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基金會,是救人的公益組織!
但有的慈善基金會,已成了搶人的強盜組織!
近日,一個網(wǎng)名叫“豆子開花了”的女網(wǎng)友,在豆瓣上發(fā)表了篇《感受到人性的黑暗,又很無力,不知道怎么辦了》的小作文,吐槽了他老公的一段遭遇。
“豆子開花了”的老公,是一名教師,下文姑且稱呼他為豆子老師。
豆子老師是一名初中教師,工作上盡職恪守,師德上真誠善良。
2024年,豆子老師被查出肝惡性腫瘤,做了手術(shù),目前還需要定期去做化療。
換了一般人,早被“惡性腫瘤”這四個字擊垮了,不說悲觀等死,破罐子破摔,至少在工作上也會受到極大影響。
但我們的豆子老師,非但沒有被癌癥擊垮,在工作上反而更盡責了。
或許他是把每一節(jié)課,都當成《最后一堂課》來上吧。
從被檢查出惡性腫瘤以來,豆子老師從來沒有因為病情耽誤過一節(jié)課,就算去請假復(fù)查,他也會把缺失的課補上。
豆子老師的精神,感動了學(xué)生,也感動了宣傳部。
宣傳部派人到學(xué)校,采訪了豆子老師,并發(fā)表了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
文章火了。
文章引發(fā)熱議后,教育局讓豆子老師填了一份《家庭情況表》交上去,說考慮到豆子老師家庭困難,準備在全縣為豆子老師發(fā)起募捐。
豆子老師的學(xué)校,特別給力。
學(xué)校總共72名教師,其中69位老師捐了款,共募集到資金1.5萬元,還在群里公示了明細。
籌款告示上特別強調(diào),本次捐款全部由教育局工會轉(zhuǎn)交給豆子老師,用于他的醫(yī)療救治工作。
然而,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豆子老師并沒有收到這筆募捐款。
前幾天,教育局突然通知豆子老師過去并告知他,由于籌款金額較大,所以這筆錢不屬于豆子老師一個人。
言外之意就是,錢雖然是捐給你的,但不全屬于你的。
豆子老師秒懂。
教育局還告知豆子老師:“本次募捐只是以你作為優(yōu)秀代表發(fā)起募捐,這錢還要分給得這種病的其他老師?!?/p>
豆子老師覺得,這筆錢如果能幫到更多的老師,也是一件好事,答應(yīng)了。
教育局還要求豆子老師要提交所有發(fā)票和捐款明細,再酌情開會研究,看看能給豆子老師多少錢。
時間繼續(xù)一天一天的流過,豆子老師還是沒有收到任何一文的捐款。
10月21日,豆子老師得到消息,這筆錢,已經(jīng)被慈善基金會拿去了。
豆子老師還被告知:“若要得到這筆捐款中的一部分,還需要按照慈善基金會的要求,向慈善基金會提交相應(yīng)材料。”
好吧,官家怎么說,豆子老師只能怎么辦!
然,豆子老師在慈善基金會發(fā)給他的申請材料上看到,他所申請的這筆捐贈,居然是臨時救助。
關(guān)于救助金額,豆子老師看到兩年前公開的救助信息是,自費2.5萬,可申請救助金2000。
豆子老師的家屬想不通,既然募捐的錢不屬于豆子老師一個人,為什么當初要以豆子老師的名義發(fā)起捐款?
如果不以豆子老師的名義發(fā)起捐款,就算一分錢不給也無所謂,關(guān)鍵是帶頭捐款的老師所捐的款都是捐給豆子老師的啊。
更讓豆子老師家屬想不通的是,別人還以為這筆捐款已經(jīng)全部捐給豆子老師了,事實上豆子老師至今一毛錢都沒有得到。
慈善啊,慈善!
慈善是一個“慈”一個“善”的組合,其本質(zhì)是一種無私奉獻的行為,將時間與社會產(chǎn)品轉(zhuǎn)移給沒有利益關(guān)系的人或組織,通過物質(zhì)奉獻和給予,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慈善的社會意義在于通過幫助弱勢群體,減少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與公平,增強社區(qū)凝聚力,對社會資源再分配的輔助作用。
可當今的慈善,早被一些人玩出了花樣,玩出了茍且,玩成了一地雞毛,玩成了大眾一提到某會,就會痛心疾首的吐出一口濁氣:呸!
奉勸某些慈善基金會一句:茍且無邊,回頭是岸!
再勸所有的慈善機構(gòu)一句:放下鐮刀,立地成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