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漸起,寒意初顯,在云南玉溪江川區(qū),一鍋熱氣騰騰的炊鍋,成了游子心中最溫暖的慰藉。位于下海滸2村137號附1號的“將軍第”,一座歷經(jīng)九十余年風雨的老宅,如今以炊鍋等當?shù)孛朗?,向世人傳遞著舌尖上的鄉(xiāng)愁。
將軍第始建于1932年,青磚灰瓦間刻滿了時光的痕跡。曾走出金漢鼎等多位將領(lǐng),他們參與過北伐戰(zhàn)爭、重九起義、護國運動等重大歷史事件,為國家存亡揮灑熱血。2022年,這座沉寂多年的老宅以餐飲店的身份重新對外開放。后人在這里經(jīng)營炊鍋等當?shù)孛朗?,在老宅里展示先輩故事,讓歷史在煙火氣中延續(xù)。
炊鍋的制作十分講究。湯底需用老鴨、雞和排骨慢火熬制兩小時,“老鴨提鮮,雞和排骨增甜?!睂④姷谪撠熑私痖璧莱隽藴柞r甜的秘訣。而放菜的順序也決定了炊鍋的味道:先鋪耐煮的蘿卜、藕,注入高湯后,從鍋心投入燒紅的炭火;待湯沸,先后加入毛芋、洋絲瓜、芹菜、山藥、白菜;最后鋪上三線肉、臭豆腐、午餐肉與萵筍片。全程近兩小時,一鍋層次分明、湯鮮菜糯的佳肴便成了。
對江川人而言,炊鍋不僅是美食,更是情感的載體。許多歸鄉(xiāng)的游子,都要嘗嘗這一口“家鄉(xiāng)味”。炭火慢煨間,食材的滋味層層交融:蘿卜吸飽湯汁軟糯清甜,臭豆腐在沸騰中散發(fā)獨特香氣,三線肉肥瘦相間、咀嚼間肉香四溢。食客圍坐鍋邊,看蒸汽氤氳,仿佛時光也在此刻放緩了腳步。
在將軍第,品嘗炊鍋的體驗遠超飲食本身。斑駁的木雕、古樸的天井、墻上泛黃的老照片,無聲訴說著往昔的崢嶸。金楠凌和家人也會向客人講述金漢鼎將軍的故事。
這個秋天,不妨走進這座老宅,讓一鍋炊鍋溫暖身心,在百年時光中,品味一份獨屬于江川的深情與堅守。
開屏新聞記者 李春麗 攝影報道
一審 高偉
責任編輯 呂世成 嚴云
責任校對 貓恩泊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