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轉載自:沈陽網
10月17日,記者從消費者處獲悉,網紅“柴懟懟”(原名柴某前)等人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迎來關鍵進展。
消費者通過“浙江公安”微信公眾號“案件進程查詢”確認,柴某前及其妻子肖某已被正式逮捕。頁面顯示,該逮捕處理時間為10月17日,距其被刑事拘留已過一個多月。
多位消費者感到如釋重負。在柴氏珠寶消費近10萬元、仍有8萬余元未退回的譚女士表示,此事終于可以告一段落,“我可以回歸自己正常的生活,不用太操心了。”據此前報道,官方鑒定的譚女士12件玉石飾品購買總價近4萬元,最終價格鑒定金額僅為3509元。
另一位尚有6.1萬元未退回的消費者吳女士告訴記者,她購買的十件玉石、瑪瑙等飾品,多數因“沒有鑒定的意義”被警方送去鑒定的鑒定機構拒收。唯一接受鑒定的“和田玉籽料”掛件,鑒定結果顯示為:“和田玉(染色)掛件、未見和田玉子料特征?!痹搾旒桥抠徣雰r為16800元,官方價格鑒定結果僅為367元,實際售價是鑒定價格的45倍以上。
吳女士和譚女士均表示,將在“柴懟懟”等涉案人員的刑事判決后,通過民事訴訟追回損失。
據此前報道,網紅“柴懟懟”在與胖東來“互懟”風波前,其在網絡、社交平臺上并不出名,只是一個在短視頻平臺擁有20余萬粉絲的玉石賽道的博主。當時,第三方數據平臺查詢發(fā)現,90天內“柴懟懟”直播帶貨銷售額為50萬-75萬元之間,場均銷售額在5萬-7.5萬元左右。
在今年4月,“柴懟懟”稱,胖東來以低成本從玉石獲取暴利,并且公開貶低胖東來的產品質量。隨后,2025年“五一”假期期間,于東來在社交媒體連續(xù)發(fā)布多條推文,對柴懟懟風波進行回應。
5月14日,于東來在網絡社交平臺再度發(fā)聲。他表示,柴懟懟這種不分善惡的愚昧之人的存在如果得不到應有的報應和救贖,就是這個社會的恥辱和悲哀。
7月2日,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發(fā)文:抖音賬號“柴懟懟”“懟懟柴”,小紅書賬號 “柴懟懟”等,無事實依據蓄意抹黑某企業(yè)的產品質量,惡意詆毀某企業(yè)和企業(yè)家形象聲譽,并借機吸粉引流帶貨。涉及的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
9月15日據媒體報道,“柴懟懟”(原名柴某前)等人,因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于9月8日被溫州平陽警方帶走調查。次日,“柴懟懟”及其妻子肖某被刑事拘留。報道稱,“柴懟懟”直播間售價近4萬元的12件玉石飾品,鑒定總價值僅有3509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