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看過一句話,實的東西讓人分散,虛的東西讓人團結(jié)。
比如,金錢讓人心渙散,而理想能把人團結(jié)起來。這也是解放軍和國民黨軍隊戰(zhàn)斗力不同的原因。解放軍為了革命理想而戰(zhàn)斗,國民黨軍隊是為了賞錢而打仗。
在教育方面,其實也有類似現(xiàn)象。
這些年來,教育方面引進了金錢激勵,實際上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在以前,老師們確實是任勞任怨工作的,大家多干一些也沒什么抱怨。
比如,早讀課基本都是語文英語,因為語文英語需要多讀,數(shù)學不需要早讀課。這樣的話,語文老師和英語老師就多干了一些,但是沒有人抱怨自己多干了。中午有寫字課,都是語文老師輔導,也沒人抱怨;或者午睡,由班主任負責,則沒人抱怨。大家都覺得是應該的,或者無所謂。
再比如,以前到夏天時,放過學還有好長時間天黑,六年級會留下來多上一節(jié)課,老師也心甘情愿。那時候到畢業(yè)考試前一段時間,六年級還會在周六補課,老師們也沒人抱怨。
再比如,學校里有許許多多的雜活,老師們都會主動去干。那時候的老師,真的是把學校當作家一樣,覺得能多干一些就多干一些,覺得是應該的。
總之,以前不用金錢激勵,老師們卻能主動多干,毫無怨言。
可是,這種情況在績效工資制度實行后,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每一節(jié)課、每一件事,都跟商店里面的商品一樣,明碼標價,免費的勞動沒人愿意再干了。
這種情況下,老師們開始在意自己是不是比別人干的多了,干的多有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這種情況下,校長也不好安排工作了,安排工作之前,得考慮一下拿什么來給予老師,讓老師愿意接受安排。
而自從實行課后服務之后,這種情況更加嚴重了,從早讀課到中午的午休,也都是明碼標價,學校安排其他事情,也都必須給錢,或者有其他說法。
新聞報道有些學校午休也收費,有人覺得不可思議,可是不收費讓誰來看管呢?現(xiàn)在讓老師干什么,都得花錢。
還有班主任工作,以前幾乎沒人考慮班主任費的問題,而現(xiàn)在很多人因為班主任費少而不愿意干了。
總之,對比以前,老師們的心態(tài)完全變了。相比之下,以前那真叫無私奉獻。
當然,現(xiàn)在也有一些老師能夠多付出一些,但是少之又少,鳳毛麟角。
我說這些,不是說老師不需要太多錢,不是說不需要提高老師待遇,而是說這種激勵方法是錯誤的??冃ЧべY、課后服務費,都是把工作分解量化并且明碼標價,可是教育教學工作其實是無法量化的。
比如,一節(jié)數(shù)學課、語文課,比一節(jié)體育課、勞動課、美術(shù)課值錢,看起來有道理,可是對于一個專職教師來說,卻是沒道理的。
再比如,一節(jié)課后服務60元,看似合理,但是這一節(jié)課卻有不同上法,60元可能顯得多了,還可能顯得少了,對于有些老師來說,如果覺得少,他就不會太上心。
教育教學這項工作,由于不能簡單地用時間來來衡量,所以也就不能量化考核。
因此,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量化,進行明碼標價式地激勵,我認為不合適。
我覺得,還不如像以前那樣,通過提高工資和福利,工作分配大體平均一下,就可以讓老師們樂意工作,大家還更團結(jié),更和諧。
但是,想回到過去,恐怕不可能了。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