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一名出門旅游的博主,在雅西高速一服務區(qū),發(fā)現(xiàn)了這令人奇怪的一幕,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博主試圖了解事情全貌。
孩子并非沒有父母,博主看到孩子旁邊有一男一女,男的坐在臺階上,女子手里牽著一名孩童,似乎在教他直立行走。
女子不遠處的臺階上,另一名孩子一絲不掛,爬行在臺階上,試圖撿臺階上的水果,撿拾的速度很快很熟練。
細心觀察孩子黝黑的身軀骨瘦如柴、滿臉污垢、頭發(fā)凌亂,熟練的撿拾東西,這一幕仿佛回到饑餓年代。
金秋十月的風還不至于刺骨,可略過皮膚也會讓人冷不禁打寒顫,孩子一絲不掛與旁邊男子厚實的穿著,形成了強烈的感官對比。
最令人好奇的是,按年齡來看孩子應該可以直立行走,不知為何爬行比直立,似乎更加熟練,更加有技巧。
一位好心人跟博主一樣目睹了一切,出于善良給孩子送去了水果,孩子爬行過來聞了聞,并沒有用手去撿拾。
孩子聞到了果香,爬行圍著水果打轉(zhuǎn),試圖用嘴叼起水果,這一幕令人揪心,孩子將叼起的水果,送到旁邊男子手中。
鏡頭最后,男女起身離開,孩子從起初的爬行,瞬間轉(zhuǎn)換為直立,跟隨著男女消失在鏡頭中。
在外人的目光中,孩子猶如被動物園馴化的小動物一樣,天真中透露著順從和怯懦,但他并非是小動物。
這樣的視頻,在如今豐衣足食的時代,很快就會被人關(guān)注,孩子會勾起無數(shù)父母的同情心。
當?shù)啬蠞究h很快介入,對于孩子狀況,當?shù)仄鋵嵲缬辛私?,視頻中出現(xiàn)的一男一女,的確是孩子的父母,父親30多歲大學生,母親40多歲研究生。
住在當?shù)匾粋€簡陋的搭建房內(nèi),據(jù)附近村民介紹,經(jīng)常能看到孩子一絲不掛的跑,也給當?shù)胤从尺^。
上門好幾次勸說,可畢竟是人家私事,是人家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外人確實不太好插手。
孩子父母也解釋過,孩子常年有濕疹,穿衣后孩子不舒服又癢又疼,但顯然這樣的理由站不住腳。
有濕疹的孩子很多,為何別人都穿著衣服,孩子生病為什么不想辦法去醫(yī)治,臟亂的環(huán)境只會加重孩子病情。
當?shù)刂槿送嘎?,這兩口子的教育方式很特別,他們認為孩子應該順從天性,與自然親近。
孩子的母親也是如此,常年衣不遮體,顯然這樣的教育觀點有誤,崇尚自然的教育方式,并非衣不遮體讓皮膚接觸自然。
而是,讓孩子多接觸自然環(huán)境,從中探索和學習,提升孩子的思維開發(fā),讓孩子更具創(chuàng)造力和探索精神。
顯然這樣的教育方式脫離了本質(zhì),屬于父母雙方的一廂情愿,而且為何遲遲不給孩子上戶口?這很不正常!
有網(wǎng)友拍到夫妻倆有輛面包車,車內(nèi)環(huán)境非常臟亂,擺著各種用骨頭做的掛件,床上放著孩子玩的毛絨玩具。
孩子頭伸出車窗,這是唯一一張近距離照片,孩子五官長的很漂亮,與他的狀態(tài)相差甚遠。
孩子脖子上有一圈白印,與身體色差很明顯,有細心的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他們還養(yǎng)了一條沒有尾巴的小狗。
好心的群眾試圖給孩子送去熱乎的飯菜,可都被母親拒絕,父親卻示意放地上就行。
離孩子母親幾米距離,足以看清母親長相,雖然骨瘦如柴,臉色發(fā)黃,但也難掩文化人的氣質(zhì)。
一旁的黑色小狗和孩子趴在母親腳下,這一幕既令人惱火,也替孩子感到憐憫,不禁想質(zhì)問母親,既然不喜歡為何當初要將孩子生下?
如果真是精神有問題,就更不該將孩子留在身邊,孩子是無辜的,不該承受本不屬于他的過錯。
單從父親會開車,母親說話思路也清晰來看,并非像精神有問題,而且孩子還有爺爺奶奶,面對這些似乎不愿透露太多。
好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年代,路人不會置之不理,相關(guān)部門更不會放任不管,了解其家庭環(huán)境也很容易,至少要先確保孩子安全。
孩子是無辜的,決定不了他的出生,但父母可以,如果不愛就請高抬貴手,用崇尚自然和皮膚病穿衣不舒服當做借口,來試圖掩飾父母的責任的缺失,既違背了父母的基本義務,對孩子未來也是一種傷害,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