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小學老師聊天,他講到現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不是先學基礎的ABCD這些單詞,而是先從句子開始,讓小學生直接背句子,這著實讓我有點震驚。
因為從傳統(tǒng)認知來說,我們應該從基礎開始學習,對吧?小學生還什么都不懂,我覺得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們的教育制度再不改革,想成為世界第一真的很難,甚至可能連旁邊的日本都比不上。人多是沒用的,中國人口確實很多,但我們需要的是人才。所以,我們現在從教育的角度來看看當前的實際情況。
你看,美國拼的是什么?美國講究前沿科技,拼的是創(chuàng)新;日本拼的是專注,比如發(fā)動機造得好,鋼鐵也很厲害。那我們拼的是什么?
我們拼的是哪個家長能扛,誰能把小學扛過去,誰就是厲害的;再把初中、高中扛過去。我們現在小學生學習的課程也比以往多了很多,大家有沒有感覺?現在拼音基本上靠自學,包括小學的一些筆順,和我們那時候也有很多不一樣了。
數學題里面還夾雜著很多生字,不認識就看不懂題目。那問題來了,現在的孩子到底是在上學,還是在參加高配家庭的“賽課賽單”?
更離譜的是,三年級的英語直接跳過26個英文字母和音標的學習,上來就讓背課文、背句子。孩子連ABCD都不認識,怎么學?聽天書嗎?自學成才嗎?像慧能一樣頓悟?不可能的,對吧?所以說,現在我們的教育是否符合當前的實際,我覺得應該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那么這個教材到底是誰編的呢?是不是默認每個孩子都有良好的家庭條件,都能享受早教、上幼兒園、有外教?是不是把70%的普通家庭都排除在外了?
家長如果不補課、不報班,孩子根本搞不懂。但你有沒有注意到,現在的教育節(jié)奏,是把教學的主戰(zhàn)場從課堂直接推給了家長。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很少,家長得回去給孩子講、給孩子補,補完還要打卡、簽字;孩子不會寫,家長還得陪著。前提是你家孩子得聽話、得乖、得配合,這樣才行。
學校說是減負了,但家長的任務呢?我認為“雙減”之后,家長的任務并沒有減輕。所以說,問題根本不是孩子不行,而是現在的教材壓根沒考慮過普通孩子該怎么學。我不反對素質教育,但也不能跳過基礎,對吧?我們不怕陪練陪讀,但也不能永遠靠家長來兜底。那些小學、初中文化水平的家長怎么辦?他們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所以說,別再內耗了,真正應該改的是我們教育的節(jié)奏和教材的設計,而不是每個家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