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藍鷹書畫總編輯陳放:在時光長河的幽僻角落,查濟古村宛如一顆被歲月塵封的明珠,靜靜散發(fā)著獨有的光芒。作者楊林,這位在藝術(shù)之海執(zhí)著探索的行者,懷揣著對自然與藝術(shù)的熾熱之心,踏上這片充滿詩意的土地。“東風(fēng)收積雨,旭日麗江城?!?查濟的春天,恰似一幅徐徐展開的絢麗畫卷,吸引著他一次次奔赴。
查濟,于楊林而言,是老友,更是靈感的無盡源泉。這里的建筑、溪流、花海,每一處風(fēng)景皆為大自然饋贈的瑰寶。中國畫寫生在這片天地間,不再是簡單的描摹,而是心靈與自然的深情相擁。正如畫家吳冠中所言 “筆墨等于零”,楊林在查濟放下固有模式,以全新視角去觸碰自然的脈搏。
古村的斑駁墻壁、靈動飛檐,仿若歲月的史書,記錄著往昔的繁華與滄桑。溪流恰似透明絲帶,蜿蜒于街巷間,奏響自然的樂章。山林與花海,色彩斑斕,如天然水彩畫。楊林用畫筆捕捉每一抹光影,在水墨的濃淡干濕間,展現(xiàn)山水神韻。
在查濟,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如畫美景,更是藝術(shù)與人生的哲思。中國畫寫生,是將情感融入筆墨,是與自然的深度對話,恰似八大山人將孤傲融入畫作。此次查濟之行,是楊林藝術(shù)生涯的難忘篇章,也讓我們明白,藝術(shù)靈感常隱匿于自然山水,等待有心人去探尋。
圖文|楊林
“東風(fēng)收積雨,旭日麗江城?!碑?dāng)春風(fēng)輕柔地拂過皖南大地,沉睡的萬物被悄然喚醒,查濟古村宛如一幅徐徐鋪展的山水長卷,于春光里悠然呈現(xiàn)。對我而言,春日的查濟是一場難以抗拒的召喚,每至此時,心中便涌起熱流,迫不及待背起畫具,奔赴這片詩意之地,以畫筆對話自然,用色彩捕捉春天的神韻。
查濟距我的居住地蕪湖約2小時車程,正因這地緣之利,多年來我數(shù)次到訪寫生。每次踏入這片古老又熟悉的土地,都像與久違老友重逢,總能收獲全新感悟與驚喜。查濟是皖南地區(qū)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大型古村落,古村落層次變化極為豐富,充滿自然與徽州古民居的意趣,常畫常新,也因此,查濟成了我寫生之旅中最常光顧的地方。
查濟,這顆隱匿在皖南山水間的明珠,承載著數(shù)百年的歷史沉淀與文化底蘊。踏入古村,仿若穿越時空,走進一段古老悠長的敘事詩。它的存在,恰似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周邊“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寧靜祥和。
就像李白《山中問答》里所寫“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那些白墻黑瓦的徽派建筑,錯落分布在青山綠水間,斑駁的墻壁記錄著歲月滄桑,翹起的飛檐仿若展翅欲飛的鳥兒,靈動又飄逸。數(shù)條溪流穿村而過,最著名的當(dāng)屬許溪,這也是查濟古村的核心所在。
如今我們看到的查濟主要的民居建筑及風(fēng)光景色,皆是沿著這條溪流而建?!靶蛄魉思摇钡囊饩?,在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村中小巷狹窄悠長,青石板鋪就的路面在春雨滋潤下泛著幽幽青光,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從中國畫寫生的角度來看,查濟的春天是一座取之不盡的藝術(shù)寶庫。春日的查濟,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不約而同來此尋訪“十里查濟九里煙”的美妙意境。
畫家吳冠中先生曾說:“筆墨等于零”,這并非否定筆墨的重要性,而是強調(diào)畫家要擺脫既有套路的束縛,以全新視角感受自然,有時對自然物象的獨特感悟,并非僅能用筆墨表現(xiàn)。在查濟,我深切體會和領(lǐng)悟到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面對眼前的自然美景,我放下腦海中那些固有的繪畫模式,用心觀察、感受每一處自然細節(jié)帶給我的驚喜。
