判令吉某支付剩余投資款及利潤共計55萬元及相應利息。
案情簡介
訴訟期間,鄒某申請財產保全,本院依法查封了吉某名下的房產。2022年6月,本院作出一審民事判決,支持了鄒某的訴訟請求。吉某不服,向雅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期間,雅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主持雙方進行調解,達成吉某分期向鄒某支付款項55萬元的調解協議。
此后,吉某未完全履行分期付款義務。鄒某于2024年4月向名山區(qū)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經執(zhí)行法官調解,雙方再次達成和解,約定由吉某分期支付剩余案款。但吉某仍未按和解協議及時足額履行,僅支付了部分款項。鄒某遂向本院申請恢復執(zhí)行,并請求盡快處置吉某名下被查封的不動產以清償債務。
執(zhí)行法官經深入調查發(fā)現,吉某本人長期在西藏務工,其名下被查封的房屋實際由其父母及未成年子女居住。若直接采取強制處置措施,雖能推進執(zhí)行程序,但可能影響吉某家屬的基本生活保障,甚至引發(fā)家庭與社會穩(wěn)定問題。
因此,承辦法官并未立即啟動評估拍賣程序。承辦法官通過電話溝通、現場溝通等方式,分別向雙方當事人進行釋法明理。向被執(zhí)行人吉某闡明拒不履行可能面臨的法律后果及資產處置程序;向申請執(zhí)行人鄒某分析現實情況,積極引導雙方尋求和解。
經法官多次協調,雙方最終再次達成執(zhí)行和解協議,鄒某自愿放棄部分債權,吉某承諾分期支付剩余案款。2025年8月,吉某支付了首期款項,2025年9月依約付清全部剩余案款。
本案歷經訴訟、上訴調解、強制執(zhí)行、執(zhí)行和解、恢復執(zhí)行再到最終和解并履行完畢,過程曲折。
執(zhí)行法官始終堅持善意文明執(zhí)行理念,以溝通促和解、以和解促履行,有效避免了因強制處置可能引發(fā)的次生矛盾,降低了執(zhí)行成本,提高了債務自動履行的可能性,進一步推動了執(zhí)行工作高質量發(fā)展,提升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滿意度和信任度。
請關注@雅安李小編視頻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即可進入》》雅安約車
點點在看,點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