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鴨的日子總是有些坎坷。
在凌晨四點的時候,作為一只訓練有素的鴨子,本人已經(jīng)來到了一間廢棄房屋中,摸著黑忙起了手頭的工作。
凌晨四點的鴨子生活
鴨子的工作,就是在廢棄的建筑中尋找殘存的物資。
但夜間作業(yè)往往伴隨著離奇乃至離譜的故事。
在不知不覺間,外頭的天色已經(jīng)遍布火光,有一團神秘的紅光在屋子外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最后停留在房門的另一頭。
“見鬼”這種事用不著解釋,在那么一瞬間,房門內(nèi)的本人和房門外的紅光都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幾秒后,門的另一頭開始傳來瘋狂的開火聲,密集的火光不斷砸在房間的外墻上。
我玩的雖然是《逃離鴨科夫》,但有時候你也可以叫它鴨版《閃靈》......
《閃靈》還在追我!
當然,這里既然把《逃離鴨科夫》拿出來說,顯然還是想給各位安利一下這款游戲。
這游戲的BOSS在夜晚壓迫力十足,但游戲本身真的相當值得推薦。
并且單就58的國區(qū)首發(fā)價來說,《逃離鴨科夫》的細節(jié)和體量也確實值回票價。
制作人在B站上公布的國區(qū)定價
本人最近也是連著好幾天,只要一打開Steam就立馬“鴨科夫,啟動!”。
一天里除了飯點就是鴨子,導致晚上睡覺都感覺耳邊有鴨子在叫......“時間小偷”這點屬實讓人深有體會。
《逃離鴨科夫》本身是款獨立游戲,不過在個人體驗中,這盤獨游小菜,隱約能嘗出點大餐的味道。
這游戲在戰(zhàn)斗、局外成長等方面,都打磨得相當精細,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而在地圖探索上,游戲也分布有各種細節(jié)和深度內(nèi)容,想要摸透全部的5張地圖,起碼也得40小時以上的游戲時長。
筆記會記載密道和一些神秘房間的信息
這里先大概描繪一下游戲的整體戰(zhàn)斗玩法。
在這方面,《逃離鴨科夫》這個名字雖然有點惡搞的意味,但相關(guān)玩家在看到這個名字的瞬間,也確實能立馬明白它的主要玩法——搜索、打架、撤離(類塔科夫)。
而在實際體驗上,各位也可以把《逃離鴨科夫》理解成一款俯視角射擊的“廢土求生”游戲。
這游戲目前不包含多人模式,經(jīng)濟系統(tǒng)相對來說也比較簡單。
玩家大多時候要做的事,就是在地圖里搜集物資,然后回基地建造各種設施,最終逃離這個星球。
鴨子基地
基于這種“廢土求生”的主題,《逃離鴨科夫》的玩法可以被分為“搜打撤”和“基地建設”兩個部分。
而如前頭所說,這游戲在“搜打撤”這個方面,真的可以說是五臟俱全,主打一個“小而精”。
像是游戲中的不同敵人,在腳步聲以及開火聲上會有所不同。
玩家也可以裝備戰(zhàn)術(shù)耳機,從而提升角色的“聽力”屬性,讓游戲中的各種聲響直接在畫面中顯示出來。
白色圓弧指向聲音來源
除此之外,游戲中還存在掩體系統(tǒng)。
當角色貼緊部分沙袋的時候,來自正前方的子彈會被沙袋阻擋,而玩家自身的攻擊則不受影響。
游戲中不少精英敵人的出沒地,都會有類似的掩體設計,方便玩家進行挑戰(zhàn)。
貼緊掩體后,掩體會有白色描邊提示
另外,《逃離鴨科夫》中還包含護甲、頭盔、背包、耳機、面罩、圖騰等各類裝備,武器數(shù)量也超過50種并附帶不同作用的彈藥。
游戲中的部分武器
對于其中的某把武器,玩家可以手動進行配件改裝。
像是更換瞄具會提升武器的瞄準距離并改變準心樣式;裝配消音器則能削減武器的聲音傳播距離。
在游戲中后期的一些地圖中,過大的開火聲音會吸引來強力的敵人,這時選擇對應的配件,就能避免頻繁的戰(zhàn)斗。
不過在改裝配件時也請注意:別在晚上用4倍瞄準鏡,否則會變得不幸。
至少在我個人的經(jīng)歷中,每次在黑燈瞎火的情況下開啟4倍鏡,就連屁股被人偷了都渾然不覺。
沉迷瞄準,然后被偷屁股(左上角)
游戲在戰(zhàn)斗方面的細節(jié)大致如上。
而在運用這套操作進行游戲的時候,說實話,初期的地圖探索可能會有點枯燥。
因為在初期的時候,可探索的地圖偏小,能夠撤離的點位也非常固定。
游戲的第一張地圖
只是隨著玩家的自行探索以及任務提示,會有一系列額外的要素逐漸被展示在玩家面前。
比如在某條公路的盡頭,會有一摞被堆積起來的雜物,玩家推開這些雜物后,就會發(fā)現(xiàn)隱藏的撤離點,背后直接通向基地的下水道。
而地圖中的敵人以及環(huán)境,也會隨時間和天氣不斷發(fā)生變化。
像是初始地圖的某個山洞,就會在晚上發(fā)出幽幽藍光,到了風暴來臨的時候,更是會出現(xiàn)嚇人的“鬼魂”。
另外游戲中后續(xù)地圖的解鎖,也是取決于玩家自身的探索行為。
玩家可能會在探索過程中撿到不知名的船票,又或是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堵可被炸開的石墻。
在借助探索中獲得的道具破開這些障礙后,玩家就自然而然地來到了全新的區(qū)域。
這些新區(qū)域的地圖大小,基本是初始地圖的數(shù)倍。
根據(jù)制作人(游戲?qū)W徒Jeff)自己在B站上的留言,其中的第三張地圖“農(nóng)場鎮(zhèn)”就相當于6倍左右的零號區(qū)域。
而個人感覺上,游戲再往后的地圖由于分為多個樓層,整體規(guī)模同樣可觀。
第四張地圖分兩層
不過隨著后期地圖的開放,游戲難度自然也會不斷提升。
而對于不怎么擅長“搜打撤”玩法的萌新來說,《逃離鴨科夫》也有一些照顧新手體驗,甚至能用來“逃課”的設計。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游戲里充滿科技與狠活的“基地建設”玩法了。
開始加入“科技”
戰(zhàn)斗探索的部分越玩越有,但大多情況下,我還是建議大家優(yōu)先推進基地里的任務。
在游戲的基建系統(tǒng)中,有許多設備都能讓玩家更輕松地體驗游戲,比如強化機和健身房都能直接提升角色的身體屬性。
有的鴨子看似呆萌,實則已經(jīng)通過了為期兩天半的有氧訓練,成功進化為了徒手干爆雇傭兵的世紀猛鴨。
這健身房賣群勃龍嗎?