古村的建筑是寫生的絕佳素材,它們是徽派建筑美學(xué)的杰出代表,每一處細節(jié)都值得細細品味。這里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公祠、二甲祠等眾多古跡,也有數(shù)十座橫跨許溪之上的老石橋,如財神橋、紅樓橋。每一幢古建、每一座老橋都是歷史的見證。
對藝術(shù)家來說,最為經(jīng)典的還是那些自然穿插、古樸厚重的徽派古民居。馬頭墻層層疊疊,錯落有致,蜿蜒成凝固的波浪,在山谷間高低起伏,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繁華。
這不禁讓我想起清朝詩人湯懋綱筆下“山深人不覺,全村同在畫中居”的詩中意境,用來形容查濟古村建筑與山水相融的意境再合適不過。石雕、磚雕以及雕花門窗精美絕倫,每一處鏤空、每一道線條都蘊含著古人的匠心獨運,讓人感嘆先輩們對美的執(zhí)著追求。站在一座座老宅前,我仔細端詳著那一
扇扇歷經(jīng)歲月洗禮的老木門窗,窗門環(huán)上的銅綠,仿佛是時光留下的吻痕。這激發(fā)起我寫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我一次次打開畫具,在宣紙上輕輕勾勒出老宅的輪廓,用干澀老辣的線條勾畫出古建的輪廓,用淡墨渲染出墻壁的斑駁質(zhì)感,再以濃淡相間的墨色,刻畫出門窗的細節(jié)變化,試圖通過筆墨展現(xiàn)出建筑的古樸與厚重。
就像李可染先生在描繪建筑時,運用獨特的屋漏痕筆觸,加重線條的頓挫感,追求金石斑駁的意趣,注重用墨用色的濃淡變化,以此體現(xiàn)其歷史的厚重感及春天的色彩氛圍。
溪流是查濟的靈魂所在,查濟古村落正是沿三溪而建。早春時節(jié),溪水清澈見底,宛如一條透明的絲帶,蜿蜒在山間田野和古村的街巷間。“清泉石上流”,王維的這句詩恰如其分地描繪了眼前的美景。春天是多雨的季節(jié),一夜山雨,不但增添了山村的純凈,更使山澗和村中的小溪頓時溪流湍急。
溪水撞擊著石頭,濺起朵朵潔白的水花,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聲響,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曲歡快的樂章。水底的卵石也愈發(fā)顯得圓潤光滑,在溪水的沖刷下五彩斑斕。偶爾,還能看到幾條小魚在溪水中嬉戲,它們靈動的身姿,為這寧靜的溪流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我常坐在溪邊,用石綠和花青調(diào)出溪水、花草、樹木的顏色,以靈動的筆觸描繪出水流的形態(tài),用流暢的曲線,表現(xiàn)水流的動感,使畫面更加生動鮮活,力求追尋黃賓虹先生所說的“五筆七墨”中那種靈動而富有變化的筆墨效果。
除了建筑和溪流,查濟的自然風(fēng)光同樣令人陶醉。由于今年我們寫生團來得比較早,在初春的暖陽下,山林里已經(jīng)露出星星點點的綠色,遠看已是春意盎然,但很多古老的板栗樹,以及大多的落葉樹還呈現(xiàn)出枯枝的狀態(tài),與一些發(fā)了芽的小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又與殘存在樹上的枯枝殘葉,構(gòu)成了極為豐富而自然的畫面。我特別鐘情于這些自然而獨具特色的景象,這樣的場景也是我最為喜愛去表現(xiàn)的,在這次寫生的作品中也多有這樣的場景表現(xiàn)。
查濟的春天除了綠色,最動人的色彩當(dāng)屬油菜花、迎春花以及杏花、李花等競相綻放的山花,比如杜鵑花等,它們?yōu)楣糯迮狭艘粚游宀拾邤痰耐庖隆S筒嘶ㄌ镌诖猴L(fēng)中搖曳生姿,明艷的黃色如日光傾灑,與白墻黑瓦相互映襯,宛如仙境,好似一幅天然的水彩畫,讓人不禁想起楊萬里筆下“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童趣畫面。
