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執(zhí)政黨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束已近兩周,但旨在選出新一任首相的指名選舉時間仍未確定。圍繞誰來當首相,日本朝野政黨正展開激烈“攻防戰(zhàn)”,形勢混亂。這一博弈將決定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出任首相的勝算有多大。
執(zhí)政聯(lián)盟突然破裂
10月4日,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出,成為該黨首位女總裁。根據(jù)規(guī)定,她只需通過首相指名選舉就能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然而,與自民黨結盟已有26年的公明黨10日突然提出要退出執(zhí)政聯(lián)盟,為高市出任首相帶來較大不確定性。自民黨在眾議院全部465個席位中擁有196席,公明黨擁有24席;自民黨在參議院全部248個席位中擁有100席,公明黨擁有21席。公明黨退出,讓自民黨距離在眾參兩院過半數(shù)需要達到的233席和125席變得更加遙遠。
公明黨這次給出的“分手”理由是,公明黨要求加強對企業(yè)和團體政治獻金的管制,自民黨對此未能給出令人滿意的答復。高市當選自民黨新總裁后于7日任命自民黨高層職務,其中黨內大佬、前首相麻生太郎出任副總裁;“黑金”丑聞重要涉事者之一、原“安倍派”骨干萩生田光一出任黨內要職干事長代行。
各政黨“攻防戰(zhàn)”白熱化
公明黨向自民黨提“分手”不僅成為高市早苗首相之路的攔路石,也讓部分在野黨看到了結束自民黨統(tǒng)治的希望。從各個政黨在國會的議席數(shù)看,三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日本維新會在眾議院的席位數(shù)總和超過自民黨,若這三個政黨聯(lián)手,將可能阻止高市出任首相。但這三黨的政策主張存在差異,未必能形成聯(lián)盟。
朝野政黨近期展開“攻防戰(zhàn)”,密集舉行黨際會談。國會中議席數(shù)僅次于自民黨的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一直呼吁在野黨團結起來實現(xiàn)“政權更迭”。
高市早苗與日本維新會黨首吉村洋文15日舉行會談,同意著眼于聯(lián)合執(zhí)政,從16日開始舉行政策磋商。日本維新會計劃若磋商談妥,就在首相指名選舉中投票給高市。高市當選首相的可能性增大。日本維新會16日在國會內召開兩院議員全體會議,同意與自民黨啟動著眼于組建聯(lián)合政府的政策磋商,全權交由黨高層處理。
日本首相指名選舉分別在國會眾參兩院進行。在第一輪投票中得票過半者即可直接勝出,若無人獲得過半票數(shù),得票數(shù)居前兩位者將進入第二輪投票決出勝負。
從目前形勢看,高市在首相指名選舉中的勝算更大,不過各政黨間博弈仍在繼續(xù),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的談判結果以及在野黨能否形成合力,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據(jù)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