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農(nóng)歷九月初三日,霜降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八個節(jié)氣,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隨著霜降的到來,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天氣會愈加的寒冷。霜降節(jié)氣不僅承載著自然物候的變化,更衍生出豐富多樣的民俗活動與文化內(nèi)涵。霜降素有 “補冬不如補霜降” 之說,各地因氣候與物產(chǎn)差異形成獨特食俗。明天霜降節(jié)氣,記得“吃二樣,做一事,忌一事”習俗,幸福安康度秋冬!
一、吃二樣
民間有 “補冬不如補霜降” 的說法,認為此時進補效果最佳。北方多食用羊肉、牛肉、兔肉等溫補食材;南方則流行吃鴨肉。
1、吃迎霜兔肉
明天霜降節(jié)氣,民間傳統(tǒng)要吃迎霜兔肉,迎霜兔之名暗含季節(jié)意象與祥瑞寓意,民間認為兔與 “長壽”“祥瑞” 相關(guān)聯(lián),食之可祛病祈福。迎霜兔肉是中國傳統(tǒng)時令美食,與霜降、重陽節(jié)令緊密相關(guān),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與養(yǎng)生智慧。迎霜兔肉的食俗可追溯至宋代,詩人陸游在《鄰曲小飲》中以 “迎霜兔肉鮮,社日濁酒香” 描繪了秋日鄰里共食兔肉的場景。明代此風更盛,明神宗重陽節(jié)賞賜重臣 “迎霜麻辣兔”,宮廷宴席亦以此為珍饈。清代八旗子弟將其與滿族狩獵文化結(jié)合,搭配鹿舌醬食用,成為皇家養(yǎng)生佳肴。
食材:兔子、干辣椒、蒜、生姜、香蔥頭、藤椒、料酒、鹽、生抽、白胡椒、淀粉、雞蛋黃、白芝麻、豆瓣醬、白糖、雞精、花椒、
做法:1、兔子切小塊,用盆裝好,放2勺料酒抓勻;再放2小勺食鹽和適量白胡椒繼續(xù)抓勻,直到抓到有點黏手,加入一顆雞蛋黃,抓揉均勻,放入3小勺淀粉,抓揉均勻。2、干辣椒剪成小段,放入漏網(wǎng)中漏出辣椒籽,香蔥頭、老姜、大蒜切成顆粒。3、炒白芝麻,這一步不要急,小火烘干水分,炒出香味,顏色微微金黃就可以了。4、熱鍋冷油,兔肉反復炸制兩次;第一次燒到六層熱,兔肉炸3分鐘起鍋;第二次,燒到八層熱,再次炸30秒起鍋。5、熱鍋冷油,燒至四層熱,放入干辣椒和藤椒翻炒幾下。放姜粒、蒜粒、蔥粒,1勺豆瓣,炒出香味。6、放入炸過的兔肉,中小火炒至金黃色,起鍋前加入1勺生抽、1小勺半食鹽、1小勺半白糖、2雞精,翻炒均勻。7、最后撒上薄薄的一層白芝麻,簡直太美味了。
2、吃栗子老鴨湯
栗子老鴨湯是一道融合傳統(tǒng)養(yǎng)生智慧與秋日風味的經(jīng)典湯品,以其醇厚鮮香、滋補潤燥的特點,成為霜降時節(jié)備受推崇的餐桌佳肴。栗子諧音 “利子”,象征多子多福;鴨肉在傳統(tǒng)文化中與 “安康” 相關(guān)聯(lián),尤其適合秋冬滋補。栗子老鴨湯的起源可追溯至江南水鄉(xiāng)的飲食文化,與古人 “順時而食” 的智慧密切相關(guān)。
食材:老鴨、板栗、干香菇、花雕酒、姜、鹽
做法:1、鴨子斬大塊浸泡片刻出血水后洗凈。2、板栗剪十字刀口,泡沸水10分鐘后剝殼,干香菇泡水泡發(fā)備用。3、將鴨肉塊冷水下鍋,姜切薄片放入鍋中,倒入少許料酒,給鴨肉焯水,飄出浮沫即可關(guān)火。4、鍋里加入鴨肉、栗仁、香菇,放入少許的鹽和糖,然后倒入一瓶半的雙鹿干啤酒。5、小火慢燉1小時30分,倒入碗內(nèi),即可享用。
二、做一事:賞菊
霜降節(jié)氣正值菊花盛放,古人視其為 “延壽客”,象征生命力。很多地方都會舉辦菊花會,人們賞菊飲酒、賦詩作畫。小欖菊花會更是國家級非遺,集賽菊、菊藝造景、民俗表演于一體,吸引眾多游客。
三、忌一事:忌穿衣少
在霜降節(jié)氣到來之時,天氣的溫差加大,我們一定要忌穿的太少,要注意保暖、注意添加衣物,防止身體受涼,讓身體更好。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guān)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