村頭財神橋旁老杏花樹,潔白似雪,迎接著來自四面八方求財?shù)摹靶舆\”之人。迎春沿溪依墻綻放,細枝黃花如金帶蜿蜒,為古村增添了幾分靈動之美。我穿梭在花海與山林之間,用畫筆捕捉每一抹色彩、每一縷光影。
石綠、藤黃相調(diào),繪出蔥郁山林;花青、淡墨勾勒山巒,清水暈染,盡顯云霧繚繞之態(tài);赤赭輕點,白墻黛瓦土墻的歲月之痕躍然紙上;藤黃鋪陳油菜花田,濃墨點蕊迎春花開,讓自然的生機在畫紙上盡情流淌。
在這樣的寫生季中,我深刻體會到,中國畫寫生不僅僅是對景描摹,更是一種心靈與自然的深度交流。畫家要用心感受自然的氣息、聆聽自然的聲音,將自己的情感融入筆墨之中。
當(dāng)我坐在溪邊,聽著潺潺的流水聲,聞著花香、泥土香,手中的畫筆仿佛有了生命,在宣紙上自由地舞動,每一筆都飽含著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眷戀。這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創(chuàng)作過程,就如同八大山人在繪畫中融入自己的孤傲與對生活的感悟,使作品充滿了獨特的情感張力。
水墨的濃淡干濕、筆觸的輕重緩急,可以生動地描繪出山水的雄渾、秀麗、靜謐或磅礴。在畫家的筆下,水墨的流淌、滲透和暈染,仿佛與山水的自然神韻相互交融,形成一種獨特的視覺效果和藝術(shù)魅力。
日暮時分,余暉灑落在古村,為整個村落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炊煙裊裊升起,在暮色里寫起瘦金體。燈籠次第亮起,暖光流淌成地上的星河。我收起畫具,望著滿卷春光,心中充滿了歡喜與滿足。這十天的寫生,讓我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幅幅畫作,更是一次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美好體驗。
非常幸運的是,我們作為這次寫生團的導(dǎo)師團隊,同期在查濟的全國文保建筑二甲祠舉辦了《皖南舒懷》“零界點”教學(xué)團隊皖南寫生展。這既是交流學(xué)習(xí),更是向查濟這塊皖南的美麗故土,獻上的一份深深的眷戀。
離開查濟時,布谷鳥在竹林深處復(fù)習(xí)別離的韻腳。我?guī)ё叩牟恢剐埨锏脑茻?,還有老宅門環(huán)的余溫、溪畔落花的私語、茶盞里漾開的整個春天。皖南的春色是枚書簽,夾在我人生的某一頁,等某個落雪的日子輕輕翻開,便會涌出漫山遍野的綠意。
此次查濟春天寫生,又是我藝術(shù)生涯中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它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國畫寫生的內(nèi)涵,也讓我對自然之美有了更敏銳的感知。我期待著下一次與查濟的重逢,期待著在這片充滿詩意的土地上,繼續(xù)用畫筆書寫我與自然的故事,探尋更多隱藏在山水之間的藝術(shù)靈感。
2025年春于蕪湖楊林。
楊 林,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黃岳畫院院長、徽州碑林藝術(shù)館館長,零界點:朱零山水畫研究會副會長。曾獲全國首屆揚州八怪杯書畫大獎賽一等獎,尚意2017全國美展最高獎(中國美協(xié))、入選2017涇上丹青全國美展(中國美協(xié)),2017年安徽省美術(shù)大賽最高獎,2018中國福州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畫展最高獎(中國美協(xié))。
入選2018山水硯都多彩肇慶全國美展(中國美協(xié))、2019年弄潮杯全國中國畫大賽優(yōu)秀獎(西冷印社主辦)、2019首屆吳昌碩國際藝術(shù)大獎賽二等獎(西冷印社主辦)、建國70周年安徽省美術(shù)大賽優(yōu)秀獎(安徽省美協(xié)主辦)、2020"中國美術(shù)世界行"成果匯報展最高獎(中國美協(xié))、第四屆"弄潮杯"錢塘江金石竹木拓片展二等獎(西冷印社)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