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失蹤兩天的遼寧4歲女童終于找到了,孩子身體沒有什么大礙,大家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但與此同時新的疑問也產(chǎn)生了。
孩子究竟是怎么丟的?根據(jù)孩子家屬描述,孩子是自己一個人跑出去才走丟的,可是一個4歲小孩自己翻出面包車,并在寒冷的山溝溝里呆上一晚上安然無恙,這怎么看都覺得不太可能,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之際,一則視頻公布了答案,所以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
一個四歲的孩子,在一個逼近零度的遼寧山野里,獨自熬過了44個小時,當(dāng)這個消息傳來以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yīng)恐怕都是“命大”,但如果僅僅是歸結(jié)于運氣,是不是就有些不太能服眾了,一個成男人都夠嗆,一個小孩卻扛住了?
這個故事的第一個主角就是丁一自己,我們總習(xí)慣性地把幼童和脆弱畫上等號,但丁一徹底顛覆了這種刻板印象,她的生還首先要歸功于她那副“小猴子”似的強健體格,以及遠超年齡的心理韌性。
這不是憑空猜測的,事后家人在九月份錄制的一段院內(nèi)監(jiān)控視頻揭開了謎底,視頻中院子里擺放著一套小型的健身器材,有吊環(huán)、繩梯,甚至還有吊床,地上鋪著厚厚墊子,看得出爺爺奶奶平日里的用心和愛護。
四歲的丁一在這些器材上展現(xiàn)出的能力,足以讓許多成年人汗顏,她能熟練地攀爬繩梯,玩起吊環(huán)來,整個身體都能懸在空中,那股驚人的臂力讓她雙手抓著吊繩時,雙腿還能協(xié)調(diào)地跟上,活潑得像個精力使不完的小動物。
村里人都說她“皮實”,而這種皮實在她遇到危險時,正好派上了用場,正是這副身體讓她有能力在睡醒后,獨自搖下面包車窗,并從里面翻了出來,也是這副身體支撐著她在地形復(fù)雜的山地里,移動了長達三公里的直線距離,去尋找爺爺奶奶。
當(dāng)然有身體這個硬件還不行,還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zhì)做輔助,在救護車上,當(dāng)醫(yī)生問她一個人在山里害不害怕時,她脫口而出的是“不害怕,因為你們是來救我的”,這句話里沒有一絲劫后余生的恐慌,反而充滿了對外界的篤定信任。
她甚至告訴救援人員,“我知道爺爺奶奶會找我,叔叔阿姨也會來救我”,當(dāng)她被發(fā)現(xiàn)后,虛弱的身體里還能想著草莓蛋糕,甚至因此而露出笑容,這體現(xiàn)了她內(nèi)心的樂觀和穩(wěn)定,這孩子是用最純粹的信任和希望,獨自對抗了40多個小時的黑暗與孤獨。
奪命山野的溫柔一面
這個故事的第二個主角是那片既無情又“湊巧”溫柔的自然環(huán)境,它既是制造險境的元兇,卻又在不經(jīng)意間,為這個小生命留下了一道關(guān)鍵的生門。
環(huán)境的致命之處顯而易見,持續(xù)的降雨讓氣溫逼近冰點,一個成年人都難以忍受,更何況一個衣著單薄的孩子,雨水沖刷了所有可能的蹤跡,讓搜救犬的嗅覺失靈,給搜救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那片秋收后的土地上,比人還高的茂密莊稼和溝壑縱橫的復(fù)雜地形,對一個四歲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座巨大的迷宮,每一步都可能走向更深的危險,失溫和迷路是懸在她頭頂最直接的威脅,但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了。
最終找到她的地方是一個約十米深的偏僻山溝,這里成了她的天然庇護所,這個山溝恰好處于一個背風(fēng)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為她擋下了刺骨的寒風(fēng),救援人員推測,孩子可能在溝里找到了干燥的草堆來取暖,才能成功扛了這么久。
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
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和環(huán)境的變量外,真正救下丁一的還就那些分秒必爭的救援人員,參與搜救的人員來自四面八方,除了本地的公安、消防、藍天救援隊和自發(fā)組織的村民志愿者,還有從東北三省、內(nèi)蒙、河北等地聞訊趕來的熱心人,他們的心早已跨越了地域的界限。
那位來自黑龍江雙鴨山的大哥,成了這次愛心接力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不遠千里驅(qū)車而來,帶來了專業(yè)的無人機和搜救犬,正是他的高科技設(shè)備,最終在那個偏僻的山溝里鎖定了女孩微弱的生命信號。
在這場宏大的救援背后,是丁一家人撕心裂肺的煎熬和無盡的自責(zé),孩子是從爺爺手上走失的,這位老人內(nèi)心承受的愧疚可想而知,面對兒媳時他眼眶泛紅,充滿了歉意。
當(dāng)孩子在17日早上被找到時,奶奶的情緒瞬間決堤,她雙腿一軟癱倒在地,痛哭著向救援隊下跪感謝,這些最樸素、最真實的情感,讓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社會各界自發(fā)送來的物資,愛心企業(yè)的慷慨解囊,更是為這場緊張的搜救增添了溫暖的底色。
這場救援不僅僅是救了一個孩子,更是拯救了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所以不要再說什么陰謀論了,說孩子是被人拐走的,丁一那強大的身心才是支撐她活下來的關(guān)鍵。
但這也再次為所有家長敲響了警鐘,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某個地方,這是一條任何時候都不能逾越的安全紅線,與此同時加強孩子的鍛煉也是必然的。
女孩那身驚人的運動能力并非天生,它源于爺爺奶奶在日常生活中充滿愛意的引導(dǎo)和陪伴,院子里的健身器材和地上的保護墊,證明了家人在鼓勵她“皮實”成長的同時,也傾注了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這有力地反駁了外界一些不懷好意的猜測。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或許我們應(yīng)該更多地鼓勵孩子去接觸自然,去鍛煉身體,去培養(yǎng)樂觀堅韌的心態(tài),這些看似平常的素質(zhì),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就會成為救命的稻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