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禮中的成人禮儀式
以窯火淬煉建盞隱喻人生哲理
光影效果與水舞臺相得益彰
《天心一念》歌舞表演
朱子在雨中明悟“理一分殊”要義
仲秋時節(jié),崇陽溪畔,三十六名舞者身著宋代傳統(tǒng)服飾緩步前行,禮樂聲在武夷廣場上回響——這是《月映武夷》朱子禮樂大典的序章。當舞者排成六行六列,踏著鼓點邁出整齊劃一、莊敬中正的舞步,朱熹筆下“禮者,天理之節(jié)文”的抽象概念,變得具象可感起來。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朱子理學是武夷山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地的豐厚寶藏,如今,這里正以“物化、活化、教化”為核,在丹山碧水間勾勒出一幅古今交融的宋韻長卷。
今年5月伊始,山水史詩《月映武夷》公演,揭開神秘面紗。從山水哲思到研學究理,演出巧妙地將朱熹生平事跡與武夷山水、非遺元素融合,以獨有的文化味、穿越感、沉浸式體驗,探尋朱子理學真諦。
君且看,八百年的文脈,正順著禮樂鐘鼓聲、九曲棹歌聲、瑯瑯讀書聲,流淌在每一位游客的眉間心上。
禮樂大典,宋風傳新韻
龍魚游走,舞袂翩躚。
黃昏時分,武夷廣場人潮涌動,古代用于祭祀、規(guī)格崇高的“六佾舞”莊重而恢宏。隨著“禮承千年,樂傳古今”的誦詞響起,莊嚴的朝圣儀式重現(xiàn)傳統(tǒng)禮制,生動詮釋著儒家所推崇的秩序與儀式感。
8月底,《月映武夷》新增“朱子禮樂大典”暖場。在演出前半小時,以別出心裁的廣場秀,讓八方游客沉浸于武夷山水與人文的碰撞中,近距離觸摸朱子文化的深厚脈絡。
從朝圣儀式展現(xiàn)的“敬”與“誠”,到“文公頌”的磅礴回響,朱子學說的內涵借著一幕幕飽含深情的演繹,傳遞給在場的每一位觀眾。
在現(xiàn)場的“晨昏定省”體驗區(qū),禮儀導師細致示范拱手躬身的角度、問安語的聲調,觀眾們認真模仿,感受“敬親”之誠;
“宴飲禮序”區(qū),傳統(tǒng)食案與餐具有序陳列,觀眾分組體驗傳統(tǒng)宴飲禮儀,聆聽席間“長幼席位”“食不言”等禮序講解;
“長幼揖讓”通過情景卡片引導觀眾參與互動,理解禮儀背后“守正”之道;
不遠處,“半畝方塘”體驗區(qū),以朱子經(jīng)典意象為核心的禮射、投壺、蹴鞠等環(huán)節(jié)同樣引人駐足……
從“觀光旅游”到“深度體驗”,寓教于樂的多元化互動,讓傳統(tǒng)文化成為可觸可感的生活實踐。“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傳統(tǒng)禮樂,從心底感受到跨越千年的文化厚重感?!睅е⒆佑^演的王女士感慨,這種沉浸式體驗,讓古籍里的文字躍動于當代生活。
科技賦能,山水入畫屏
月映武夷,理韻流光。
閩北的水,從來浸潤著千年文脈的香。走進《月映武夷》劇場,環(huán)形水幕如宣紙般徐徐鋪展,朱熹手書“月映萬川”四字浮現(xiàn),近一萬立方米清水在光影流轉中,熠熠生輝。
科技為筆,山水作墨。當機械舞臺沉入碧水,光影散作星河,《九曲棹歌》詩中場景再現(xiàn)。一群舞者化身白鷺輕盈起舞,她們踮起腳尖掠過碧波,舒展雙臂似展翅云海,仿若朱熹眼中的武夷勝景躍然眼前。
長45米、寬10.3米罕見比例的運用,讓臺口化作東南奇勝長卷;4塊IMAX屏幕大小的LED屏將其環(huán)繞,構成270°巨大投影面,將觀眾的余光都悉數(shù)捕捉;而全智能多功能水舞臺,能夠在一秒間由地面切換為一汪碧水。
演出以朱子文化為哲學內核,分為月映萬川、鑒天、叩山、家禮、悟心、萬川歸一等篇章。借助水幕、數(shù)控、光影等科技賦能,將音樂、舞蹈、戲曲等藝術語言和視覺影像、舞臺裝置等技術手段融為一體。
從舞美對平行透視布景的反復推敲,到視覺運用裸眼3D技術打磨畫面;從演員七星面妝考究設計,到龍魚等舞臺道具藝術制作;從不同篇章的色調與內涵呼應,到音樂與光影配合渲染氣氛……每一處細節(jié)都彰顯“山水入畫屏”的匠心。
“我們要用最現(xiàn)代的方式、最科技的手法,呈現(xiàn)最傳統(tǒng)的文化、最藝術的內容。”總制作人薩迦多吉希望,讓觀眾通過一臺戲,了解這方山水與朱子理學之間的淵源,“當觀眾走出劇場以后,再看武夷山水,能品出更厚重的文化內涵?!?/p>
研學課堂,知行匯古今
勝日尋芳,源遠流長。
從親子游的歡聲笑語,到研學團的求知目光,再到外國友人的驚奇贊嘆,自開演以來,《月映武夷》便憑借獨一無二的文化體驗感,成為青少年感悟朱子文化“活著的課堂”。
“以前知道朱子是在課本里,背過他的詩,卻不知他是怎樣的人,看完演出我想去五夫鎮(zhèn),看看朱子生活過的地方?!毖莩雎淠粫r,15歲的杭州學生陳雨桐意猶未盡,文化認同感在她心中拔節(jié)生長。
如何以朱子文化為鑰匙,解鎖傳統(tǒng)文化當代表達的密碼?《月映武夷》給出生動注解——
白鷺翩躚,山水交融,是少年朱熹仰觀宇宙之大,初識“天理”的浪漫想象;
建盞曜變,光影流轉,是青年朱熹叩山求學,壯游天地,歷經(jīng)“人生如盞”的烈火錘煉;
九曲悟心,儺舞翻騰,是老年朱熹攜眾書生踏歌求索,在風雨中明悟“理一分殊”要義的豁然開朗。
70分鐘的光影盛宴將哲思揉進演出,觀眾跟隨朱熹的視角觀山川、悟天理,見證建本成形、建盞曜變,欣賞神秘儺舞、熱鬧龍魚戲,沉浸莊重的加冠及笄之禮,在身臨其境的觀演中,完成一場從“看山看水”到“見天見地見自己”的文化對話。
借朱子之眼看武夷、朱子之足行武夷、朱子之心悟武夷,演出成為深度研學最好的載體,每一道水波皆是“理一分殊”的具象表達,每一塊丹霞巖壁都成為千年文明的書頁。
“整場演出讓人感動,亦充滿啟發(fā)。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從一點一滴中得到人生啟迪?!敝鞒秩耸Y昌建如是說。
□本報記者 張筱惜
(本版圖片由張筱惜、羅光耀、張行健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