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和地產投資數據這幾個季度以來,總體是接近的,部分月份因為政策因素有明顯的托舉效應,整體呈現(xiàn)出明顯的 “結構性分化” 特征!
比如1-8月時,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同比下降 12.9%,連續(xù) 18 個月負增長,且降幅較上半年擴大1.2%,土地成交價款頁下降了 21.3%。這反映出房企債務風險化解、土地購置意愿低迷、一手房價主要靠一線城市豪宅拉托舉評級數據、二手房價和租金除老一線外持續(xù)擴大下跌等問題尚未根本改善!
這導致國家集中化債和集中收儲在2季度結束后,降幅數據實際上一度呈現(xiàn)加速趨勢!
然而,時間來到9月后,核心央企在中央支持下,一波集中拿地,9月TOP10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環(huán)比增長22.1%,同比增長0.4%,但規(guī)模仍處歷史低位;同時,TOP100企業(yè)拿地總額也達到7278億元,同比增長36.7%,增幅較1-8月擴大8.7%。這些數據,直接拉平了房價環(huán)比,維持了整體降幅持續(xù)收窄的數據表現(xiàn),注意,這個數據是商品住宅售價!
因此,9 月房地產市場,其實還是呈現(xiàn) “冰火兩重天” 的分化格局,并不會因幾個在ICU外的超人努力下就一下子改變趨勢,但總體方向是好的!大家也要感謝高消費人群對于高端項目的去化貢獻,有效拉動了房價平均數據的上漲,也感謝中產人群的財富升值,從數量上看改善型需求效應明顯!
從數據看,70 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環(huán)比均下降 0.3%-0.4%,二手住宅環(huán)比降幅擴大至 0.6%-1.0%。
但其中,一線城市內部差異顯著:上海新房逆勢上漲 0.3%,而廣州、深圳分別下跌 0.6% 和 1.0%;二手住宅則全線下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跌幅均在 0.8%-1.0%。這一現(xiàn)象表明核心城市的政策敏感度與市場韌性并存,但非核心區(qū)域仍深陷調整。
接著,新建商品住宅同比跌幅從一線城市的 0.7% 到三線城市的 3.4% 不等,較上月均收窄 0.2-0.3 個百分點。
特色,因“滬六條”的推出,上海新房同比上漲 5.6%,成為唯一正增長的一線城市,反映出核心地段供需緊平衡和改善需求釋放的雙重作用。其中,二手住宅同比降幅收窄更為明顯,一線城市從 3.2% 收窄至 3.0%,二三線城市維持在 5.0%-5.7%。
此外,我們再來看看各地的結構化差異!
我們看到,9 月全國各地累計出臺 32 條政策,比如:深圳大幅優(yōu)化限購(非核心區(qū)取消限購),北京、上海跟進人才購房補貼,杭州發(fā)放購房補貼等。然而,政策效果尚未完全顯現(xiàn) ,杭州國慶假期新房成交僅 33 套,二手房 42 套,同比分別下降 65% 和 47%,顯示市場觀望情緒濃厚。這可能與居民收入預期偏弱、房企信用風險未完全出清、財政刺激邊際效益遞減等因素有關。
然后,地產目前呈現(xiàn)K型結構趨勢,要么很貴,要么很便宜,中間地帶人群幾乎消失!2025 年上半年,我國 GDP 增長 5.3%,高技術制造業(yè)投資增長 9.5%,消費對 GDP 貢獻率達 52%。因此,從數據看,說居民收入穩(wěn)定和產業(yè)升級帶動改善需求釋放并沒有問題,這其中,上海、杭州等城市高端項目去化率超 60%,但中低端市場仍以剛需為主,杭州 200 萬以下房源成交占比升至 52%。
而房企融資環(huán)境雖然說在政策作用下,應該邊際改善,但債務分化加劇2025 年前三季度房企融資同比下降 30%,但境內債券成本降至 2.57%,國企央企發(fā)債占比達 85%。
這其中,頭部房企在國資擔保下,如萬科、保利通過 REITs 融資超 200 億元,但中小房企融資仍困難,債務到期規(guī)模達 5342 億元,大量項目依然面臨停工風險。這導致市場對期房信心不足,二手房掛牌量激增,杭州 9 月二手房掛牌量環(huán)比增長 12%,加劇價格下行壓力,但預計10月或有所改善,畢竟杭州做股票的私募的人多。
從數據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上海憑借陸家嘴、前灘等核心地段高端項目熱銷,新房價格同比上漲 5.6%,成為全國標桿,上海是有錢人的上海趨勢越發(fā)明顯。而北京則因通州副中心政策利好,部分改善盤去化率超 70%,但遠郊項目仍以價換量。廣深受庫存高企(深圳去化周期 14 個月)和產業(yè)外遷影響,房價持續(xù)回調。
接著,新興產業(yè)城市,如杭州、寧波、廈門等東南沿海城市因外貿疲軟和庫存高企(杭州二手房庫存超 18 萬套),房價環(huán)比跌幅居前,泉州同比跌幅達 14.31%。而沈陽、大連等東北城市受益于產業(yè)振興和人口回流,房價環(huán)比上漲 2.04% 和 1.40%,成為少數亮點,部分新人群回流東北躺平趨勢開始出現(xiàn)!
至于三四線城市,當下正深陷調整風波,去化周期超 20 個月!溫州(新房數據環(huán)比增長全國第一)、淄博等城市因產業(yè)空心化和人口外流,二手房環(huán)比跌幅超 2%,部分房源價格較 2021 年高點下跌 30%??梢赃@樣說,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當下都普遍面臨庫存高企(平均去化周期 24 個月)和土地財政依賴度高(平均占比 55%)的雙重壓力,短期難見拐點。
當下,隨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xiàn)和經濟復蘇深化,預計 2026 年一線城市房價會環(huán)比企穩(wěn),同比漲幅回升至 1%左右;二線城市則有望同比跌幅收窄至 2%-3%,三四線城市維持低位震蕩。核心城市群(長三角、粵港澳)因人口流入(年均增長 0.8%)和產業(yè)集聚,表現(xiàn)將優(yōu)于全國,但因為這些城市和外貿及股市金融行業(yè)景氣度密切相關,因此還需國際環(huán)境配合!
而我國的人分化加劇與模式轉型人口向核心城市集聚趨勢不可逆,預計 2030 年超 50% 新增人口流入長三角、粵港澳等城市群,推動核心地段房價溫和上漲(年均 2%-3%),而非核心城市或面臨 “收縮型城市” 風險。
房企需適應 “低杠桿、慢周轉” 新常態(tài),頭部企業(yè)通過代建、城市更新等業(yè)務提升市占率,中小房企或加速出清,但當下需要警惕以萬科、萬達為首的房地產2次債務危機再度席卷行業(y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