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備用:如果以后讀者無法再閱讀到本公號的更新,可以去網易搜索同名的網易號。海外的讀者也可以下載Telegram , 然后在手機瀏覽器中打開鏈接“https://t.me/joinchat/MvXTABj7X6uQxRjnNxaHmg”,點擊“ Join Group”加入“北美新藥科普歷史網”的讀者群。
Email 聯系:scimedhis@163.com
最近一個熱議的新聞是貴州茅臺集團的總工王莉成為了新一屆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候選人。有的新聞甚至評論道:茅臺院士,科技性不高侮辱性極強!
總的來說,輿論和社交媒體對這個事兒的負面情緒比較強。一個原因是在人們的傳統(tǒng)印象中,釀酒和高科技好像不大沾邊,另一個原因大概是國內的商場和職場上有動輒拼酒這樣一個不好的風氣,所以人們把胃喝壞的同時把酒廠也連帶著恨上了。
其實要我說這都是偏見,茅臺集團總工這個級別的位置,絕對夠格工程院院士這個級別的。
人類釀酒的歷史可以上朔到新石器時代,世界上幾乎每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都有代表其文化和歷史的名酒品牌。比如法國的波爾多以葡萄酒而著稱于世,600多年歷史的波爾多大學有專門的葡萄酒學院,設博士學位。幾年前,我在報紙上讀到這樣一條新聞:中國農學院的青年學子李華獲得波爾多大學葡萄酒專業(yè)博士后回歸祖國,在西北農業(yè)大學建立了國內第一個葡萄酒專業(yè)。
當年讀到這個新聞之后,我的感受大概和今天的人們讀到“茅臺院士”的感受差不多,因為我當年也不喝葡萄酒,覺得這里面能有多大學問,還值得設一個博士點呢?不過,在新冠疫情下已經在家上班長達一年,煩了就時不時抿幾口葡萄酒,日積月累下來也有成箱成柜的空瓶子,慢慢地還真品出點滋味,感到釀酒真是一個有門道,有學問,有工程的方向了。
愛爾蘭的啤酒大概和法國人的葡萄酒有一比。我?guī)啄昵叭ザ及亓致糜卧ゼ崴蛊【撇┪镳^參觀,感覺釀酒真是一個集工程,歷史和文化之大成的國家品牌。有意思的是,世界上很多人也許和我一樣,只知道吉尼斯世界記錄而不知吉尼斯啤酒,而愛爾蘭人顯然更為吉尼斯啤酒而自豪,為吉尼斯世界記錄的風頭壓倒了啤酒這個正主兒而感到不忿,在博物館中刻意回避這個話題。
我發(fā)這個感慨的部分原因是,我本人和本文主人公算是半個同行了,看新聞報道王莉是西北輕工學院微生物發(fā)酵專業(yè)的,而我的本科專業(yè)是微生物學。我記得本科畢業(yè)那一年,學校也曾組織畢業(yè)生到當地醬油廠去參觀見習,算是對發(fā)酵過程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有一個感性認識。記得那是一個死氣沉沉的工廠,我們參觀生產過程,而工人看大學生也象是看到珍稀動物大熊貓,因為這個廠多少年從未有大學生分配去的。黑不溜秋并且氣味特別的食品發(fā)酵工業(yè),好像和20世紀的生物學世紀,高端的分子生物學科技完全不搭界,90年代的生物學大學生都是削尖了腦袋出國,而象王莉這樣一畢業(yè)就扎根釀酒發(fā)酵工業(yè)20多年,從一個一般科員躋身茅臺集團的總工,真的是非常了不起。
我不知道茅臺的發(fā)酵,釀造和質檢的過程中有多少“科學”含量,但是茅臺這次給王申請的是工程院院士,工程和科學不同,不看你在理論上有多大突破,發(fā)表了多少論文,而是看你的工程管理理念在企業(yè)中做得如何,現實的就是合理的。幾年前還出現過煙草工業(yè)人士競選院士的爭議,但是茅臺院士和煙草院士的性質完全不同,吸煙造成肺癌已經是醫(yī)學界的共識,而飲酒則不同。
從經濟上看,茅臺集團的產值大概要超過貴州一省了,在《財富》為中國評的500強中,茅臺集團的利潤率排名第一,有這樣實力的現代超大型企業(yè)的總工,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候選人,絲毫不值得大驚小怪和冷嘲熱諷。
美國沒有世界級名酒,但有一個可口可樂,所以歷史最短而又最自豪于歷史的美國人在亞特蘭大專門建立了一個可口可樂博物館,排場也是大得很,把生產可樂的現代化企業(yè)流程展現在游客眼前。
既然本號自稱美國科普歷史網,那就少不了聊幾句歷史了。美國的歷史雖短,但在世界歷史上釀酒業(yè)曾經影響一個國家國計民生的,美國也許是第一個。
18世紀末期的美國,威士忌酒釀造業(yè)占據國民經濟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并非因為早期的美國先民們都是酒鬼,而是當時的美國大地,固然是資源豐富水草豐美的世外桃源,但是苦于缺乏硬通貨,造成商品經濟不發(fā)達,而各地地方政府胡亂印票子,通貨膨脹嚴重,人民不敢用,所以只能指望實物交易。如此就產生了一個難題,美國廣袤的處女地上交通不發(fā)達,農民要把自產的大宗糧食運到集市交易,極其不便。
于是農民發(fā)明了一個聰明的法子,把沉重的糧食釀造成濃縮易帶的威士忌去交易,威士忌當時就扮演了硬通貨的角色,在經濟比較發(fā)達的馬薩諸塞州西部,幾乎家家是釀酒小作坊。
于是,給威士忌這樣的社會必需品加稅,就成了聯邦政府從百姓斂財的一個高招。
當時是1791年,獨立戰(zhàn)爭的硝煙剛剛散去,富有作戰(zhàn)經驗的退伍軍人們又拿起了武器反抗自己的政府。耄耋之年的華盛頓總統(tǒng)重新披掛上陣,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地把叛亂鎮(zhèn)壓下去了,據說這是美國歷史上總統(tǒng)第一次動用聯邦軍隊鎮(zhèn)壓國內叛亂。
當時跟在華盛頓身后副將叫漢密爾頓,這場慘烈的內亂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后來當了財政部長,深感讓農民釀酒當錢花實在不是個事兒,而地方的貨幣政策又不靠譜,于是他產生了成立中央銀行的想法,用于穩(wěn)定貨幣政策,增加政府的金融信用度。
漢密爾頓成功了,在后來的100多年里,美國央行又經歷了從興盛到關門,然后再中興的艱辛歷程。
到了20世紀,央行改了一個名字,叫美聯儲,從此這個制度穩(wěn)定下來。
看來,酒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所以,茅臺總工競爭院士,我看挺靠譜。
備用:如果以后讀者無法再閱讀到本公號的更新,可以去網易搜索同名的網易號。海外的讀者也可以下載Telegram , 然后在手機瀏覽器中打開鏈接“https://t.me/joinchat/MvXTABj7X6uQxRjnNxaHmg”,點擊“ Join Group”加入“北美新藥科普歷史網”的讀者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