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那會兒,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大好事,能讓出生人口一下子多起來。專家們分析,說這下子生育潛力釋放了,新生兒數(shù)量會像井噴一樣冒出來。
翟振武教授作為人口學會會長,帶頭在論文里算賬,估摸著政策落地后,第二年出生人口能沖到4995萬,四年下來累計超1.6億。官方數(shù)據也估算有9000多萬家庭符合條件,短期內城鎮(zhèn)地區(qū)二孩會明顯增加。
基于2014年抽樣調查,目標人群中40歲以上婦女占近半,但生育意愿高,大家都覺得人口總量能到2028年14.5億,比不放開多4000萬。這套說法當時傳得挺廣,媒體上到處是類似報道,覺得中國人口問題能緩口氣。
專家當初的樂觀預言
翟振武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為基礎,算出符合二孩的夫婦有9101萬,其中城鎮(zhèn)家庭占比大,短期反彈效應強。第一年預計3540萬,第三年4025萬,第四年還是3540萬,總和生育率能到四五個孩子一生。
國家衛(wèi)計委當時也測算,單獨二孩政策啟動9個月申報超百萬,2015年出生人口可能大幅跳躍。蔡昉等17位專家在書里寫,反對全面二孩是因為怕生育率超4.4,每年多4700萬新生兒,人口負擔重。
但翟振武堅持,政策調整能優(yōu)化結構,緩解老齡化,勞動力供給不會斷檔。2014年他在《人口研究》上發(fā)文,詳細列模型,模擬不同情景,強調累積生育量釋放會推高時期生育水平。
梁建章后來批評這預測太離譜,相對2011年1600萬基數(shù),增量高峰3395萬,但當時主流觀點是支持的。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決定,2016年1月實施,大家覺得專家算得準,人口峰值推遲到2030年14.66億。
現(xiàn)實數(shù)據的殘酷反轉
政策落地頭兩年確實有點起色,2016年出生1786萬,比2015年1655萬多131萬,二孩占比升到45%。但從2017年1723萬開始,就一路往下走。
2018年1523萬,2019年1465萬,2020年1202萬,2021年1062萬,2022年956萬,2023年902萬,2024年954萬微升,但死亡1093萬,人口凈減139萬。
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遠沒到專家說的峰值4995萬,四年累計也就6000多萬,還不到預測三分之一。新增二孩從2016年800多萬,到2017年737萬,2018年530萬,2019年467萬,之后更少??偤蜕蕪?016年1.7掉到2023年1.0左右,低于更替水平2.1。
翟振武預測的反彈沒來,相反進入低生育陷阱。梁建章在2019年文章里點名,說翟的估算錯得離譜,實際增量最高才131萬。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十年多出生二孩1000多萬,但整體出生人口從1687萬降到902萬,政策效應只維持兩年就弱了。
生育率下滑的深層原因
為什么專家算盤打得響,現(xiàn)實卻不買賬?先說育齡婦女數(shù)量,1990年代生育率低,導致現(xiàn)在20-35歲婦女少,2020年比2010年減3000多萬。
初婚年齡從2010年24.9歲推到2020年28.7歲,很多人30歲才結婚,生育窗口窄。高齡產婦多,40歲以上占目標人群半數(shù),但實際生育意愿低,風險高。
經濟壓力是關鍵,一個孩子從出生到3歲,年花2-3萬,奶粉尿布醫(yī)療早教加起來,城市里更貴,上海0-3歲嬰幼兒年均9.6萬。教育內卷,北京上海家庭教育支出占收入30%-50%,學區(qū)房一套首付頂小城市一套房。
生二孩得換大房子,房貸車貸養(yǎng)老壓身,一對夫妻養(yǎng)四個老人加孩子,日子緊巴巴。女性職場歧視嚴重,生育后收入降34.3%,42.9%腰斬,已婚已育標簽找工作難。喪偶式育兒常見,爸爸參與少,媽媽每天睡5小時,應對孩子生病接送。
南通調查顯示,45-49歲產婦38%產后抑郁,沒人幫手。90后00后丁克比例從2010年1.3%升到2025年8.7%,覺得一個人挺好,不想找罪受。
疫情加劇不確定性,2020年出生大降。流動人口二孩生育逆轉,高地位群體先低后超低地位,但整體意愿弱。生育成本高,預防性儲蓄增加,消費抑制。
政策應對與未來展望
國家從2021年放開三孩,2025年起3歲以下嬰幼兒每年補3600元,每月300元買奶粉疫苗夠用。地方跟進,湖北天門二孩給9.63萬,三孩16.51萬;浙江江蘇二孩月補500,三孩800;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孩1萬、二孩5萬、三孩10萬。
婚假產假延長,山西甘肅到30天,西藏三孩一年半,高原地區(qū)一年半工資照發(fā)。湖北宜昌企業(yè)一年產假,陪產假30天,國企帶頭。產假普遍158天,育兒假5-20天,托育服務擴建,職場友好推廣,避免女性歧視。
翟振武后來承認預測有差距,2020年訪談說放開生育扭轉老齡化考慮偏了,得建生育友好社會,提升生育率。2024年他強調處罰措施弱,喂養(yǎng)時間保障難落地。
人口負增長本世紀結束,預計總人口2030年峰值后降,但通過完善政策,全方位降低成本,生育率可能回升。專家反思過去錯誤,強調數(shù)據準確,避免主觀。
年輕人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得讓養(yǎng)孩子不丟工作、不變窮、不累崩盤。長遠看,人口紅利轉人才紅利,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跟上,中國人口結構能穩(wěn)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