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拿不下、守不住、打不得,俄羅斯為啥還要對烏克蘭大軍壓境?
2021年底,俄羅斯把兵往邊上堆,2022年春天就打起來了,拖拖拉拉到現(xiàn)在都快四年了,回頭看最早那幾個小九九,一個都沒成,基輔沒進去,烏軍還在那硬頂著,北約非但沒縮回去,反倒越陷越深,你瞅瞅現(xiàn)在俄軍占著烏克蘭那點地方,18%都不到。
主要就是頓巴斯和南邊那一小塊,那些關鍵的大城市,差得遠著呢,這仗打下來,五十萬人沒了,傷的亡的失蹤的病退的都算上,盧布跌得買個雞蛋都得掂量掂量,軍費開支漲到GDP的7%,國內(nèi)的工廠差不多都去干軍活了,朝鮮都派人來搭把手,伊朗送無人機,白俄羅斯借出地盤,能叫上的朋友全都拉來了。
美國、德國、法國、波蘭輪著給烏克蘭送軍援,F(xiàn)-16、豹2坦克也下場了,烏軍的彈藥暫時還不用太發(fā)愁,別人都覺得是時候歇歇了,普京偏要再往里填人,他到底圖個啥呢,也不是說指望能打贏,主要是不能輸?shù)锰y看,他心里跟明鏡似的,把烏克蘭全拿下來不現(xiàn)實,打贏也沒那個可能,可撤兵就更不行了,烏克蘭這個問題對他來講,早就不只是打仗那么簡單了,那是他的政治底線,2014年吞克里米亞那一口就太冒險了,想把那塊地盤坐穩(wěn),就得讓烏克蘭一直亂下去,不完整、不安全,北約就進不來。
普京要是真從烏東撤了,不光是外面輸了,國內(nèi)也得炸了鍋,他根本沒有退路,俄羅斯不可能承認烏克蘭的獨立,一承認,自己的地緣格局就整個塌了,從沙皇、蘇聯(lián)到現(xiàn)在,烏克蘭從來不是個鄰居,那是后院,這跟什么民族情感沒關系,純粹是戰(zhàn)略緩沖,俄羅斯和歐洲之間必須得有塊墊子,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要么就得親俄,要么最起碼別徹底倒向西方,烏克蘭早就不聽話了,加入北約的呼聲越來越高,導彈雷達都快架到莫斯科門口了,俄羅斯不可能裝作看不見。
普京還是他那套老辦法,嚇唬、拖延、找機會就打,邊境壓上重兵就是嚇唬,賴著不走就是拖延,逮著機會就打一下,頓巴斯打一打,哈爾科夫敲一敲,烏克蘭就別想安生,這招不是為了贏,是為了把局面控制住,別讓事情滑出他的掌控,他心里也慌,俄羅斯的安全感就跟得了強迫癥一樣,西邊怕北約,東邊怕中國,南邊怕中亞那些國家鬧事,國內(nèi)還擔心民族問題、顏色革命、經(jīng)濟出問題,所以邊境就得一直保持著這種不確定性,他才覺得自己是安全的。
大軍壓境,也是在控制變量,你猜不透他下一步要干嘛,你就不敢亂動,他就有了底氣,不過這招也越來越不好使了,沒人陪他玩了,經(jīng)濟頂不住,人也快用光了,瓦格納那次兵變,征兵體系就出了問題,2024年一征召預備役,全國都鬧抗議,西伯利亞差點就炸了,到了2025年連朝鮮的兵都拉來了,這說明正規(guī)兵源差不多榨干了,只能靠防守、騷擾、戰(zhàn)略壓制來撐著,大規(guī)模進攻是別想了。
西方的耐心比俄羅斯強得多,你炸基輔,我回頭就修,你壓境,我就放風說可以談談,就這么拖著,你打頓巴斯,我再給烏軍送批彈藥,時間是幫著烏克蘭的,也是幫著美國的,俄羅斯越拖越危險,最后這大軍壓境,根本不是為了進攻,就是為了留個談判的籌碼,看著是在打,其實是在等交換條件,保不住整個頓涅茨克,守住一半也算有個交代,只要邊上還有十萬大軍,西方就得掂量掂量,要不要再多付出點代價,對俄羅斯讓一點步。
普京的意思就是,你不給我臺階,我就一直站在你門口,俄羅斯現(xiàn)在這么壓著,就是因為兵還沒撤,還能撐著,一旦撤了,就等于全盤皆輸,這已經(jīng)不是打仗的邏輯了,這是一個大國的本能,明知道代價巨大,難度很高,回報很低,可就是停不下來,松不了手,也退不了場,不是非要贏,但也不能輸?shù)锰珡氐?,這就是俄羅斯現(xiàn)在在烏克蘭邊境重兵壓境的全部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