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那位兒科醫(yī)生的視頻你刷到了吧,笑過之后,琢磨一下,真是太戳心了。
評論區(qū)有人說:這是縱容!
可爸爸一句話噎住了所有人:“我在醫(yī)院見多了父母在病床前后悔莫及的樣子,所以我對孩子的成績要求不高……”
這分明就是反向育兒,是對當今“雞娃現(xiàn)象”的降維打擊啊!
爸爸媽媽不但沒罵孩子成績差,而且還抓住了孩子61分的進步,為孩子歡呼喝彩!
用幽默化解了學業(yè)壓力,讓孩子知道:只要跟自己比進步了,就是值得開心的事情!
反向育兒,不是擺爛
可能你一看到“反向育兒”,就覺得是放任自流。那就大錯特錯了。
它的核心很簡單:
不在分數(shù)上擠破頭,而是轉(zhuǎn)而關(guān)注孩子努力的過程。
你想啊,對于一個總考50多分的孩子來講,61分意味著什么?
那是破天荒的及格分,是0的突破,是孩子通過努力換來的實實在在的進步。
家長要慶祝的,不是那個分數(shù),而是分數(shù)背后,孩子的那顆試圖變好的心。
這招“降維打擊”,跳過了成績和排名,直接點燃了孩子內(nèi)心的動力和自信。
傳統(tǒng)育兒太關(guān)注分數(shù),而反向育兒恰恰在“人心”上使勁,讓孩子獲得了成就感,他就會一分一分地繼續(xù)努力,還怕成績上不去嗎?
但反向育兒也不能亂用,要區(qū)分年齡段,踩準節(jié)奏才更有效。
3-6歲
家長的求助比命令更有效。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萌發(fā),你越讓他快點他越磨蹭。
此時不如示弱:“寶寶,媽媽上班要遲到了,媽媽不想被領(lǐng)導批評啊,怎么辦?”
孩子立刻覺得自己很重要,自己快一點,媽媽就得救了,他立馬覺得“這個家沒我得散”!
7-12歲
家長“會裝傻”才是最高級的聰明。
輔導作業(yè),你可以說:“這題把我也難住了,今天上課學了什么?你能當小老師給我講講嗎?”
孩子的好勝心被激發(fā)出來了,講著講著或許就找到答案了。
注意幫孩子慶祝每一個微小的進步,畢竟誰也不能一口吃個胖子,孩子的進步不都是一分一分積攢起來的嗎?
平時要多看到孩子努力的過程,只要努力了,就值得被表揚!
13歲以上
退后一步當“顧問”。
青春期的孩子都渴望自主權(quán)。
可以跟他一起制定規(guī)則,比如《手機公約》《自習規(guī)則》等,全家人一起遵守。
等孩子要求你幫助的時候,馬上幫助他,隨叫隨到,但孩子不叫,絕不插手。
所謂的顧問,就是孩子問了,你才提供幫助。
平時在他考砸了垂頭喪氣時,帶他去吃頓火鍋,告訴他:“今天不談學習,只消滅毛肚。天塌不下來,爸媽永遠是你的后盾?!?/p>
你的理解和包容,是孩子最后、也最溫暖的鎧甲。
反向育兒底線
在涉及人身安全、道德法律的事情上,你可別反著來,一定要堅持原則、堅決制止。
尤其是在給孩子愛和溫暖時,一定不要吝嗇,更不要反著來。
其實反向育兒之所以有效果,90%是因為家長給孩子提供了特別有愛的家庭環(huán)境,在安全的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所以,什么都可以反著來,愛與安全,永遠不能“反向”。
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