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是一位50歲的大叔,三年前經(jīng)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地震”,剛剛體檢發(fā)現(xiàn)肝臟腫瘤,家人都陷入了恐慌。其實在入院治療前,他一直堅持每天在公園快走,認為這樣就是對健康最大的投資。但康復過程卻并不理想,內心焦慮、氣色憔悴。
直到他結識了一位腫瘤??漆t(yī)生,醫(yī)生卻建議他嘗試新型運動方式,并且親自帶著他進了游泳館。從那以后,小林的人生發(fā)生了不可思議的轉折。
你是不是也以為“走路、跑步”就是抗癌運動的全部?其實恰恰相反,最有效的抗癌運動方式,正悄悄被很多人忽視了。到底哪種運動,才是真正對抗癌細胞的利器?尤其是第3點,九成人都沒做到。
權威臨床研究不斷給出“實錘”:運動,真的能幫你對抗癌癥,提升生存率。而不同方式的運動,對癌癥防控和身體的實際作用,卻有著天壤之別。
“運動能不能抗癌?”這個問題其實在醫(yī)學界爭論已久。近十年,隨著腫瘤研究的深入和運動醫(yī)學發(fā)展的結合,大量權威數(shù)據(jù)證實了運動對于降低癌癥發(fā)生率及提升癌癥患者生存率的明確作用。
一項由華中科技大學團隊、發(fā)表于《英國癌癥雜志》的71項全球研究匯總分析顯示:規(guī)律運動能讓全癌種死亡率降低22%。更有趣的是,癌癥確診后堅持運動,可以比確診前運動多降40%的死亡風險。
不僅如此,分癌種分析也給出了令人振奮的具體數(shù)字:
丹麥科學家Ammitzb?ll G團隊研究了995名乳腺癌患者,發(fā)現(xiàn)常運動者死亡風險下降56%。
前列腺癌患者中,每周運動量達17.5“代謝當量”的,死亡風險下降34%。
1218名晚期結腸癌患者,堅持運動者死亡風險降低15%,腫瘤進展風險降低17%。
為什么運動會有如此驚人的抗癌作用?專家解釋,運動能調節(jié)機體免疫細胞活性,促進“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向腫瘤組織集中,從生理、免疫和心理多維度協(xié)同作用,從而遏制癌細胞生長及擴散。
提到“運動”,大部分人第一反應可能是快走、慢跑。但腫瘤專家普遍認為:游泳、揮拍類運動(如羽毛球、乒乓球、網(wǎng)球)、甚至適當負重訓練,對腫瘤的防控和康復,比單一走路或跑步有更綜合和顯著的益處。
特別是“游泳”被譽為抗癌之王。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腫瘤外科專家湯釗猷教授曾針對肝癌患者開展研究,結果顯示:適度游泳患者的生存時間明顯比不運動和過度運動者長。
適宜的水環(huán)境運動有助于激發(fā)多巴胺分泌,調動機體免疫,協(xié)同藥物治療,顯著改善復發(fā)風險。湯教授親身建議,一位兩次復發(fā)的肝癌患者加藥治療+堅持每天游泳20-30分鐘,5年內未再復發(fā)!
同時,“揮拍類運動”也收獲權威認可。一項《英國體育醫(yī)學雜志》多國聯(lián)合研究表明,堅持羽毛球、乒乓球、網(wǎng)球等揮拍運動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能降56%,因此對癌癥的預防也間接有明顯益處,每周3~5次、每次主張中等強度為宜。
當然,針對身體體能下降或初病康復者,做家務、下樓買菜、慢速整體拉伸等簡單運動,也是不錯的替代選擇。核心是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長期堅持。運動時間和強度,建議根據(jù)醫(yī)生推薦,逐步從中低強度慢慢提升。
一位跑步愛好者曾分享,運動后的變化遠超想象:出院五年,無復發(fā),無明顯副作用,回歸正常生活。而這些轉變,正是在國際醫(yī)學數(shù)據(jù)中不斷被印證的。
免疫力顯著提升:運動能刺激免疫細胞活性,提升機體自我修復與防御腫瘤的能力。
改善情緒和睡眠:運動過程中多巴胺、內啡肽分泌增加,對焦慮、抑郁、睡眠障礙有積極干預作用。數(shù)據(jù)顯示,有氧運動后抑郁癥狀減輕幅度平均可達12.6%-18.9%。
降低復發(fā)和并發(fā)癥風險:研究指出,診斷后堅持運動者復發(fā)率比未運動者低15%-40%,尤其對乳腺癌、結直腸癌等效果突出。
恢復體能與增強心血管:游泳和揮拍運動兼顧全身協(xié)調和心肺耐力,心腦血管功能全面提升,心梗風險下降10-15%。
延緩衰老及增進生活質量:運動促使新陳代謝加快、肌肉力量增強、神經(jīng)調節(jié)更敏銳,預防虛弱、保持自理能力。
腫瘤患者和普通健康人一樣,都需“量身定做”運動計劃,切忌“一刀切”或盲目追求運動量。
首選全身性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太極拳,既有有氧又有肌力訓練,對提升系統(tǒng)免疫和器官耐力最有幫助。
運動時間建議:成人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分3-5次進行,單次時間20-40分鐘最佳。初病或術后康復人群以15分鐘起步,按體力分階段遞增。
運動過程重視安全預案:運動前后充分熱身和拉伸,關注自身心率、呼吸、關節(jié)感受。腫瘤康復期特別要避免高強度“搏命”訓練,以防適得其反。
保持良好心態(tài),養(yǎng)成終身習慣:有研究表明,性格開朗、樂觀者癌癥存活率普遍更高。把運動變成生活一部分,讓身體和心理共同受益。
如果您不會游泳或暫時不適合中高強度運動怎么辦?別擔心,“家務運動”同樣有效:買菜、掃地、適度舉起輕物,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動作,每天累計30-40分鐘,對自身康復和抗癌也有實際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