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論文成了硬通貨,不管是申請學歷學位、評職稱,參加各種比賽,都需要論文,甚至連中小學生參加科技創(chuàng)新比賽,都需要論文??梢哉f,現(xiàn)在是全社會進入論文需求大爆發(fā)的時代。
但是實際上,雖然很多人覺得現(xiàn)在博士生滿天飛,扔一塊磚頭能砸死一堆博士,但截止2024年,我國博士也就90萬人,而這其中還包含了不少“水博”,“混博”。論文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尤其是武大楊小姐事件之后,人們扒出她的論文,那叫一個“渣”,讓人大跌眼鏡,突破下限,連“離婚法”都出現(xiàn)了,就這,還有專家說,這篇論文是不錯的,只不過有“筆誤”,只能說,“磚家”嘴大,你想咋說就咋說。
相信各位網友要是自己寫的論文,寫成這樣,要是被“磚家”發(fā)現(xiàn)了,一定會被批得體無完膚,直接“斃”到十九層地獄。所以很多時候,不是“磚家”們嚴格,也不是“磚家”們冷酷無情,只是對你嚴格,對你冷酷無情,而已。
楊小姐的論文,已經到了最低的底線了,但至少,到目前為止,并沒有證據證明,她的論文不是自己寫的??偹氵€是有一絲絲的欣慰吧。之所以這么覺得,那是因為最近一個更加爆炸的新聞,在網上流傳,有記者臥底暗訪了一個論文工廠。
之所以叫工廠,那就是流水線生產,生產出來的產品,你只要花錢就能買到。的確是這樣,而這一家論文工廠的負責人介紹到,他們對外說的數字是,去年一年做了18萬篇,實際上收錄的是13萬篇,賺了8000萬。
這些論文里面,50%是醫(yī)學的。
大家可能記得,這兩年瓜最集中的地方在哪里?過去是金融圈的瓜最多,可如今已經被醫(yī)院和高校所取代,成為第一瓜場了,而這兩個領域,又都是論文高需求的地方。因此,幾乎在每一個瓜的背后,都有著學歷和論文的影子。
比如,婦科論文里面出現(xiàn)男性病例的研究,男科相關論文里,有女性患者出現(xiàn)了前列腺,這樣的尷尬,顯然超出了科研的范疇,當然,也可以理解成他們的研究太前沿,已經超出了性別的范疇。好在當下的醫(yī)療水平,還不太完全依賴于這些所謂的“科研論文”,否則這世界真不知道會成為什么樣子。
有人開玩笑說,論文工廠,也是社會化分工的體現(xiàn)。有人負責花錢,有人負責造假,有人負責收獲,有人負責當冤大頭……
這樣的社會分工,如果馬克思能活過來,估計要被氣死一萬次都不夠?。?/p>
本文根據紅星新聞、Nature等網絡公開信息整理,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