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網(wǎng)易新聞
不久前,網(wǎng)絡上悄然興起一個新名詞:“學海無牙”。
這是全網(wǎng)關注且心疼,是不含任何貶義的詞語,說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韋東奕“韋神”。
早年,韋東奕憑借著一瓶礦泉水和幾個饅頭,以一種樸素的天才形象迅速走紅網(wǎng)絡,一時間成為大眾眼中智慧與質(zhì)樸的象征。
可前段時間,他發(fā)布的一個短視頻,卻引發(fā)了一些爭議。
視頻中的他,34 歲的年紀,眼眶與臉頰凹陷,牙齒掉落,身形顯得格外瘦削,眼神也有些飄忽。
于是,便有人以 “學海無牙” ,對他開起了寵溺的玩笑。
如果說這還算是善意的調(diào)侃,那后續(xù)一些人的言論就難免帶有惡意了。
他們從最初對韋東奕身體健康狀況的質(zhì)疑,竟 “三級跳” 般直接上升到,對他數(shù)學能力和學術水平的全盤否定。
面對這些無端的質(zhì)疑與指責,韋東奕選擇了沉默,他唯一的訴求,只是希望大家不要打擾他專注于學術鉆研。
然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就在近日,韋東奕用一個極具分量的獎項,無聲卻有力地證明了自己。
9月22日,科技部官網(wǎng)發(fā)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告第103號》,公告顯示,202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然結束。
通過初評的項目涵蓋多個領域,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學章志飛、韋東奕為主要完成人的項目《流動轉(zhuǎn)捩機理的數(shù)學研究》,該項目已順利通過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初評建議等級為二等獎。
對于不太了解科研領域的人而言,看到這個獎項或許會不屑一顧,輕蔑地撇嘴道:“不就是一個二等獎嘛,有啥了不起?!?
但他們卻不知,國家自然科學獎的含金量極高,它堪稱對基礎研究的最高評價之一,尤其是數(shù)學類項目,想要獲得更是難如登天。
這么說吧,在全球范圍內(nèi),國家自然科學獎處于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二層次,而第一層次則是像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阿貝爾獎、普利茲克獎等舉世聞名的大獎。
在早些年,據(jù)說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是評選院士的基本門檻,即便到了現(xiàn)在,這個獎項依然舉足輕重,能獲此殊榮的,無一不是實力超群之輩。
此次申報該獎項,韋東奕作為第二完成人,而第一完成人章志飛是韋東奕的導師,同時也是杰出青年,在數(shù)學領域有著極高的成就。
這無疑表明,韋神的工作已經(jīng)得到學界權威的充分肯定,他絕非一些人所認為的,只是個 “做題機器”,其研究能力,同樣出類拔萃。
并且,更值得關注的是,韋神非常年輕,1991年出生的他,才30多歲。
假以時日,憑借他的天賦與專注,必將在學術領域,取得更卓越的成就。
至于網(wǎng)上熱議的,韋神個人性格和生活能力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其實是許多天才共有的特征。
回顧歷史,諸如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安徒生、梵高等偉大人物,他們往往聚焦于某一高深領域,對其鉆研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與熱情,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諸如生活方面。
我們實在沒必要拿著放大鏡,對像韋東奕這樣的天才,百般挑剔,稍有瑕疵便群起而攻之。
對于真正的科研和基礎研究,我們理應懷揣耐心與敬意,而不應以娛樂化的心態(tài)去圍觀和獵奇。
對于天才人物,我們更不應一會兒過度追捧,將其捧上神壇,一會兒又無情打壓,令他們摔下云端。
造神時狂歡,毀神時肆意,這種行為實在不可取。
我們應以一種溫和且包容的態(tài)度,去理解他們、看待他們。
而對于韋神,我們給予他最大的支持,便是欣賞地看他,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縱橫馳騁,而不是用輿論去裹挾他,以獵奇的心態(tài)去攻擊他。
畢竟,熱度終會消退,喧囂過后往往只剩一地雞毛。
科研之路并非充滿傳奇色彩,更多的時候,是寂寞與重復的堅守。
科學的尊嚴,并不在于那些華麗的標簽,而在于科研人員,十年如一日地撰寫共識、修改代碼、堅守實驗,在于為人類創(chuàng)造出更多知識與成就。
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多一些善意與贊美,少一些惡意與苛責,共同為科研工作者營造一個更加包容、理性的社會環(huán)境。
共同守護科研凈土,為默默耕耘的科研者,提供一片寧靜之地。
* 本微信公眾號對所有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分享的內(nèi)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fā)布的文章、圖片等版權歸作者享有。 部分轉(zhuǎn)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chuàng)作者友情提醒并聯(lián)系小編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