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繞圈圈”、交費排長隊……,這些城市治理的“老大難”,如今有了智慧新解法,今天的大城小事,一起去漯河看一看。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葛玉珍:大城小事看河南,今天來漯河!一起體驗這座城市智慧治理的小妙招!城市出行,停車難一直是不少市民的煩心事,漯河市整合資源搭建了智慧停車系統(tǒng)漯暢停,我們這就跟著市民一起去體驗一下。
孫會芹今天要去的是漯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這是她感覺停車體驗變化最大的地方。
漯河市民 孫會芹:(之前)比如說你去醫(yī)院里邊拿個藥干個啥,辦個小事,甚至都得找20到30分鐘的時間。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葛玉珍:現(xiàn)在有了漯暢停之后,對咱有啥幫助?
漯河市民 孫會芹:你進入漯暢停小程序之后,咱能實時找到附近的停車場,包括里邊的收費標準,非常方便。
在漯暢停的引導(dǎo)下,不到五分鐘,她就找到了附近的受降路停車場,APP里顯示,這個停車場共有133個車位,其中20個還配有充電樁。
漯河市民 孫會芹:你充電多長時間,它可以免費停車多長時間,你只需要掏一個充電的電費都可以了,既省錢又方便。
一個APP如何整合出全市停車一張圖?這個事從開始就困難重重。一是很多車場主體擔(dān)心自己利潤受損,不愿意加入,另外,不同車場道閘聯(lián)網(wǎng)等技術(shù)問題也不好解決。
漯河市城市管理保障中心黨委書記 鄭曉兵:通過打造樣板入手,讓他們切實看到(接入平臺后)車流量增加了、周轉(zhuǎn)率提升了、收入也提高了。然后我們通過這些成功的案例去吸引停車場場主,慢慢的,大家從“要我接”變成了“我要接”。
現(xiàn)在,漯暢停已經(jīng)接入停車場92個、停車泊位2.2萬個。
漯河市城市管理保障中心黨委書記 鄭曉兵:通過“無感支付”和“先離場后付費”等便捷功能,車輛離場平均耗時從過去的45秒大幅縮短至3秒,高峰時段停車場出口排隊現(xiàn)象基本消除。
一個數(shù)字小程序,不僅解決了城市停車的“老大難”,還讓市民的服務(wù)滿意度上升到了92%。上線不到10個月,已經(jīng)有注冊用戶2.7萬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