而基地中的工作臺和醫(yī)療站,也可以通過不斷錄入制作藍圖,直接制造出高級的裝備。
如果部分制作材料不足,工作臺本身也能夠分解物資,從而獲得相對應的材料。
有時候基地里的設備升級,就可以直接通過工作臺搞定,省去外出尋找物資的時間。
在此基礎上,基地中還有不少省時省力的鴨式科技。
像是可以快速回滿饑渴度的廚房、能夠直接交易高級物品的黑市,以及能夠錄入鑰匙信息免去隨身攜帶的鑰匙錄入機。
甚至你可以在基地里裝一臺游戲主機,偶爾來上一局《鴨鴨礦工》。
鴨界三大熱門游戲:《鴨鴨礦工》《碳酸危鴨》《蛇形武裝》
而在建設基地之余,游戲中還有一些比較照顧玩家的點。
像是每次在家門口,游戲都會刷新一些“愛心箱”,其中必定會有一把手槍和30發(fā)彈藥,讓玩家不至于白手起家。
鴨子們可以選擇跑刀,但沒必要。
身無分文的時候,甚至撿完手槍就回家賣掉
《逃離鴨科夫》中的許多地圖,也在固定的位置設有傳送點。
玩家可以通過這些傳送點跨越地圖兩端,進行快速移動,具體的傳送點數(shù)目,則根據(jù)地圖的大小另做分配。
總而言之,是比較方便玩家長途探索的設計。
農(nóng)場鎮(zhèn)的傳送點就比較多
另外在游戲中,玩家死亡后依舊會像傳統(tǒng)“搜打撤”游戲那樣,直接掉落身上的所有物品(寵物背包和近戰(zhàn)武器除外)。
只不過相比大多“搜打撤”游戲,《逃離鴨科夫》還會在角色陣亡處留下“遺失物”,玩家下次進入地圖可以來此拿回之前的掉落物,相較而言容錯率更高。
當然,由于游戲本身支持中途調(diào)整難度,所以在角色陣亡后,咱們也可以先把難度調(diào)到最低,等成功撿回裝備后再調(diào)到正常難度,從而避免損失最大化。
我自己在游玩的過程中,就曾因為頭鐵撿裝備,導致二度逝世,血壓發(fā)作之下差點卸載游戲,所以在此特作提醒。
撿裝備環(huán)節(jié)不建議頭鐵
安利完游戲本身的玩法,咱們最后還是聊一聊《逃離鴨科夫》里存在的一些小問題。
《逃離鴨科夫》在DEMO期間,其實已經(jīng)優(yōu)化過一些內(nèi)容了,只不過有些問題依舊存在。
就我個人來說,游戲中的掩體系統(tǒng)是比較重要的,有時候挑戰(zhàn)精英怪,有沒有掩體就是兩種體驗。
不過在目前的游戲引導中,并沒有對掩體系統(tǒng)做單獨教程,游玩時全憑過往經(jīng)驗,對于沒有類似游戲經(jīng)歷的玩家來說,前期可能都注意不到這一內(nèi)容。
目前教程中不包含掩體內(nèi)容
另外在物品堆疊的問題上,《逃離鴨科夫》中的物品雖然只占用一格背包空間,但可堆疊的上限都比較低。
其中像大急救箱、水壺、可樂之類的重要生存物資,沒法堆疊還屬于能接受的情況。
但武器零件、藥品制作材料之類的物資,由于可堆疊上限比較低,就我個人來說有種飽受掣肘的感覺。
不如去商店直接買一個
最后,我個人其實還挺希望《逃離鴨科夫》能推出聯(lián)機模組的。
這一點也不只是我在期待,在制作人自己的B站動態(tài)里頭,聯(lián)機模組也算是呼聲最多的訴求之一了。
不過根據(jù)Steam上的問題解答,這游戲后續(xù)是會支持MOD和創(chuàng)意工坊的,到時候或許會有大佬幫忙推出聯(lián)機模組。
而哪怕目前沒有相關(guān)模組,《逃離鴨科夫》本身也是一款很不錯的游戲。
如果大家不反感俯視角射擊玩法,那這里也推薦大家上手體驗,一起來當恐怖鴨人。
其實也不一定非要做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