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身邊常有人嘴上喊著不想上班,可真要是一下子沒了工作,那心里指定慌得不行,立馬就得開始找下一份,為啥呢?還不是為了趕緊續(xù)上社保,有份收入嘛。畢竟,一份不舒服的工作頂多影響心情,可沒工作沒收入,那可是直接關(guān)系到生存的大事,特別是兜里沒多少存款的時候,說到底,還不是缺錢鬧的。
所以不少人就琢磨,到底存多少錢,才能不怕失業(yè)呢?這問題,還真不好簡單回答。
咱先說說人和人生活成本的差距。這差距,有時候大得超乎想象。就比如說,1萬塊錢,在一些農(nóng)村居民手里,足夠舒舒服服過一年了。但要是放在城市里,可能連一年的房租都不夠,更別說一線城市家庭一個季度的花銷了。
就因為這情況千差萬別,所以很難給出一個固定的存款數(shù)字,說存到這個數(shù)就不用擔心失業(yè)。不過,咱還是可以大致估算出一個范圍。
要是失業(yè)后還想接著找工作,那存夠多少錢能讓心里踏實點呢?要是有一筆錢,能撐過從失業(yè)到重新找到工作這段時間的開銷,那焦慮感肯定能少不少。一般來說,準備3到6個月的生活費就挺不錯,要是能準備一年的,那就更穩(wěn)了。這一年時間可不短,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足夠重新找到一份能養(yǎng)活自己的工作了。
而且這兩年身邊有不少人出了小車禍,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可很多人養(yǎng)傷都得養(yǎng)上一年才能徹底恢復(fù)。要是手里有一年生活費的存款,就算碰上這種意外,沒了工作,也不用太著急上火。去年咱國家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是26796元,咱不妨就把這個數(shù)當成存款目標。
那要是有人不想再工作了,想靠存款實現(xiàn)財務(wù)自由,這又得存多少錢呢?現(xiàn)在這存款和理財?shù)睦是闆r,想讓所有錢都穩(wěn)穩(wěn)地拿到3%以上的利率,那可太難了,畢竟存款利率還在往下走。
不過在一段時間里,要是想拿到2%左右的收益率,還是有希望的。你看好多中小銀行的中長期存款利率還在2%以上,儲蓄國債的利率也超過2%,余額寶這些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也在2%上下晃悠。
咱就按2%的平均收益率來算,要是一個人能攢夠一年開支的50倍作為存款,那每年的利息就能覆蓋生活開銷了。這樣一來,就算不工作,也不用動本金,就能實現(xiàn)財務(wù)自由,自然就不用怕失業(yè)了。要是按照前面說的26796元一年開銷來算,50倍就是1339800元。要是有人一年開銷才1萬,那攢夠50萬就夠啦。
當然,要是存款不多,開銷還挺高,那光靠銀行存款肯定不夠。這時候,就可以在銀行存款的基礎(chǔ)上,再找點別的穩(wěn)穩(wěn)增值的辦法,比如基金定投、買儲蓄國債啥的。這些方式相對來說比較穩(wěn)當,能讓咱的錢慢慢變多。
不過話說回來,不管是想攢夠一年生活費當備用金,以后接著找工作,還是想攢夠一年生活費的50倍,從此不再工作,實現(xiàn)財務(wù)自由,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得靠咱平時一點一點地積累,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收支,該省的時候省,該賺的時候努力賺。
而且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對生活的追求也不同。有的人覺得有份穩(wěn)定工作,有點小存款,平平安安過日子就挺好;有的人則渴望徹底擺脫工作的束縛,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所以,到底存多少錢才不懼失業(yè),沒有標準答案,關(guān)鍵還是得看咱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
大家不妨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過哪種日子,然后朝著那個目標努力攢錢。你對這事兒又是怎么看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