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大為 來源 |互聯(lián)網品牌官
汽車圈頂流車評人陳震,早年憑 “二環(huán)十三郎” 出圈,后來創(chuàng)辦《蘿卜報告》,卻也因 “充值” 爭議纏身。而今年 10 月的一場逆行車禍,讓他徹底陷入輿論漩渦。
10 月 3 日下午,北京海淀區(qū)朱各莊路與萬壽路交叉口,陳震駕駛 5 月剛入手的二手勞斯萊斯閃靈逆行,撞上對向正常行駛的比亞迪宋 PLUS?,F(xiàn)場慘烈:勞斯萊斯車頭塌陷、氣囊全彈,比亞迪被撞進綠化帶,車身損毀嚴重。比亞迪司機鼻梁骨折,后排乘客頭部受傷,陳震卻無礙。
10 月 4 日,北京交警通報陳震負全責,排除酒駕毒駕,但目擊者稱其車速超 80 公里 / 小時。本以為事件會走向賠償善后,第一次反轉卻很快到來。10 月 5 日,比亞迪司機家屬用 “溫婉柳樹學地理” 賬號發(fā)聲,稱家庭困難(養(yǎng)兩孩、贍四老),丈夫多處骨折,日子難以為繼??蛇@條求助博文學引來的不是同情,而是 “賣慘訛錢” 的圍攻。10 月 6 日,該賬號突然異常,所有內容消失,有人猜賠償談妥,也有人說是被網暴逼退,真相成謎。
更意外的是第二次反轉。10 月 14 日,陳震回應網友時首次提及 “對閃靈輔助駕駛能力邊界認知不夠清晰”,后續(xù)又補充 “不同品牌輔助駕區(qū)別大,現(xiàn)行法規(guī)下駕駛人是第一責任人”。這番話看似認責,卻隱隱有將矛頭指向勞斯萊斯智駕系統(tǒng)的意味,而事故正式調查結果至今未出。
這場車禍,撕開的是陳震作為公眾人物的多重問題。此前他常說 “只買交強險,因為開車規(guī)矩”,被粉絲奉為 “理性車主模板”,還靠測評、避坑內容積累公信力??蛇@次事故總費用超 200 萬,交強險財產賠償僅 2000 元,剩下的全需他自擔 —— 這話不僅成了笑話,逆行、超速的行為更與 “安全駕駛” 背道而馳。2024 年,他早年開車看手機被罰款的舊聞也被翻出,如今再看他過去的 “避坑” 內容,滿是諷刺。
事故后的態(tài)度更讓人生氣。10 月 3 日下午 3 點出事,不到 3 小時他還在微博回復家庭問題,對事故只字不提;4 日上午又發(fā)早餐、手機開箱內容,被罵態(tài)度輕慢。直到交警通報,他才道歉,可一句 “向對方車輛道歉” 讓人費解 —— 受傷的是人,不是車。他雖稱 “負面照單全收”,卻只強調 “以 EDR 數(shù)據(jù)為準”,字里行間沒提對傷者的關切,更像在自證清白,而非擔責。
要知道,車評人的公信力源于消費者對其專業(yè)和誠信的信任,粉絲不僅看他內容選車,還會受其駕駛觀念影響。陳震的知行不一,不僅傷了粉絲信任,更暴露了流量時代部分網紅的通?。喊延绊懥Ξ斪儸F(xiàn)工具,底線卻可隨意丟棄。
巧合的是,陳震提及 “輔助駕駛” 時,正是國內智能駕駛行業(yè)立規(guī)矩的關鍵期。今年 9 月 17 日,工信部發(fā)布《智能網聯(lián)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tǒng)安全要求》征求意見稿,要給野蠻生長的輔助駕駛劃紅線。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 1-7 月,國內帶組合駕駛輔助的乘用車銷量達 775.99 萬輛,滲透率 62.58%,但亂象也隨之而來:部分車企用 “高階智駕”“零接管” 模糊輔助與自動駕駛邊界,導致消費者誤用,2024 年已發(fā)生多起因過度依賴系統(tǒng)的事故。
新國標恰好直擊痛點:要求系統(tǒng)檢測駕駛員手部及視線,分心即分級報警、強制退出,警告無效則禁用 30 分鐘以上;車企需明確功能邊界,禁止夸大宣傳;車輛還得裝 “黑匣子”,存儲不少于 2500 次事件數(shù)據(jù),方便事故追溯。行業(yè)人士也表態(tài),新標能統(tǒng)一安全基線,車企必須講清智駕邊界 —— 這正是對陳震事件的最好回應:技術再智能,責任仍在人。
其實輔助駕駛的本質,是讓車更懂人,而非替人思考,只有人機配合才能安全。陳震的車禍,表面是 600 萬豪車的事故,深層是科技與人性的碰撞。輔助駕駛沒錯,錯的是對技術的盲信;智能汽車是未來,錯的是對風險的輕視。
這場事故更像一面鏡子,照出部分公眾人物的傲慢,也照出時代的浮躁。無論開豪車還是普通車,守規(guī)矩、敢負責才是最基本的駕駛素養(yǎng),方向盤永遠該握在自己手里,而非推給機器。
行業(yè)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強制性刪除。為了不失聯(lián),請關注下面的備用號,有些精彩內容會發(fā)在這個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